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儀器分析實驗”課教學效果提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儀器分析實驗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之一。目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存在著學生理論知識不夠扎實、教學內容陳舊、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性實踐性教學等問題。要提升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結合專業特點,牢固專業理論知識掌握,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儀器分析實驗  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85-01
  儀器分析是基于物質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建立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比較特殊或復雜的儀器。隨著科學技術與儀器設備的不斷發展,儀器分析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于許多領域內的科研,并為生產提供大量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成為高等院?;瘜W、地學、資源與環境類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皟x器分析實驗”是一門實驗技術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嚴格的動手操作技能訓練。通過“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使學生正確掌握基礎儀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掌握各類分析的測定方法和測定原理,了解并熟悉一些大型分析儀器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對實驗數據的正確分析能力,使其初步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當前實驗課教學的主要問題
  儀器分析實驗是化學實驗科學的重要分支,綜合了化學領域中各分支所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它與儀器分析課程精密配合,但又是一門獨立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目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存在著學生理論知識不夠扎實、教學內容陳舊、教師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性、實踐性教學等問題。
  首先,學生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或者不牢。長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分析測試中心目前承擔著地球化學系、水文與環境系大三(上)本科生的《儀器分析實驗》(16學時)。這些學生上儀器分析實驗課前,只學習了《儀器分析(上)》或者干脆才開始學習《儀器分析》理論課,這樣就導致學生對儀器分析的理論知識體系掌握不多或者尚未了解,而儀器分析實驗又是理論與實驗結合相當緊密的課程,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學生對實驗云里霧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其次,實驗教學內容未能及時更新、補充或拓展?,F行教學中的儀器分析實驗絕大多數為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發射光譜、原子吸收光譜、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核磁共振波譜分析等經典性的實驗等。如何在經典中教出新意,讓學生掌握經典的同時掌握最新科學研究動態,并與前沿科研、與社會應用有機結合起來是實驗教學中又一面臨的問題。
  再次,通常實驗課采用學生課前預習,寫好預習報告,課堂中進行小測,然后進行實驗理論講解,操作講解示范,學生各自進行實驗,課后寫實驗報告提交的程序進行,方式方法較為單一死板。學生抄報告現象嚴重。教師學生中不乏為賺工分學分而教而學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由于前述的種種原因,這種單純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未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在科研或工作實踐中無法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
  二、提升實驗課教學效果的探討
  首先,修改調整儀器分析理論和實驗課的教學計劃,特別是地化系的教學計劃很值得商榷。由于高中新課標的調整修訂,學生在入大學前未能學習儀器分析知識,如果大學期間又在未學習儀器分析的時候就開設儀器分析實驗課,勢必影響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儀器分析理論知識、儀器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實驗課的學習、操作和探究才能起到原本的教學要求和效果。而不是為完成教學計劃、獲得學分教分而應付式地學習與教學。
  其次,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數量呈指數級的增長,專業知識愈發深入發展,這就要求實驗教學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隨著前沿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實驗課教學也必將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更新、豐富和發展。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掌握最新科研動態,并結合最新科研成果,如:激光拉曼光譜、質譜分析、色質聯用、二維氣相色譜、雙質譜、高分辨質譜等,適時引入實驗課的教學中,不斷豐富和擴展教學內容,并對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探索和思考。
  再次,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各種抽象的原理、概念和方法,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操作,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思維。所以,實驗課要因實驗制宜,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不斷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創新教學方法,如引入案例、網絡教學、仿真教學、專題教學、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辯證式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設計,甚至可以在短學期走出校園,深入企業、工廠進行實踐性教學,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升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已成為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大課題,“基礎課”在創新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要強化“基礎課”的創新教育功能,建設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水平教學團隊。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本學科最前沿的動態,獲取新信息,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體系,拓展實驗課的功能。教師要率先著眼于創新教育,想方設法進行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改革,以更新教師觀念帶動學生觀念的更新。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創新的欲望,活躍創新思維,增強創新的自信。
  參考文獻:
  [1]張來英,陳良坦,李海燕.研究生助教參與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104-105.
  [2]韓國彬,陳良坦,李海燕,袁汝明.儀器分析實驗[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3]張來英,陳良坦,李海燕.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的熱動力學實驗[J].大學化學,2015,(2):56-60.
  [4]張來英.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情況介紹[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272-274.
  [5]陳雅琴,勾秋靜,皇甫麗英.面向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85-86.
  作者簡介:
  王霆(1984-),男,漢族,湖北荊州人,博士,長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就職,講師,研究方向:油氣地球化學、分子標志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2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