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及對策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訪談與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偽單親家庭高中生存在諸多情感問題。我們采用個案與團體輔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長微信群定期發送家庭教育資料等方式探索出了高中生焦慮、抑郁、恐懼、人際關系敏感等情感問題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偽單親家庭 高中生 情感問題 教育對策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及對策研究》(河南省教育廳教教科[2017]528號,課題立項編號[2017]-JKGHYB-0912)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238-02
為探索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及教育策略,我們采用問卷調查、文獻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對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教育策略進行了實踐與探索。在為期兩年的實踐研究中,我們探索出了偽單親家庭高中生焦慮、抑郁、恐懼、人際關系敏感等情感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教育策略實踐探索中,我們的主要措施
1.進行訪談與調查,摸清學生中的偽單親家庭,確立研究對象
課題組隨機抽取了我校16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67人來自偽單親家庭,所占比例為40.1%。
2.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找出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典型情感問題
問卷涉及的問題主要有:在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首先想起的人;是否關心與信任周圍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是否會發脾氣等。
3.對部分偽單親家庭的學生進行了SCL-90測試,確定個案研究對象,并進行個案輔導
SCL-90測試結果表明,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強迫、抑郁、焦慮、人際關系、驚恐、偏執和精神病性等癥狀。對有明顯情感問題的學生進行個案輔導,并定期撰寫輔導記錄。
4.建立偽單親家庭高中生家長微信群,定期向家長發送家庭教育資料
課題組成員定期向家長群推送家庭教育資料,讓家長獲得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與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改進自己在教育孩子時的不恰當做法。
5.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題組成員結合各自的學科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實踐與探索。在語文學科中進行了理想教育、抗挫折教育;在英語閱讀中進行自信心教育、友善教育;在數學學科中進行勵志教育、理性教育;在心理健康課上進行感恩教育、自信心教育、情緒情感調控引導等。
6.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利用課余時間,學校心理咨詢老師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團隊活動,引導有相同或相似情感問題的學生及時走出情感困境。
通過SCL-90后測,結果顯示,輔導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效果明顯。
二、探索出了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教育策略
解決偽單親家庭高中生情感問題,需要學生、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針對學生的情感問題,課題組進行多途徑探索,總結出了不同情感問題的解決策略。
1.焦慮:接納——傾聽——釋放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睂τ谟薪箲]的孩子,我們要做到接納性的真傾聽。接納他的情緒,傾聽他的心聲,理解他的感受,讓他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焦慮自然也就得到了緩解,甚至消除。
(1)接納
《接納》一書中說:“你知道每個人最喜歡的人是誰嗎?原來每個人最喜歡的人是自己,其次便喜歡能夠接納和理解自己的人。”所以要想幫助有焦慮的孩子,我們首先得學會接納。
在個案輔導中,課題組成員對有焦慮的孩子,首先是接納,然后為他們提供和自己交流的途徑,如面對面談心、留紙條、QQ或微信語音通話與留言等進行多渠道溝通,老師們從心底認可和接納他們。
?。?)傾聽
認真、耐心、不加評論地傾聽是使人感到被接納的一種方式。老師的傾聽雖然一時還不能幫助孩子消除所有的煩惱和擔憂,也不能幫助其解決家庭問題,但能耐心傾聽,讓孩子充分傾訴,這本身就可以讓孩子消除一部分焦慮。
?。?)釋放
當人煩惱、憂郁、苦悶時,尤其渴望他人的理解和疏導。此時,如果我們提供機會,讓他把悶在心里的苦悶宣泄出來,然后進行疏導和指點,就可以很好地幫助他釋放情緒。
2.抑郁:理解尊重——激發內生力——重塑目標——引導行為
抑郁是以情緒異常為主要癥狀的一種情感問題。長期的抑郁不但會導致失眠和焦慮,情緒差,還會有許多軀體化的癥狀,如食欲減退,胸悶頭暈等。
(1)理解尊重
對于有抑郁傾向的人來說,不被理解是最痛苦的。他們的情緒不但不被人理解,還經常被人誤解,有人覺得他們是在裝,小題大做;有人覺得他們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故而遠離。讓他們更難過的是,家人和朋友也不理解他們。
?。?)激發內生力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任何事物真要長大,真要有力量,必須要有內生力?!睂τ谟幸钟羟榫w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帶他一起聽音樂,一起閱讀,一起進行有氧運動,一起參加團體活動等方式,激發他的內生力,引導他在生活、學習中逐漸恢復該有的青春活力,重燃生活的希望。
(3)重塑目標
有抑郁情緒的孩子往往對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終日悶悶不樂,缺乏目標。由于沒有目標,所以他們在生活、學習中沒有方向和動力。幫助他們重塑目標,是引導他們走出抑郁情緒的關鍵。重塑目標可通過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找回自我,樹立自信等方式來實現。
?。?)引導行為
行為的改變是最終的落腳點。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引導他們的行為。一開始,要明確地告訴他們具體的做法,在執行過程中再加以引導,使之少走甚至不走彎路,從而實現既定目標。 3.恐懼:精神支持——改變認知——系統脫敏
恐懼有特定恐懼和驚恐發作兩類,無論是哪類癥狀,有此類表現的孩子都會伴有明顯的焦慮,并主動采取回避的方式來解決這種不安。對有恐懼情緒的孩子,我們要安撫他,幫助他們消除對特定對象或處境的不安與焦慮。
(1)精神支持
建立支持系統,對有恐懼情緒的孩子來講非常重要。尤其是精神支持可以幫助學生消除恐懼。幫助他們找到引起恐懼的原因,然后通過引導、鼓勵、支持、說服等方法消除疑慮,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從而消除恐懼。
?。?)改變認知
恐懼產生的原因有的是對具體的恐懼物缺乏正確的認識。我們要做的是搜集資料,科學系統地介紹相關知識,讓學生對其有全面的了解,改變以往錯誤的認知,從而消除恐懼心理。
(3)系統脫敏
行為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一步步進行。為他們設立一系列的行為目標,然后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再進行一項項的實踐訓練,每一項練到輕松自如了就可以進入下一項練習。
4.人際關系敏感:信任他人——樹立自信——技巧引導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際關系和處世的技巧?!笨梢?,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相當部分學生人際關系敏感、緊張,他們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這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生活。對于人際關系敏感、緊張的學生,我們要進行適當引導。
?。?)信任他人
信任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而要得到他人對自己的信任,首先得信任他人。信任他人,是一種勇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它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和諧,從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樹立自信
人際關系緊張的人大多是因為膽怯、退縮導致的,樹立自信心是戰勝膽怯的法寶。與人交往時,先做好心理準備,相信自己能夠與人友好交流,比如在心底默默地說“我可以,我能行!”等積極的心理暗示。
?。?)技巧引導
人際關系敏感、緊張的孩子大多缺乏交往技巧。要改變他們的現狀,我們可以教給他們人際交往技巧,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與他人主動交流、悅納他人等。
參考文獻:
[1]劉鴻雁.《單親家庭研究綜述》[J].人口研究.1998(02)
[2]周學斌.《“偽單親”兒童的心理疏導與教育》.豆丁網
[3]琚金民.《偽單親,家長怎么辦?》.南方日報
[4]《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更易成為問題少年》[J].中小學德育,201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