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新教師入職豈能如此規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也是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一個學校有一批優秀老師就能使學校得到較好的發展,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當下,各地為了促進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對新招教師都作了相應的規定,必須先在農村學校工作兩年以上,才能調進縣城學校。這樣的規定看起來確實是為農村學校著想,為農村學校輸入新鮮血液,使農村學校有一批年輕老師,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師結構,提高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
對這一規定細想一下,似乎另有滋味。對一名剛從學校畢業,初上講臺的新教師來說,從學生到老師是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在知識儲備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教育教學則是另一回事,要較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光有知識儲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需要靈活地掌握和運用教育教學方法,需要有處理教育教學中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一般從新教師到合格教師、優秀教師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而入職初始的兩年,主要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探索的過程,適應的過程,這一時期需要有經驗的老教師來指導他們成長。把一名新入職的教師放到農村學校,實為不可取,現今對農村學校來說,優秀教師甚少,有的新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后,一時很難找到自己合適的指導老師,這對新教師的成長是不利的,他們更需要到師資力量相對較強的學校進行鍛煉,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業務素質。其次,新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由于缺少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一時難以承擔重任,不能較好地改善師資不均衡問題,農村學校缺少的是優秀教師。第三,新教師到農村學校入職后,學校會視為寶貝,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為他們搭建專業成長的平臺,使他們努力發展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但當他們自己的專業得到較好的提升以后,在業務上日趨成熟,在學校成為骨干力量,便開始動心,想方設法往城里的學校調動,這時也不受入職時的規定所限,因為他們已經符合在農村學校工作滿兩年的基本要求。
事實上,新入職的教師先到農村學校任教,是一時解決了農村學校師資缺少的問題,待他們在業務上成熟以后,一部分優秀教師就調動到城里,農村學校成了一些優秀教師實習的場所,成了優秀教師的培養地、過渡地,這使得師資本不均衡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城里學校師資本來就優于農村學校,而農村學校的優秀新教師又不斷地涌入城里學校。
對于入職的新教師而言,最好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頭兩年安排在城里的學校工作,這樣能使他們在優秀老師身邊學到許多業務上的知識和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專業上能得到較好的成長和發展,而不應入職初期就到農村學校任教。應該待這些新教師在城里得到培養,業務素質和能力提到提升后,能夠獨當一面,成為教育教學骨干,再流轉到農村學校任教,并且要讓他們盡可能地多待在農村學校工作,這樣才能使農村學校的師資得到優化,有效地改善農村學校的師資隊伍。從學校教育發展來看,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時段應在六年左右為宜,這將大大地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新教師是學校未來的希望,是未來教育的希望,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是實現中國夢的希望,因此,對新教師的入職規定應從教師的成長考慮,更要為國家教育大事著想,為真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著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