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進一步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這個時間段內所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86例進行研究和分析,根據治療時間的先后順序針對所有研究對象分車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平均各有43例患者。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針對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降低,(P<0.05),觀察組在護理滿意程度方面,要比較顯著的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創傷骨科患者而言,切實有效的實施疼痛護理管理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使其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進一步增加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使患者盡早的恢復健康。
關鍵詞:創傷骨科;護理管理;疼痛管理模式;應用價值
在醫學的角度上來看,創傷骨科大多數都是急診入院的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大部分患者都會因為某種程度上的創傷而出現比較嚴重的骨折移位或是骨折。創傷骨科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延續的時間比較長,而疼痛對于患者的情緒、血壓以及心率等相關方面都有著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長期的劇烈疼痛特別容易造成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紊亂的問題,對其治療效果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诖?,我們這次研究選取我院在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這個時間段內所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86例進行研究和分析,進一步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在針對相關研究過程和具體結果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這個時間段內所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86例進行研究和分析,根據治療時間的先后順序針對所有研究對象分車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平均各有43例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有男性42例,有女性44例,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57歲,平均年齡是(34.3±3.8)歲,其中患者的創傷骨科類型主要包括:有摔傷者30例,重物砸傷者31例,交通事故傷者15例,高處墜落傷者1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沒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和分析。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其詳細方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科室內結合具體情況構建疼痛管理小組,由科室的護士長作為疼痛管理小組組長,再選出主管護師和護師各一名,以及兩名護士。小組成員要分工明確,針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有效記錄,并分析和反饋,針對具體內容而提出相對應的疼痛管理方法,并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疼痛管理方法的優化和改善。(2)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護理。針對創傷骨科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健康知識教育,通過多媒體等相關方式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與患者保持密切的溝通和交流,使其不良心理情緒得到有效緩解,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增加信心,有效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3)針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科學精準的評估,在患者入院之后的2h、24h、72h時,疼痛管理小組組員要科學合理的評估其具體的疼痛情況,所涉及的評估內容主要包含疼痛的原因、性質、部位、程度以及疼痛所持續時間等,著重結合患者的具體闡述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評分。第四,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之后,要針對其創傷部位進行有效的評估,并著重加強傷口護理。針對自理功能喪失或者能力比較差的患者,要及時有效的提供氣墊床,協助患者翻身,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預防壓瘡出現。
1.3 觀察標準
針對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程度,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對比。滿意度調查采用我們醫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護理滿意程度越高。針對疼痛程度進行評分,采取《疼痛評估表》進行打分,總分10分,得分在0-1分為無痛,2-4分為輕度疼痛,5-7分為中度疼痛,得分>8分則為重度疼痛。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全部有采用SPSS22.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當計量資料為正態分布時用描述,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代表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降低,(P<0.05),觀察組在護理滿意程度方面(97.67%),要比較顯著的優于對照組患者(88.37%),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從臨床的護理實踐來看,創傷骨科患者大多數都因為手術或者創傷等導致其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疼痛的程度比較劇烈,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大多數都是高度疼痛類型。所以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要盡可能有效提升疼痛管理效果,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采取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是針對患者的疼痛進行有效護理的模式,在管理過程中要成立相對應的疼痛護理管理小組,針對護理人員要進行專業化的疼痛護理管理培訓,并制定出相對應的更優化的護理方案,針對疼痛程度進行有效評估,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同時對其護理方案進行不斷優化和改進。在我們這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疼痛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要比對照組患者有十分顯著的降低,(P<0.05),觀察組在護理滿意程度方面(97.67%),要比較顯著的優于對照組患者(88.37%),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P<0.05)。
4結語
綜上所述,從上文的分析和研究過程的描述,可以有效得知,針對創傷骨科患者而言,切實有效的實施疼痛護理管理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使其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進一步增加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使患者盡早的恢復健康,這種護理方法有著巨大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陸韻潔 . 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創傷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4):390
[2] 榮錦,孫艷杰,范阿靈,關瑞麗 . 疼痛護理管理模式在創傷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 [J]. 北京醫學,2017,39(01):30+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