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礎條件大學生網球初學者分層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實驗法等對不同基礎條件大學生網球初學者分層教學進行研究,發現網球教師在對不同基礎大學生網球初學者使用分層教學策略上的態度比較樂觀,大多持贊成態度并且經常或定期在網球教學課堂上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法由于其自身的優越性,結合網球教學的方法和步驟,使得網球教學變得更為科學合理。在高校中將分層教學法結合于網球教學中,是面對不同基礎條件大學生網球初學者的不二之選。
關鍵詞:網球 初學者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69-02
在新時代的要求下,高校在體育教學中對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宗旨,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水平,身體條件,學習能力等進行因材施教式的教學,而網球運動入門難使得高校網球教學需要分層教學法的融入。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不同基礎條件大學生網球初學者分層教學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中國知網,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等查閱并收集網球教學方面的相關資料和文獻,為本研究的設計和構想提供參考。
1.2.2 訪談法
本研究設計了訪談問卷,通過電話訪談、微信、QQ、E-mail等交流形式,訪談有關專家、學者、高等院校的一線體育教師,結合新課改背景,從多個的層面對網球初學者分層教學有了一個較為深入的研究。
1.2.3 實驗法
本研究進行為期16周的教學實驗,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的方法進行,兩組各有10名在校大二學生,且男女比例相等。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教學時間上安排一致,實驗組學生根據網球基本動作水平的差異進行教學,換句話說每個學生所處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基礎水平做出調整,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能學習后,通過ITN測試重新分層,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的不分層的教學模式。在學習結束后,將兩組學生進行混合交叉在一起進行分組評定, 將結果進行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網球教師對不同基礎的大學生初學者分層教學的態度調查分析
對接受訪談的體育教師開展了在高校網球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教學態度的調查,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超過半數(56.25%)的網球老師贊成對學生采用分層教學策略,反對和非常反對的體育老師加起來占總比例不超過12.5%,持無所謂態度的老師占比為18.75%,而還有12.5%的老師非常贊成分層教學的方式。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受訪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還是認可度比較高。
網球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法的頻次可以反映其對這一教學方法的態度,可以明顯看出,受訪的體育老師對網球分層教學法還是持樂觀的態度。其中37.5%的教師會定期在網球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而從不使用此方法的體育教師只占到了12.5%,經常和偶爾使用的體育教師占比分別達到31.25%和6.25%,另外還有12.5%的體育教師會不定期的使用分層教學法用于高校網球教學。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分層教學法是網球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但也有一部分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法的次數較少,還有一小部分從來不使用分層教學法。
2.2 網球教學中對不同基礎大學生初學者實施分層教學的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分層困難,是針對不同基礎大學生網球初學者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阻礙因素,對學生缺乏一定的了解,很難通過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初始水平,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做到合理、科學分層。在訪談中,有超過八成的受訪專家認為分層困難時影響分層教學方法實施的首要因素。其次,教師對分層不重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部分體育教師沒有轉變觀念,對分層教學法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及時的學習新的理論和知識,而一直沿用原有的傳統、老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即使是采用分層教學法教學,也是敷衍了事,并沒有完全按照規范的程序和既定的目標進行授課教學。
2.3 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激發學生學習網球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法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有效的避免了因學生不同基礎水平而造成的學習能力的差異使學生產生的自卑心理,在同一個學習小組內,網球學習基礎水平相當的學生之間合作更為有效,更容易,學生之間關系相處更為融洽,有助于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網球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更快更好地掌握網球技能。
(2)有助于完善考核體系和標準。
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水平制定考核和評價標準的一種教學策略,這種方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傳統的教學起到改進促進的作用,使得考核方式更為合理,類似于統計學中的累計評分法,能夠較好地的進行因材施教,真正地實現學生的體育成績的過程評價。
?。?)彰顯教育的公平性。
從歷史上看,古希臘的大思想家柏拉圖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亞里士多德則首先提出通過法律保證自由公民的教育權利。而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是通過對全班同學行為和認知水平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不同能力現狀進行分組調配,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習進度做出相應的調整,能夠有效的避免傳統教學方法中學生跟不上或沒難度的現象,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固定基礎之上有所進步,促進身體素質健康發展,這種教學策略真正的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分層教學法體現了網球技術學習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得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自主,符合美國PSI教學模型的設計原則。學生在這種教學策略下能夠對網球技術學習的步驟和方法具有較為清晰的認識,能夠在其中感受到自我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這樣也為其終身網球學習或體育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符合體育教育的初衷。
2.4 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1)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盧姆反復強調:“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期望達到目標是什么。”課堂教學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他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盤”和“指南針”,也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尊重以人為本,結合分層教學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要注重長期和短期目標相結合,不可只著眼于眼前,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
(2)科學分層,高效教學。
將授課對象進行分層時,不僅要結合其基礎水平,還要考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充分結合高校網球教學的特點進行。要想克服分層過程中的困難,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策略進行科學分層,結合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的測試結果,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將授課對象分門別類。在分層時,也要充分考慮授課對象先前的運動學習經歷和經驗,避免運動遷移帶來一些誤差。
?。?)客觀合理的評價手段。
分層教學法的應運而生是教育界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確存在著差異性。ITN測試是國際網聯針對業余選手制定的專門測試系統,可以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等級要求,達到相應的總分數即可達到一定的級別要求。從十級到一級分數逐漸越來越高,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設置8級初始水平,而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從十級開始。參與測評的學生需要完成正反手底線深度和精確度,正反手截擊深度,發球,靈敏度測試共五項測試。ITN測試能夠完整科學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也適應于分層教學的宗旨,較為可觀合理的對不同基礎水平的高校網球初學者進行教學評價。
2.5 ITN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網球學習,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學生都可以完成既定的ITN水平要求,10名對照組的同學中,學生達標率僅為60%;而實驗組中,參與8級水平訓練和測試的同學的達標率為100%,而參加10級水平訓練和測試的同學的達標率為87.5%,可見實驗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成績,說明分層教學法對不同基礎水平的大學生網球初學者學習網球技術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結語
網球運動是一項入門慢、技術較難的運動項目,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練習,這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上多加創新,分層教學策略使網球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特別是使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心理素質和技能水平。可以看出,網球教師在對不同基礎大學生網球初學者使用分層教學策略上的態度比較樂觀,大多持贊成態度并且經?;蚨ㄆ谠诰W球教學課堂上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法由于其自身的優越性,結合網球教學的方法和步驟,使得網球教學變得更為科學合理。在高校中將分層教學法結合于網球教學中,是面對不同基礎條件大學生網球初學者的不二之選。
參考文獻
[1] 張雪良.分層教學法對網球教學的促進與應用[J].青少年體育,2018(58):91-92.
[2] 李麗.分層教學法在高校網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J]. 體育世界,2017(1):137-139.
[3] 萬技.分層教學在高校網 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40-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