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環保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引入環境,環境是第三任老師。但現如今時代在不斷發展,環境被污染的尤為嚴重,這讓“環?!倍钟种鼗厝藗円曇?。同時為幼兒樹立“因利用而選擇廢舊”的環保意識,進而在這種環保創設中提升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環境創設 保護環境 指導策略 廢物利用
【中圖分類號】G 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55-01
1.環保教育之投放適宜材料
區域活動在這方面用到的材料更多樣,形式更廣泛。為此我們利用一些廢舊材料,進行稍加整理,清理消毒,變廢為寶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其運用價值遠遠超過成品材料,且增加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巧妙的運用材料
巧妙的運用材料在環保教育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就拿我們班的例子來說:走進我們班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排掛在柜子邊的大小不一的紙筒,紙筒下面的簍子里還放著大小不一的用廢舊的紙做成的紙團,為了美觀,我們又用織布裝飾了這些廢舊材料,通過這個鍛煉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這樣的材料布置既不占教室的空間,又美觀實用。
?。?)節省的使用材料
節省的使用材料也是我們環保教育的一方面。在裝飾主題墻的時候,我們會用一些黑卡紙剪成正方形作為底,然后將照片貼在上面,節省材料的同時把最小、最普通的材料的價值發揮到最大。讓孩子在玩中體會到環保的有利之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合理的投放材料
第一,投放材料的數量。從一些研究結果來看,活動材料投放了多少才算適合,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合理,合適的量只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而具體確定。有的時候廢舊材料可能很多,教師不能盲目的為了環保制作特別多的“有意義玩具”,幼兒一開始可能會很新奇,但過后可能就會迷茫,出現一些消極行為,合作游戲的頻率也可能下降;相反便是特別少的“有意義玩具”,讓環保教育無法得到很好的實施,幼兒也會因為材料的不足導致一些消極行為的產生。
第二,投放材料的性質。在環保教育下,投放的材料需要根據材料的性質和幼兒的需要來選擇。為此我們在建構區準備多層次的廢舊材料,比如一層次的一些顏色鮮艷的積木及用牛奶盒包裝過的方塊積木;二層次則是一些卷筒,廢舊的餅干盒,牛奶盒,奶粉桶,小汽車等;為了增強層次感,讓幼兒有挑戰感,我們三層次的材料選擇了大型的長方體盒子,然后在外層包裹顏色各異的紙張。這幾種材料投放到建構區后,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明顯得到提高,慢慢從地面的積木搭建到逐層的壘高。
第三,投放材料的形式。依據幼兒獲取材料的受限制程度,可以分為限制性投放與非限制性投放,受限交付允許幼兒有更多的合作行為互動;非限制投放能發展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第四,投放材料的搭配。投放材料的搭配是把不同用途或者類型的材料放在一起提供給幼兒,允許幼兒綜合操作,比如我會把角色游戲材料投放到閱讀區,用牛奶盒做一些手偶玩具,讓孩子邊看邊進行表演,總的來說,搭配投放比單一投放更有利于保持兒童的注意力。
2.環保教育之環境布置
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我們會借鑒蘇州,上海等一些大市的創意,但是我們會在借鑒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并進行大膽創新。充分展現我們的創造與想象能力,用粘貼,裁剪,刻畫,折疊等方式制作出。比如在布置走廊環境時,我們用廢舊紙板刻成大小相等的長方形樣式,把大小不等紙桶剪刻做成各式圖案紋樣,兩者有機結合制作成大幅屏風。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整個走廊高度較高,單單展示屏風很是單一,于是我們進行了調整,在走廊的上方計劃用紙板刻畫出符合當季的樹枝,在顏色上面也進行了分層,由淺至深,走在這條長廊下感受春天的氣息,同時還加入幼兒豐富各異的作品,比如用撕紙制作七彩鳥稍作點綴等,讓走廊一下子充滿生機。通過我們的想象合理利用了這些廢舊材料,讓幼兒的園內游戲活動都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
3.環保教育之家園共育合作
這種環境教育是和我們的啟示和指導是分不開的,也和來自父母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收集廢舊材料一系列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使兩者進行了很好的整合。起初,父母無法了解孩子經常服用廢料的行為。我們打開活動,如家長會和家庭信息平臺。推動這個環保理念,對他們使用我們的理念。慢慢的我們的理念得到了家長的支持,我們進行的活動也得到了家長全力積極配合,這個過程有點艱辛,但看到父母和孩子間的這種親子互動,一下子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4.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環境創造幼兒園的發展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全發展,同時激發幼兒的想象創新潛能,樹立“因利用而選擇廢舊”環保意識。
這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在我印象里媽媽對我文明習慣養成這方面尤其重視,文明用語,過馬路走人行橫道等等,可是有段時間我似乎有點小小叛逆,越是不讓我越是想嘗試,當時我愛吃迷你型的雪糕,我會把棒棒扔在地上,被媽媽說了很多次,可繼續我行我素,還覺得和媽媽這樣貓捉老鼠挺刺激的,直到有一天媽媽的行為觸動了我,也讓我現在能養成好習慣:原來媽媽一直把我丟掉的雪糕棒默默撿起,然后洗干凈,那一天她叫我去房間然后給我了一樣東西,是一個用雪糕棒搭成的小城堡,媽媽還費心的涂上了顏色。當時我都驚訝了,太神奇了,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隨手亂扔,而且還養成了收藏一些東西的習慣,我覺得可能那些不起眼的物品經過創造會別有一番風味,反正那個雪糕棒搭成的城堡是我至今覺得最美的!
參考文獻
[1]趙忠心.學前教育學[M].北京師范大學研究所,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