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區原生態材料投放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階段的教育是以游戲活動為主,區角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活動形式,主要是指幼兒自由選擇、自主探究的過程,教師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隨時觀察幼兒的活動,并給予正確的建議。區角活動彌補了集體授課的缺陷能夠滿足幼兒的個性需求,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幼兒科學區投放一些原生態的材料,對于幼兒的科學探究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 科學區 材料投放 研究
【中圖分類號】G 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47-01
1.幼兒園科學區活動原生態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科學區旨在通過各種科學小游戲以及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幼兒對于科學探索的興趣,同時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考及動手操作等能力。而材料是幼兒能夠直接接觸并獲取經驗的第一手資料,是幼兒游戲的基礎,因此在投放上要格外注意。
目前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投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只在意外在效果,并沒有考慮到現階段幼兒的實際需求。
?。?)材料與材料之間割裂,而且排放無序,幼兒發現不了其中的聯系,往往是一遍之后就失去了興趣。
(3)材料擺放位置不科學,沒有發揮出科學區原有的探索價值。
2.幼兒園科學區原生態材料投放的策略
?。?)既要符合科學又要有教育意義。
現階段幼兒學習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導,依靠感知覺去認識事物,一件物品的外形、顏色、味道、聲音等都能夠為幼兒認識事物提供豐富的材料。所以科學區擺放材料應該著重于能夠讓幼兒直接操作的材料,而且要包含知識屬性,讓幼兒從感知覺中學習知識。此外,幼兒園教學整體上屬于集體教學,區角活動雖然是學生個體活動,教師輔助,但本質上是集體教學一種補充,所以材料的投放要符合班級里幼兒階段性基本發展水平來決定。
例如,針對大班的幼兒,用他們平日里最常見的紙引導他們去嘗試紙的不同用法,除了繪畫、剪紙、折紙之外,還有什么用途呢?不斷嘗試的過程就是幼兒挑戰、探索的過程。
?。?)既要豐富又要有簡易程度的區分。
科學區活動是幼兒自主探索的過程,因此材料投放的時候要考慮到數量的問題。如果太少,幼兒選擇的機會就相對減少,甚至有可能發生“爭執”行為。但如果太多,也會讓幼兒無從下手,還有的一個材料沒有探索完成,就跑去另外一個,這樣就失去了材料本身的意義。投放材料的多少要看能不能滿足幼兒探索的需求,還要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利用“最近發展區”,讓不同程度的幼兒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應用不同的方法去操作、探索。這樣才能讓幼兒在先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而不是盲目的傳授新的知識。
例如,與“電”有關的活動主題中,教師可以分階段投放一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簡單階段,教師可以投放電池、不同屬性的線(鐵線、銅線、棉線等)、小燈泡,讓幼兒嘗試哪種線可以讓燈泡發亮。再復雜一點,教師可以多投放一些燈泡,讓幼兒嘗試如何利用線讓多個燈泡亮起來。
(3)既要能勾起幼兒的好奇心又要生動有趣。
材料是一種學習的工具,也是學習知識與探索發現之間的橋梁,區角活動的時間是有限制的,如果想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內探索到更多的知識,在材料的投放上就要在探索性和趣味性方面兩手抓。幼兒對于陌生的東西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但這種好奇心保持的時間很多,所以材料投放上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勾起幼兒興趣,但同時又不會太過簡單,讓兒童保持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沉下去,浮起來”這一科學主題當中,教師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嘗試放置水中,觀察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經過第一階段的嘗試之后,教師可以提供給幼兒橡皮泥,由他們塑形,看看什么樣形狀的橡皮泥才不會沉下去。既能夠娛樂,也能夠在不斷的嘗試中發現同樣重量的東西,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4)既能夠輕松上手也要隨著主題變化。
幼兒雖然對新鮮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如果是他們不能理解的物品,就會直接影響他們最初探索的興趣,或者是在操作之后,很容易就放棄,讓這些材料失去了原本探索的價值。而且科學區的材料投放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活動的內容,主題的變化,隨時對材料進行調整,所以在選擇材料上,要考慮到其經濟性,最好是生活中常見可回收的廢棄物品再利用,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也能夠給兒童樹立環保的理念。例如,在春天的時候,教師以種子發芽為主題投放一些綠色植物,讓幼兒觀察種子的生長周期。冬天的時候,教室的窗戶經常會蒙上一層水汽,通過物理現象,可以讓幼兒觀察水的三種形態變化。還有生活中常見的廢舊飲料瓶和紙盒都是可以用來進行科學探索的材料。
?。?)既要有合適的空間也要保證安全性。
科學區的活動空間應該是開放的,材料投放也要根據其特點選擇合理的位置,這樣才能夠方便幼兒進行探索。這個活動空間既要能保證幼兒能夠安靜地進行科學探索,也要有一定的操作平臺。例如,關于植物的探索,要放置在向陽的位置,或者在寬敞的走廊處,讓兒童有足夠的觀察空間,觀察其生長變化、記錄植物的生長周期。一些關于水的實驗,可以在盥洗室,方便幼兒就近取材。
3.結束語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科學區原生態材料的投放是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服務于區角活動的,讓幼兒能夠在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中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孫鈉.楊曉利.幼兒園大班科學小實驗材料投放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4).
[2]董娜.淺談幼兒園科學區角材料的投放[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08).
[3]申倩琳.曾彬.近十年我國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05).
[4]韓茜.運用游戲材料的投放提高幼兒園過程性教育質量[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