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教學中演奏心理訓練方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鋼琴演奏者在具備專業的演奏技能的同時,還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確保鋼琴表演的高質量。心理素質對于鋼琴表演者而言,直接影響著演奏者的演出成果。本文結合現階段高校鋼琴演奏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鋼琴演奏心理訓練進行深入的分析,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鋼琴教學;心理教學;技能培養;心理調控
對于鋼琴演奏表演者而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應對能力,在表演的前后期間能夠對此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自我調節。這種自我調節能力對于學生來講直接影響著演出的結果。作為鋼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表現,因此,教師要重視鋼琴演奏者心理素質的培養,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
一、音樂表演心理素質
?。ㄒ唬└拍?
音樂表演心理素質屬于心理素質中的一種,能夠充分體現表演者自身存在的藝術活動特點,并以此來實現表演者的情感。在本質上,鋼琴表演作為音樂藝術形式的表現,通過多種表現形式來形成。音樂表演的心理素質主要是音樂表演者將情感體驗與情感表達融為一體,能夠通過音樂表演的心理素質將表演者的心理健康和綜合素質進行充分的展現。
?。ǘ┨攸c
1.再現性
再現性特點是將音樂演奏者通過藝術形式進行表演的過程,演奏者在進行鋼琴表演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表演的樂器以及周圍的環境來進行。在正式演奏前,鋼琴演奏者需要全方位了解即將所要演奏的音樂作品,并結合自身對音樂的認知將音樂作品進行合理的展現。在某種程度上,音樂演奏者為整部音樂作品賦予了生命的活力,將作品在呈現給觀眾,并將自身的個人氣質與音樂作品進行有效的結合。
2.對象性
音樂心理素質的對象性的特點,是音樂表演者要通過音樂的表現形式,從而將自身對音樂的情感與感受得以充分的展現。無論是對哪一種情感的表達都能夠以對象性的特點進行表現。這種特點主要是鋼琴表演者對音樂作品所賦予的特殊情感,并將作品作為主要的表現對象。演奏者作為表演的主體,能夠充分將自身的情感以音樂作品的形式進行表達,并賦予演奏對象獨特的屬性。
3.調控性
音樂心理素質的調控性特點主要是對演奏者的心理素質進行合理的調控,并立足于空間與時間的角度來表達藝術形態下的感情。能夠體現出演奏者不同的心理狀態以及心理強度。在時間的角度上,鋼琴演奏者對于情感的體現是一種相對虛幻的時間表象。在空間的角度上,鋼琴演奏者的情感體現主要是在聲音中的一種深度變化。鋼琴演奏者心理的調控能力直接影響著表演者對時間與空間調控。
二、影響學生演奏心理的因素
(一)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鋼琴的演奏技術水平與學生的舞臺演奏能力具有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較高的鋼琴演奏技術水平能夠為學生帶來自信心,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態,能夠確保演奏的順利進行。然而對于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會使學生缺乏自信心,時常會擔心自己的表現,從而影響到學生整體的演出效果,特別是在舞臺上進行表演時,導致表演變得生硬。但是在相反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從而對自己的舞臺表演能力充滿自信,并對自己的表演充滿期待,但是適得其反,學生在邁向舞臺之后產生更加緊張的心理,并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然而,對于鋼琴演奏水平一般的學生而言,不僅對自己的表演缺乏自信,還會抱著不端正的態度。以上幾種現象,都能夠充分說明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對于演奏的整體水平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如果學生不能加強平時的演奏訓練,即便是擁有再好的心理素質,也不會得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在重視學生的演奏技能的同時,還要訓練的學生的心理素質。
?。ǘ┬愿竦脑?
每個學生都擁有不同的性格,從而影響學生的表演效果。有的學生的性格較為外向,因此在表演時通常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由于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在上臺表演時也會主動地進行調整,將緊張的心理狀態轉為興奮。然而有些學生則屬于穩重的性格,不論是面臨什么樣的情況和場合,都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應對,即便是在舞臺上表演時,也能穩定發揮,但是這種性格的學生的性格較為敏感,很在意外界對自己看法,一旦在表演時出現狀況,會使得自己的自尊心受挫,并產生緊張的情緒,從而導致在舞臺上表演過程中出現失誤的現象。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心理障礙,尤其在演奏的過程中,更容易出現緊張、復雜的心理活動,影響了學生在舞臺上的發揮。
(三)受到自身狀態的影響
很多學生每當遇到大型的演出或表演時,都會在前期做好準備和練習,即便是在上臺的前幾分鐘也會加強練習,不允許浪費每一分鐘。很多學生會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加強練習,對演出游刃有余,但是很多學生會受到周圍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上臺表演的前幾分鐘,找不到感覺,從而加深了緊張感。在上臺表演前幾分鐘的準備階段,大部分學生還會堅持練習,將注意力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狀態,在準備練習階段的表現效果良好,但是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在舞臺上的表演效果。因為人的注意力沒有辦法長時間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狀態,由于在正式表演的前期階段,學生會出現精神疲勞,導致在表演開始時不能將再次達到精神高度集中的效果,從而影響學生演出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自身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差,若是臺下的評為較為嚴格、前一個表演的同學出現意外等,這些外在因素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演奏效果,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但是在表演前或表演時都會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產生,致使意外發生,特別是在進行現場表演時。即便是換了一個新的鋼琴、新的演出場所等都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為學生造成一種緊張感。如果在表演過程中發生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例如燈光效果不佳、音響出現問題,這些原因都會加劇學生緊張的心理情緒,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臨場發揮能力。
(四)缺乏專業的技術能力
心理因素作為鋼琴表演者演出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硬性條件之一,但是相對心理因素而言,演奏者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也同樣重要。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表演者,首先要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以及扎實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專業的技術能力,那么擁有再強的心理素質也是徒勞。學生的技術能力直接影響著鋼琴演奏的整體演出效果。專業的技術能力作為內在的因素,學生如果缺乏專業的技術能力,自然而言會對表演失去信心。作為鋼琴演奏者,在提升自身心理素質的同時,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身專業的技術能力,使其在舞臺上表演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的準確率。在這種情況下,演奏者要學會主動將自己與音樂相融合,從而消除由于緊張感為自己的表演困擾,使得整個表演能夠在高效的狀態下進行。 三、提升學生演奏心理素質的訓練
(一)培養良好的演奏心態
1.建立自信心
學生在進行鋼琴演奏表演時所形成的緊張心理主要是學生自身的原因所導致,心理素質因素作為最為重要的原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操控人類的正?;顒右约按竽X的控制能力,導致人類大腦在下達指令時會受到阻礙,從而干擾學生表演的順利進行,并影響學生的正常發揮。因此,學生在進行表演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放松活動,具備良好的心態,避免出現因為緊張過度從而影響正常發揮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明確目標,并采取適當的辦法為學生減輕壓力。如果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表演,就能夠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對音樂作品的表演上,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演奏能力,使得鋼琴演奏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最終實現美感與技術水平的統一。但是在此過程,教師要以正確、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不能進行盲目自信,利用平時的課堂時間進行高標準的訓練,可以借助鼓勵教學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實現高水準的音樂演奏效果。
2.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投入音樂中
學生在正式進入演出前,一定會經過具體的培訓,例如感知、熟悉等流程,從而真正掌握演出的程序。演奏的技術水平作為整體演出的衡量標準,在此同時,教師還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只有真正擁有對事物與作品的審視能力,才能呈現出最佳的表演效果。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至音樂中,避免學生在演奏前期出現緊張、局促等情緒。只有引導學生將自身真正地投入至音樂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并將自身的積極情緒有力地展現在音樂作品中。
3.積累表演經驗
在準備階段,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與教師之間構建起心靈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此同時,在表演前期,教師要將舞臺的大小、觀眾的人數、鋼琴的位置等都告訴給學生,使學生對所要的表演的地點準確的掌握,降低演奏期間不確定因素發生的幾率。教師要協助學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積累經驗,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即便是在脫離教師的協助下也能高效地將表演完成。
?。ǘ┨嵘處煹慕虒W質量
1.為學生營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
對于鋼琴學習者而言,學習的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和諧的鋼琴學習環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切忌采取一味的理論教學,通過興趣教學,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去接受關于鋼琴演奏技巧的相關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每節課上為學生播放名家名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這樣能夠在無形中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還能提升學生的樂感。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形式,利用鼓勵的教學模式,并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鋼琴學習氛圍中養成良好的心態。
2.為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借助不斷的實踐練習,能夠增強學生現場演奏的心理素質。教師利用平時的課余時間在學校內組織鋼琴演奏活動,為學生提供時間表演的機會,并鼓勵每個學生進行表演。通過表演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義務演出或關于鋼琴演奏的活動。學生在此期間要積極配合教師,并在不同的表演中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通過一次次的實踐表演能夠幫助學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并提升鋼琴演奏的水平。因此,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每一次表演的基礎,能夠在演出中學到知識和經驗。
四、結語
鋼琴演奏不僅包括演奏技能,還包括對藝術情感的表達,演奏者的學習效果與演奏技能具有直接的影響,而藝術情感的表達需要表演者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學生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在實踐中提升表演能力,主動進行總結與交流。從而提高心理素質以及演奏技能。
[參考文獻]
[1] 么雪,張曉敏.鋼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問題及調適策略[J].音樂創作, 2018,04:151-153.
[2] 王娜.簡析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演奏心理素質的方法[J].黃河之聲,2017,23:163.
[3] 侍圣斌.關于鋼琴教學中如何進行演奏心理訓練的幾點思考[J].智庫時代,2017,14:290-291.
[4] 蘇秋如.探究鋼琴演奏心理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策略[J].戲劇之家,2017,07:100.
[5] 周婷婷.從勒溫動力心理學探討鋼琴演奏的心理緊張系統[J].藝術研究,2016,01:198-199.
[6] 牛藝臻.淺議如何在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演奏心理[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1:126-127.
[7] 王曉蔚.鋼琴演奏教學中的彈奏技能和心理素質培養研究[J].戲劇之家,2015,03:152+160.
[8] 李麗娜.淺析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演奏心理素質的方法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03-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