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革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微課”形式開始興起?!拔⒄n”的學習模式更加靈活,目標和主題更加突出,近年,引入“微課”成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探討基于“微課”思想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本文首先介紹“微課”的概念及改革的意義;其次,在總結“微課”設計原則的基礎上介紹“微課”教學的實施流程;最后,以三個階段介紹實踐過程。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實踐;微課
英語寫作一直以來都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位置,同時對于增強英語的實踐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研究中,寫作教學一直是研究的重點。對于語言類教學活動來說,不可局限于某個方面的學習,更應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綜合性學習。英語教學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在突破地域、實踐等方面限制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實現全方位的領悟。近年來,“微課”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歡迎,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微課”以更加靈活的形式發揮教學作用,使教學目標和主題更為突出,同時,“微課”也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其中一個方向。作為初中英語任課教師,筆者從“微課”的實踐出發,并基于此思路,在實踐中探索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微課”課程設計原則
1.目標導向性原則。在《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英語寫作要求的相關規定為學生能在學習中用詞語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抒發自己的情感與態度,同時能在寫作中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溝通,這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目標。因此,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結合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目標,從學科的教育目標出發,立足與目標的實現,合理設計“微課”教學。
2.學生主體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要遵從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教學改革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已經得到重視,同時也作為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微課”的課程設計更應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可從以下兩方面來突出:①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課程內容和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生在認知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在設定課程內容時,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梯度性;②另外,對“微課”內容進行設計時,從學生的參與度出發,使學生能參與討論,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反饋,從而保證學生在“微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3.情景趣味性原則。建構學習理論上的“微課”,在建立過程中一般比較強調對情景的構造。因此,在“微課”設計中,注重將情景作為設計基礎,對內容進行相關設計。同時,還應重視提升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在“微課”課程設計中,融入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當前“微課”設計一般以情景為基礎,在此之上添加一定的趣味性。
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微課”教學流程
“微課”具有詳細的教學流程,根據教學程序與相關“微課”教學理論相結合而制定。首先,教師自行認真制作“微課”,隨后在網絡上進行發布,使學生能自主在網絡上進行微課學習。同時,設置課程任務與相關問題的討論,在課堂上進行探討與思考,并讓學生一起交流寫作上的學習心得。教師也參與這個過程,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效果進行相關評估,從而進一步完善“微課”教學的流程和具體內容,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寫作實踐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關鍵,通過參與學習寫作微課,有利于學生在寫作前,了解寫作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在寫作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寫作技巧和了解寫作要求。結束寫作后,能總結心得體會,將寫作心得與他人分享,提高寫作能力。
三、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
1.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微課”的初級階段
“微課”在寫作教學的初級階段主要指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微課”主要包括寫作過程中需要參考的范文和需要學習與掌握的相關句型等內容。教師在“微課”過程中所布置的學習任務,一般從易到難,首先可以對一些比較好的句子進行背誦,然后對優秀范文中的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與理解,再通過學習與消化進行優秀范文模擬寫作。在真正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觀察,會發現不同的學生收獲知識的程度也不同。每個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態度有所差別,一些具有較強自學能力且學習態度認真端正的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很好的學習效果。但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或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來說,較難取得明顯進步。
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要對“微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完善。在此過程中,筆者除了調整內容外,還采取讓學習態度較好的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和心得的分享,同時給每位學生不同的評語。在學習成果分享中,有利于端正學習態度較不好的學生。另外,對于不同的學習態度與學習作品,也會針對性地給出評語與指導,對學生形成鼓勵,督促其更好地學習。
2.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微課”的中級階段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微課”中級階段主要指學生開始與教師進行溝通、線上與線下的課堂三者融合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以教師制定的輔導內容結合對問題的開放式探討的形式展開“微課”,從而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思考,還能以這種形式營造一定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同時,在課堂上融入“微課”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深入分析。針對學生遇到的疑問和教學過程里的難點制定與開展新的“微課”,幫助學生日后更好地進行英語寫作學習。對于中級階段的“微課”來說,除了要教會學生更好地應用寫作技巧,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外,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能自主參與其中。
然而,在這個階段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和課后繼續學習的比例不夠高。針對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夠高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發揮溝通較為方便的特點,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使這類學生及時意識到問題。同時,在這些學生作出相關反饋時,教師應及時回復。在課后的寫作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不夠自覺就容易敷衍完成任務,一些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寫作任務,但是質量相對較低,一些用詞和文章結構沒有經過思考,顯得較為隨意,教師應及時發現這些現象,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使學生能主動重視問題的存在,督促其有效改進。對于課后繼續學習比例不高的問題,教師應重視對“微課”內容質量的補充和提高,有意識地將課后任務融合到“微課”教學過程中。
3.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微課”的收尾階段
這里所指的寫作教學“微課”的收尾階段不是指結束,而是使整個過程更加系統化。例如,結合高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目的,布置學生獨立完成一篇能夠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英語短文。對于這個任務的理解,每個學生存在一定差異,也具有不同的需求點。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的需求點,進行細化分類,在“微課”課程的制定中,使內容更加系統化,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以滿足不同學生對于寫作的不同層次的需求。針對同一個寫作任務,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進行內容的闡述,可以有側重點地幫助學生寫作。比如,在進行節日介紹的寫作模塊中,教師可以制定選擇文體、選擇素材、節日介紹點、優秀作文欣賞等不同的內容模塊,使“微課”豐富完整。還可組織對相同“微課”模塊進行觀看的同學分組討論所學習的內容,分享心得和體會。這樣實施一個學期后,發現學生對于這種模式的學習較為感興趣,經過“微課”學習寫作的學生的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對于英語寫作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四、結語
總之,優秀的中學英語“微課”要具備選題立意的新穎、獨特、科學、有效。以上的核心要素可使“微課”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微”但內容豐。將發展的新技術與教學課程結合,有利于幫助學生能自主有效地學習。助力學科教學改革,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提供推動力,也對“微課”的更好普及和示范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微課”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微課向學生呈現出滿屏的知識點,對學生能自主思考的時間預留較少,同時不注意啟發學生,只是注重對學生一味地灌輸知識,采取單向地內容講授,這些形式不利于學生吸收知識。因此,要進一步推動國內的“微課”建設與發展,需要教師團隊更為努力地進行交流與學習,在已有的基礎上,打造更加優質的“微課”,更好地推動“微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內容。
參考文獻:
[1]姚嵐.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課有效性調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高尚德.“微課”:課堂翻轉的支點[J].上海教育,2013( 15):70-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