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英語全E生態課堂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英語全E生態課堂構建,主要圍繞三方面展開:一是課堂上小組合作項目的即時實現;二是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供資源和支撐,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互動交流;三是互聯網環境下的資源搜索。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移動設備不足以吸引師生,缺乏對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引導,數字資源庫的建設尚未輻射到學生。
  關鍵詞:全E生態平板電腦科大訊飛智慧課堂
  學校的E學習項目教研組成立以來,英語全E生態課堂構建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課堂上小組合作項目的即時實現;二是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供資源和支撐,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互動交流;三是互聯網環境下的資源搜索。下面,分享我們的實驗性教學改革。
  一、我們的嘗試
 ?。ㄒ唬⑵桨咫娔X引入課堂
  2015年,學校的教學開放活動以“全E生態課堂”為主題,推出了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音樂6個學科的E學習公開課。其中,我上了一節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Unit 1 Project板塊的Telling about an unexplained mystery一課。這是繼2014年翟南南老師第一次嘗試使用平板開設Task板塊公開課后,第二次使用日常英語課的教材開設E學習公開課。這節課一共4個教學步驟,其中有3個步驟用到了平板電腦:
  步驟1中使用了全屏共享的功能。教師將整篇課文拍成圖片,與三種生物的名稱并排,要求學生獨自在平板上以觸屏方式連線。教師瀏覽全班作業,選擇性評講。移動設備的即時性和高效性清楚展示出學生在閱讀理解上的分歧,方便教師就此提出深層次理解的問題。
  步驟2中學生使用平板電腦自帶的瀏覽器進行網絡搜索。這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網絡引擎搜索知識,如有哪些常見的搜索引擎工具、如何選擇搜索關鍵字等等。所以,在使用前,教師專門進行了指導。比如學生直接搜索Yeti,得不到需要的信息,因為這個單詞已經被過度商業化使用,解決方法是在Yeti后加上snowman或bigfoot,這一步至關重要。為了防止網絡不通暢導致課程無法繼續推進,除了設備廠家有技術人員現場支持以外,教師也預先搜索網頁,將信息量豐富的網頁存照,共享至學生的平板,保證學生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讀取網絡資源尋找所需信息。
  步驟4中使用了學生平板的拍照功能。這一步驟最初的設計是學生直接在平板上撰寫故事,但實際操作后發現,無論是手指觸屏還是手寫筆都不能達到傳統紙筆一樣的速度和效果。后來決定由教師事先打印活頁紙發放給學生,小組討論完成作業后,小組長將成果拍照上傳。教師展示所有小組成果,并發送回各小組供學生評價。因為時間關系,未能完成最后的學生互評。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在傳統英語課堂中也是一項常見教學設計,但是成果的展示和評價總會延遲,往往下課甚至幾節課后,學生才有機會見到其他小組的成果,而見到其他小組對自己成果的評價則要延遲更久。平板電腦的輔助,使得學生自我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成果及時得以展示,迅速獲得反饋,反思和改進也能夠隨之進行。
  這一節全E生態課堂,主要借助平板電腦實現了學生自主和小組合作項目成果的即時展示和評價,以及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進行資料搜索兩項功能。這是長期以來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非常希望實現而一直未能如愿的。雖然實施的過程不盡如人意,比如當多人同時打開圖片和視頻時,服務器壓力過大,速度緩慢,影響了課堂效率,但即使是現在來看,新媒體對傳統英語課堂變革也是如此激動人心。隨著一線教師和移動設備軟件設計方更多的交流合作,相信全E生態課堂不斷得到完善與普及,將為高中英語課堂打開全新的格局。
  (二)使用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系統
  2017年,學校引入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系統,采購了科大訊飛的智慧教室設備,裝配兩個班級的學生使用平板進行日常的教學實驗,開始嘗試將全E生態課堂常態化。本學期以來,學校為高一(8)班的英語教師配備了訊飛平板,在軟件支持下,以班級圈的形式為師生提供資料發放和共享的新渠道,輔助英語日常教學。試用一學期后,我采訪了該班英語教師:
  問請問本學期你主要是以哪些方式在教學中使用訊飛平板?
  答主要是課后發布上傳課件,供學生復習、補充筆記。
  問所有的課件都發送給學生嗎?
  答主要是含語言點和語法的課件,閱讀課以及試卷講評等課件是不發布的。
  問你發布的課件瀏覽量如何?
  答一個班級50名學生,一般每個課件的點擊率在20次左右。
  問這個數字可以理解為全班有20名左右的學生使用了你發布的課件進行課后復習嗎?
  答不一定。比如有一次我自己在使用時無意中觸到某一個文件鏈接,發現系統也記錄點擊率。
  問所以點擊率不能顯示出學生使用課件的實際時間。真正使用平板查看課件用于復習的學生數量很可能在20以下,對嗎?
  答是的。
  問有沒有問過學生為什么沒有看課件呢?
  答學生反映看打印的紙質稿更方便。
  問有過在課堂上使用訊飛平板的嘗試嗎?
  答課堂使用只有一次。
  問用它在課堂上做了什么?
  答評講試卷的時候用來查看每一道題目的班級正確率,及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提問做出判斷,有針對性地解答正確率較低的題目,節省時間。
  問為什么只用了一次呢?
  答高一英語安排的考試次數本身就少,并且查看正確率并不是訊飛平板提供的特殊功能,教師有其他的渠道,比如當我們使用訊飛閱卷系統的時候,就能直接得到這些數據。
  由此,英語課堂的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系統的使用情況可見一斑。
  二、我們的思考
  附中英語教研組這幾年在構建全E生態課堂的不斷嘗試中,共同商討、總結,形成了如下思考:
  其一,目前的移動設備不足以吸引師生,特別是不足以引導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全E生態課堂轉變。對教師來說,需要學習和熟悉設備,操作中需要專人指導,這大大增加備課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對學生來說,移動設備不但攜帶不便,還需要進行日常的維護,連最簡單的充電也是負擔。有學生反映,經常在需要使用設備的那一刻,才發現無法開機或電量不足以支撐他瀏覽文件完成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他們本來就不高的使用熱情。學生使用的人數過少,又反過來影響著教師跳出傳統教學模式、向智慧課堂轉型的積極性。需要更有效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和學生投入新型教學模式的熱情。
  其二,學生日常使用電子設備的機會較少。按照校規,教學區禁止使用手機,校方目前也暫未出臺關于平板使用的明確規定細則,對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缺乏引導。平板作為學生隨時能接觸到的電子設備,第一功用不是和學習緊密聯系,班級圈中不時有學生發布與教學無關的搞笑內容,點擊率遠遠超過教師發布的相關內容。如何引導學生高效利用有限的設備使用時間,輔助自己課程的學習和與教師進行學習上的探討,是全E生態課堂構建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其三,數字資源庫的建設尚未輻射到學生。一方面,學校E資源——大數據庫資源與平臺建設在不斷豐富與整合中,導致英語組缺乏系統的與教學配套的數據資源,教師發送給學生的材料隨機性大;另一方面,幾年來英語組積累的微課資源非常有限。這不單單是我校的現狀,觀看最近幾年南京市微課比賽的參賽和獲獎作品,高中英語和其他年級與學科相比,數量都偏少。這必然導致微課內容缺乏系統性,難以滿足教學需要。要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需要群策群力、全體參與,不斷擴充和豐富數字資源;另一方面,可安排專人搜集整理現有資源,按對應教材、適用人群以及適用時間進行分類整合,防止大量寶貴資源的浪費。
  在全E教育目標的引領下,英語教研組更需要齊心協力,探索全E生態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新形態。就目前的認識而言,新形態絕不是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來取代傳統課堂,而是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重構教與學的交流渠道,豐富和整合教育資源,為教與學注入全新的動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4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