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物理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介紹了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對現階段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探討,以牛頓環為例提出了相輔相成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大學物理 大學物理實驗 牛頓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76-02
“實踐出真知”這一說法被人們廣泛認同。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任何一條真理都是經過實踐的反復檢測形成并不斷發展的。真理又可以指導實踐,只有在真理的指導下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檢驗真理的正確性,因此真理和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1.大學物理實驗與大學物理之間的關系
大學物理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1]。它由經典力學、熱力學、電磁學、波動光學和近代物理學組成,研究范圍小到夸克粒子、大到宇宙行星。通過大學物理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激發他們的探索、創新精神,并對將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大學物理實驗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必修課程。它包含了力、熱、光、電磁以及現代物理實驗等部分。大學物理實驗的開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思維判斷能力、書寫表達能力和簡單設計能力[2]。
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的基本框架大致相同,大學物理是對整個框架的細致學習,而大學物理實驗是對其中的某些知識點進行重現與驗證。因此,大學物理實驗可以對大學物理的理論部分進行驗證,大學物理又可以指導學生有目的的完成實驗操作。它們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2.現階段學生存在的問題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強、內容抽象、依托知識較廣的一門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主要表現為:
?。?)物理概念不清晰。大學物理課程相較于初、高中,對問題研究的更加全面、透徹,研究的范圍也更加廣泛,因此引入了大量新的物理量、物理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很多學生仍然保持固有的思維模式,不愿意熟記概念、嘗試新的解題方法。比如,大學物理第二章“牛頓運動定律”,這一定律在高中物理課堂已經學過,大學物理又對這一定律進行了學習,然而這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學習。初、高中時期,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所學習的大多數物理量均為定值或勻速變化,而且以一維情況為主,大學物理研究的問題更加貼近實際,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根據現實問題來描述的,因此常采用積分和微分的表達形式。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仍然采用初、高中的方法,導致解題過程復雜、無法求解。
?。?)輔助課程知識薄弱。由于研究模型的復雜性,大學物理計算最常用的計算方法不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對所研究的物理量進行積分,或者由于變量不單一采用微分的方式。積分、微分是高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部分學生對這些基本的數學工具沒有熟練掌握,導致物理學習出現困難。
?。?)重結果、輕過程。很多學生對物理實驗課程的定位產生偏差,在實驗課程中只注重實驗數據是否正確,不關心實驗方法和過程。具體表現為在實驗講解部分寫實驗報告、在實驗過程中依照實驗步驟,不進行自我思考。
3.改進措施——以“牛頓環”為例
基于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針對上述問題,以“牛頓環”為例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理論、實驗課程進度相匹配。大學物理實驗“用牛頓環測透鏡的曲率半徑”對實驗目的、原理、方法、數據記錄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介紹。由于時間限制,實驗課程是重操作、輕原理,對實驗原理只進行簡單的講述,然而在授課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同學對實驗原理不太清楚,究其原因,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進度不匹配,理論課程尚未學習“牛頓環”這一節?!芭nD環”這一知識點在大學物理光的干涉這一章,在本章開始介紹了光程、干涉現象、干涉的條件和產生明、暗紋的條件。在理論的基礎上,學生對“用牛頓環測透鏡的曲率半徑”這一實驗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做實驗的時候目的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不再是照著實驗步驟生搬硬套。并且通過“用牛頓環測透鏡的曲率半徑”這一實驗,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牛頓環的實物,并且親自對它的曲率半徑進行測量,對“牛頓環”的應用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改變教學方式。采用“學為主、教為導”的教學方式,在實驗上課之前給予學生十分鐘的預習時間,讓他們熟悉本節課的實驗目的、內容和方法,并對“牛頓環”的原理進行推導。結合實驗儀器采用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以實驗原理為導向,介紹所要用到的儀器以及各個儀器的作用;采用多提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4.總結
本文以“牛頓環”為例,探討了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之間的關系,得出它們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學科。并對現階段大學生在物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課程進度匹配以及改變教學方式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康穎.大學物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150-152.
[2]李宏昌,張世全.大學物理實驗[M].武警工程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