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技巧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要和教學實際狀況相結合,樹立拓寬學生思維的目標,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同時,在多樣化的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藝術非常關鍵。要掌握得體、恰當的提問技巧,真正了解學生們的狀況,挖掘學生們在語文學科上的潛力,從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文章從筆者個人教學經驗出發,從多個方面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提問技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問是聯結學生與老師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挖掘學生們智慧的重要環節。提問是有一定技巧性的,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和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應用多樣化的提問藝術推動小學生更好地成長。下面筆者將針對提問的誤區和具體的技巧進行分析。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誤區
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能夠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關聯,學生們能夠快樂地學、有效率地學,獲得更多思考的空間?,F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存在一些誤區,具體的分析如下。
1.課堂提問頻率不恰當
語文老師往往片面地認為提問“多多益善”,然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問頻率的不恰當會導致學生們被“牽著鼻子走”,而很少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問題的輪番轟炸中,學生們對提問已經疲于應對,最終導致提問的效果沒有被發揮出來。
2.提問形式的單一化
現階段的課堂提問形式局限在“教師準備好問題,學生準備好答案”的單向提問中,語文老師過于重視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卻忽視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語文課堂的提問形式本應是多樣化的,如: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等等。讓學生會回答問題不是最終目標,啟迪小學生的思維才是長久目標。
3.一些語文老師缺乏耐心
六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常常處于游離狀態,而老師的傾聽往往又缺乏耐心。學生回答尚未結束時,很多語文老師認為其和自己的答案存在偏差便迫不及待地中斷學生的發言,挫傷了學生回答的積極性。語文老師要做好課堂的引導者,更要做好學生的傾聽者,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使其獲得被尊重感,從而提升課堂提問的質量。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技巧分析
課堂提問的技巧是多種多樣的,語文老師要針對學生們的情況和課堂教學的內容采取適當的提問技巧。
1.順向提問
順向提問是常規思路下由淺至深的提問,這種常規的提問思路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在順向的提問中,語文老師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而后掌握精髓的語句,再感受課文的思想。順向的提問于學生而言接受程度最廣。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詹天佑》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后思考:詹天佑是誰?詹天佑做了哪些突出的貢獻?詹天佑的設計有何巧妙之處?這樣,在循序善誘的問題導向中,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就拓展開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更深入。
2.反問
反問即從果到因的提問,這種提問技巧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具體而言,反問的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從學生們的回答入手進行反問。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語文老師可以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時學生的反應總是先一停頓,而后能夠將問題的因和果聯結起來,弄清整個事件發展的脈絡。第二,正話反。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唯一的聽眾》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簡單的設問:“唯一的聽眾是否意味著作者的小提琴演奏過于難聽呢?”這時學生會著急地替作者“解釋”,從而在反問中激活課堂氛圍和學生的熱情。
3.激疑式提問
語文老師的提問需要建立在學生研讀了文章的前提之上,在學生針對文章有獨特的感悟和見解之后,語文老師再向學生設疑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這樣提問:“遨游太空的宇航員感嘆說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員的話是什么意思呢?你對這一句話有什么疑問呢?”學生因天文知識的匱乏,對只有一個地球總是半信半疑,這樣激疑式的提問讓學生對文章的研讀積極性大大提升,在回答問題時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宇航員的話外之意。
4.單個提問和連環提問
單個提問,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某一環節進行的提問,特征是提問面窄、難度較小,但適用面比較廣泛。例如,在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哪些字眼最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在直截了當的提問中讓學生獲得回答問題的成就感。連環提問,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幾個環節開展的提問,它和單個提問相比范圍和難度都有所提升。連環提問更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對于思維敏捷的學生而言非常適用。例如,在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最后三個自然段和開頭的關聯是什么?這種寫法的好處是什么?在這種連環式的提問下,學生順勢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理解文章就更加全面和透徹。
5.發散性提問
發散性提問對于小學生個性化的形成具有現實意義,這是思維和思維之間多向的聯結和擴散,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發散性的提問本質上就是存在開放性的色彩,語文老師要給予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而非用所謂的正確答案束縛學生的思想。例如,在作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讓學生們思考老師畫的這個圈像什么?有的同學說像太陽,有的同學說像鐵環,有的同學說像手表的圓盤。在這種啟發式和發散性的提問中,學生會逐漸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認識到作文的寫作無需局限于某一層面,而是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思考問題,要善于觀察生活并在其中找出異同點。在閱讀課、作文課等多樣化的語文課堂中,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思維、技能的重要手段。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影響著小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能力。語文老師要保持清晰的教學思路,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針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難度適中、有技巧性的問題。何時提問,怎樣提問,如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等都需要語文老師付出精力探討。精彩的提問才能獲得精彩的回答,才能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陳三珊.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劉曉旺.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技巧的探析[J].新課程(上),2015(3):170-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