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重視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學習閱讀,由文章的特點與文體特點選取合適的閱讀方法,學會把握閱讀的中心,并設計適當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 語文閱讀 有效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83-0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通讀文本的基礎之上,理清文本思路,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之上體味和推敲重要字、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1.利用多媒體在現情景教學
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就應該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創設情景的方法它具有獨特的優勢,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多媒體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運用多媒體方式的閱讀教學可以彌補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不足,實現閱讀情景在現。
2.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會經常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語句或是文字,此時教師就應該運用情景教學方法去讓學生理解到、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或是這個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例如:在講授胡適的《我的母親》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方法去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情景,讓學生明白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在通過這樣的學習情景是可以直接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思想。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等進行探討。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經過表演之后是可以和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進行換位,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去理解這篇文章,讓學生在娛樂、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了語文閱讀任務。
二、指導科學靈活的閱讀學習方法
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作為教師要給予學生科學靈活的閱讀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后不但可以提高閱讀效率,還可以擴大閱讀視野。閱讀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精讀、研究性閱讀、比較試閱讀、重點性閱讀等。教師在教學生閱讀的方式時應該根據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效率去科學選擇。學生根據閱讀不同的書籍或是閱讀時間的不同去選擇更加適應的閱讀方式。例如:對于一些記敘性、資料性的文章我們可以采用泛讀法,想要理解這本書的基本觀點我們就應該采用精讀法。學生通過文本閱讀不但可以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還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加強閱讀教學的課堂設計
首先,教師要根據對學生閱讀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了解,選擇程度適合的閱讀素材。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導入,像多媒體課件就是一個很有效的教學手段,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其次,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時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適當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深入地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再次提出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要有巧妙的問題設計。
四、實施及時有效的閱讀教學
1.指導并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
教師想要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就應該去指導和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通過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學生做讀書筆記,教師要精心指導,對學生的讀書筆記,要及時通過實物投影進行展示與交流,讓大家在互相觀摩中學習讀書筆記交流后,學生可以再次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讀書筆記,繼續予以鼓勵,讓學生嘗到努力后的喜悅,激發他們保持濃厚的興趣。
2.引導鼓勵學生開展讀書匯報會等活動
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針對這一情況對學生進行一些鼓勵和夸獎,通過鼓勵和夸獎可以讓學生獲得較大的成就感,從而使他們對閱讀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開展有關讀書會等活動,這樣有趣的讀書活動可以讓學生產生競爭、參與意識,豐富知識。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發揮我們的力量去將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這就要求教師將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水平。所以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唐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課外閱讀,2012.
[2]央金.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成功,2013.
[3]邱麗蕓.淺談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