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的發展及其對建筑業的影響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通過對當前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發展情況開展分析,明確該城市綠色建筑得到了全面發展,并且建筑節能成效比較高,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能夠促進重慶市建設與生態系統和諧發展。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重慶綠色建筑對建筑業的影響,為其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為關注這一類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 海綿城市;綠色建筑;建筑業
引言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經濟水平提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對城市建設提出了新要求?,F階段,為了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的影響力。重慶突破了“以排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并且在建筑方面也有了新進展,逐漸朝著綠色環保方向發展,綠色建筑興起,符合國家生態發展模式。
1 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的發展
1.1 重慶綠色建筑的發展
建筑是重慶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與人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而且還反映著城市的形象。在綠色環保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今天,重慶綠色建筑不斷出現。2017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為5705萬平方千米。通過對重慶近4年的新增綠色建筑面積了解和分析可知,其已經達到了1.59億平方米,提前三年完成綠色建筑發展目標。
建筑節能成效高。在重慶綠色建筑發展中,以《重慶市建筑節能條例》為保障,加強對建筑節能的管理,并制定了相應的監督制度,因此不管是施工階段還是設計階段的節能強制性的標準執行都達到了100%,重慶市的建筑節能成效顯著,其節能建筑面積達到了4.44億平方米[1]。
綠色建筑全面發展。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2016-2020年重慶市綠色建筑工作的目標。為了促使該目標快速實現,重慶市從城區、單體建筑、住宅小區三方面出發,進行綠色建筑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以先主城后遠郊的思路進行綠色建筑工程的開展。重慶市對綠色建筑建設的重視度比較高,并取得了開展國家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資格,綠色建筑體系日益完善,為綠色建筑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通過不斷努力,在2015年末,重慶市新建的綠色建筑數量明顯增多,大約占城鎮建筑比例的21.6%左右,對綠色建筑的全面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1.2 重慶海綿城市的發展
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海綿城市建筑已經被很多城市所采納,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重慶市建設發展中,海綿城市理念也得到了應用,為重慶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15年,在兩江新區啟動了海綿城市的建設計劃。當前,璧山、萬州等多個市級試點建設已經啟動,如璧山2016年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了20萬平方公里,并且有效完成了李家溝、團堡等濕地工程,有利于推動城市的良好建設,促進海綿城市發展。該城市市政道路及綠地采用的海綿設施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植草溝。在重慶市海綿城市建設中,植草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海綿設施,具有雨水凈化的作用,不僅能夠有效輸送徑流雨水,而且也能夠收集和排放徑流雨水。在重慶的停車場、道路、廣場中,植草溝是比較常見的。第二,透水鋪裝。它又被稱為“會呼吸的”地面鋪裝,是重慶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技術之一,主要應用于人行道、廣場等道路中。另外,生物滯留帶、旱溪也是重慶市的海綿設施,對海綿城市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從當前重慶市海綿城市發展情況來看,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符合山地城市特點的地方標準,建設了居住小區、監測評估工程、一江兩河岸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等共70多個項目。預計在2020-2030年,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以便促進重慶市朝著生態化方向發展。
2 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對建筑業的影響
海綿城市、綠色建筑屬于城市發展的新理念,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是相適應的。尤其是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進行綠色建筑建設是刻不容緩的,同時也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當前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建筑不僅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屬于人工環境。在重慶市發展中,建筑領域的發展,有利于推動城市進步,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并且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對建筑也提出了新要求,對建筑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但針對以往建筑而言,其能耗較高,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既降低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又與當前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無法滿足當前人們綠色環保的需求。因此,當前建筑業在發展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的發展,為建筑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重慶綠色建筑建設,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建設成本,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對建筑業良好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綠色建筑也是建筑業發展的新方向,有利于解決以往建筑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問題,為其長遠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另外,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發展戰略問題是息息相關的,是解決建筑業高污染、高投入、高消耗的主要途徑之一,有利于促進傳統建筑業轉型和升級,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此外,在新形勢下,人們思想觀念有了新改變,綠色、環保、節能意識日益增強,建筑業朝著綠色方向發展,有利于滿足人們的需求,提高其滿意度。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重慶市在國家的引導與指導下,不僅樹立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而且還認識到了綠色建筑建設的重要性。當前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綠色建筑也逐漸發展起來,彌補了傳統建筑的弊端,既有利于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又有利于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建筑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嘉陶,周鐵軍.共融·自然與城市——關于建筑綠化在海綿城市中的角色與作用探究[J].建筑與文化,2018,(06):144-147.
[2] 周慧玲,林子楠.淺談綠色化新型城市發展方向——以海綿城市、綠色建筑與管廊工程為代表[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6):167-169.
作者簡介
袁成智(1985-),男,四川犍為人;學歷:本科,工程師,現就職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