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鋼琴練習曲》的藝術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肖邦《鋼琴練習曲》與傳統鋼琴練習曲存在較大差別,其不再以訓練學生練習曲為目的,也不再依照特定的技術樣式進行樂曲創作。從肖邦《鋼琴練習曲》的藝術表現來看,其擺脫了原有八度音程的音樂創作模式,將旋律線、復調或樂句進行復雜的隱藏與融合,呈現出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音樂感受。本文主要對肖邦《鋼琴練習曲》的藝術特色、演奏特征進行分析,并探究肖邦音樂創作深厚的思想與藝術內涵。
【關鍵詞】肖邦;《鋼琴練習曲》;藝術特色;演奏特征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肖邦《鋼琴練習曲》是由27首鋼琴曲組成的音樂合集,其作為兼具技巧性、藝術性的杰作,成為后世練習鋼琴彈奏技巧的必備曲目。這些《鋼琴練習曲》都有特定的技術性,除少量中速或慢速的練習曲外,其他都是帶有明確教學目的的快速練習曲,在彈奏靈活性、力度及旋律方面較為均衡,充分展現出肖邦浪漫與詩意的鋼琴演奏風格。
一、肖邦《鋼琴練習曲》的音樂特點與藝術特色
?。ㄒ唬┬ぐ睢朵撉倬毩暻返囊魳诽卣鞣治?
肖邦《鋼琴練習曲》是具有極高難度的鋼琴練習曲目,在音樂曲式與技術手法方面,與莫舍列斯、克列門蒂、車爾尼等作曲家存在較大差異。相比于傳統機械化的鋼琴技巧練習,肖邦《鋼琴練習曲》的邏輯性、演奏技法與內在張力更強,有著更加深刻的藝術實踐與思想表達。所以,從肖邦《鋼琴練習曲》的音樂特征來看,其主要具有個性鮮明、旋律動人及技術高超等特點,表現在鋼琴音樂創作方面為和聲、復調與旋律線的復雜性。
1.《鋼琴練習曲》中音流的旋律線
音流指的是鋼琴曲中存在的分解和弦,分解和弦是一個個互相獨立的旋律線,不同旋律線在《鋼琴練習曲》中進行組合,對練習曲音調、旋律等的變化產生影響。這些音流中被抽出的旋律譜,廣泛分布于鋼琴樂段的多個小節,演奏者在進行《鋼琴練習曲》演奏時,可以看著不同樂段中旋律譜的四五個音符,就能完成復雜鋼琴曲作品的練習工作。例如:肖邦《C大調練習曲》中共有128個音符,這些音符分布于八個小節中,其中,旋律線(旋律音)在整個樂段所處的位置正是一長串音流的音程傾向或旋律走向?!禖大調練習曲》每一小節中都存在若干個重音(旋律音),譜例中小字1組、2組、3組的E音即為《C大調練習曲》的旋律音,多個旋律音共同構成整個旋律線條。演奏者聚焦于存在邏輯聯系的旋律音(關鍵音),可以整理出整個樂段的旋律走向,并提升不同音程之間的強弱關系與旋律線層次。
2.《鋼琴練習曲》的和聲
肖邦《鋼琴練習曲》作品的和聲,是在整個樂曲中起著支撐、轉折作用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鋼琴曲音樂表現的元素,在27首《鋼琴練習曲》中存在著大量的和聲元素。如肖邦的第12首鋼琴練習曲《c小調練習曲》,是流行最廣的革命性練習曲,其中使用了C/Dm/F級的和弦,表達自身低沉、失望與憤怒的情緒。然后在第一段8小節序曲旋律演奏后,由C大調轉至降A大調,再由A大調轉至B小調;第二樂段由升G小調轉至C小調;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較為類似,都是由C小調轉至各種升調、降調,最后再轉至C小調作為結束。而且,為使作品的聽覺觀感更加豐富,肖邦在八度音程中間加入更多的聲音素材,比如在c小調中心音中加入do、re、mi、mi的和聲,或者在c小調屬音中加入sol、sol、sol、la、sol等和聲。通過右手鋼琴彈奏的快速音流,與左手鋼琴練習曲中變化的和聲進行搭配,可以增強練習曲音色、韻律的豐富性。
3.《鋼琴練習曲》的復調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音樂創作,通常涵蓋主調、復調鋼琴作品等類目,肖邦在多種練習曲中并非對主調、復調音樂作出明確劃分,而是將大量的復調元素隱藏于主調音樂之中。以肖邦《降e小調練習曲》為例,《降e小調練習曲》為充滿哀傷、浪漫氣息的小夜曲,該練習曲主調由兩個聲部構成,上聲部包含單音、雙音并存的半音階音流,主要考察演奏者彈奏中右手手指力度、靈活性等的把握,而復調聲部與主聲部之間的互相配合,使得鋼琴曲演奏效果更加富有層次性。
?。ǘ┬ぐ疃嗍住朵撉倬毩暻返乃囆g特色
19世紀肖邦創作的27首《鋼琴練習曲》,是對原有鋼琴練習曲的改良與革新,旨在增強鋼琴這一樂器的彈奏技巧與藝術表現力。這27首《鋼琴練習曲》,包括12首獻給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以及12首題獻給達古爾伯爵夫人的鋼琴作品和3首遺作。其中,前12首《鋼琴練習曲》(10號作品),像是肖邦對原有鋼琴演奏技藝的突破與創新,而后12首《鋼琴練習曲》(25號作品)更像富有詩意的音樂。肖邦在《鋼琴練習曲》創作中,擺脫了克列門蒂、克拉莫等人的技術流創作手法,而將自身對法國社會的觀感、個人感情融入音樂創作中,使《鋼琴練習曲》真正成為具有情感表達的藝術精品。
因此,對肖邦多首《鋼琴練習曲》的藝術表現的探討,要圍繞鋼琴曲的創作規律、技術手法與情感表達等展開。首先,從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創作規律來看,其通常以主調或主音作為音樂創作的主體,并將復調聲部、多聲部織體等融入練習曲中,通過千變萬化的和聲、主音之間的互相配合,使其成為具有鮮明個性、華麗音樂表現的鋼琴曲。其次,肖邦多首《鋼琴練習曲》的技術手法,主要包括雙連音、半音階、分解和弦、復調和聲與經過句等的組合使用,這些不斷變化的主音、和聲與旋律線,使肖邦《鋼琴練習曲》的樂曲呈現充滿激情和創造力。最后,不同的肖邦《鋼琴練習曲》有著不同的情感表達。其中,《C小調練習曲》《降A大調練習曲》《F大調練習曲》等練習曲,為流傳最廣的鋼琴練習曲,肖邦在不同練習曲中都傾注著個人對國家、社會或戰爭形勢的主觀情緒,并展現出憤怒、悔恨、快樂、優雅和幸福等思想感情。 二、肖邦《鋼琴練習曲》的演奏風格與特征研究
(一)挖掘鋼琴曲音流中隱藏的旋律線
鋼琴曲作為一種音樂教育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要在保證主音聲部充分表達的同時,挖掘音流中隱藏的旋律線,并結合其他器樂演奏技巧進行分析,才能作出最完美的音樂內容表達。肖邦《鋼琴練習曲》在曲式、音樂結構方面更復雜,不同樂段單音、雙音之間的組合更自由,聲部、和聲及多聲部織體演奏的速度也較快,這就對鋼琴演奏者的樂曲練習提出挑戰。通過對多首肖邦《鋼琴練習曲》譜曲的觀察發現,在肖邦低、中、高難度的鋼琴練習曲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分解和弦,彈奏者要從不同音流中抓取重要的旋律線,才能完成對整個樂段的演奏與旋律把握,這要求演奏者手指觸鍵的動作力度適中,手指在手腕支撐下自然下垂,以適應不同的觸鍵強弱與演奏速度。
以肖邦《C大調練習曲》為例,C大調鋼琴練習曲是具有技巧性的琶音練習曲,譜曲中的連音線標注出該練習曲的分解和弦為三和弦、七和弦等句法結構。通過對樂段中雙連音、三連音等創作技法進行分析,可以勾勒出快板或慢板的隱藏旋律線,使C大調練習曲呈現出和聲嚴謹、音調明朗的聽覺觀感。同樣的音流切分節奏也出現在《F大調練習曲》中,《F大調練習曲》的第3、第8小節,包含一系列用于修飾主題的分解和弦音程,演奏者需要左右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低琶音到最高音的演奏。
(二)突出鋼琴曲的和聲變化與聲部平衡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和聲與復調,是鋼琴曲節奏與旋律應注意的重要問題,也是整個樂段演奏準確、清晰與富有變化的關鍵。彈奏者在《a小調練習曲》《b小調練習曲》練習的過程中,要注重主音、和聲、復調之間的變化與關聯,巧妙地將和聲、復調等融入鋼琴曲主題的演奏中,使整體觸鍵與音樂呈現出不飄、不虛、響亮的效果。
在對《b小調練習曲》進行演奏時,演奏者要注意一連串八度音的彈奏技巧,盡可能保證手指變換、踏板使用的流暢自然。通過對肖邦《b小調練習曲》曲譜分析后得出,曲譜中不同小節都存在著一定的內聲部,對于內聲部不同強弱程度音符的彈奏,要把握好這些音符的音程度數、觸鍵力量,以及各和聲與復調之間的關聯屬性,從而產生絢麗多彩的音樂感受。同時,《a小調練習曲》作為外聲部為半音階的音樂結構,彈奏時演奏者的手指被分為兩組,右手通常負責主音的演奏,3/4/5指在《a小調練習曲》彈奏中的力度、靈活性較高,左手主要負責和聲與復調的輔助彈奏,演奏過程中要理清不同聲部的力度、音程與音調。
最后,對肖邦《e小調練習曲》的和聲變化與聲部進行分析。《e小調練習曲》是一首技術性很強的練習曲,主要通過右手彈奏主音(中心音),左手利用撥奏手法彈奏不諧和和弦,完成對樂段焦急不安情緒的彈奏。在演奏《e小調練習曲》時,演奏者要將手型呈現掌心圓拱的趨勢,右手3/4/5手指負責每個樂段主聲部的彈奏,手指關節保持站立支撐的姿態;左手負責跨度較大和聲、琶音等的彈奏。演奏過程中小拇指的使用頻率較高,彈奏時盡可能保證和聲與復調聲部的清晰、連貫性。但由于小拇指力量、控制區域較為有限,演奏者在學習肖邦鋼琴練習曲時,要盡量縮小拇指、琴鍵之間的距離,放松手腕、小臂,均勻施力,以鍛煉手腕與手指的耐力、爆發力,這樣能有效避免某些樂段漏音的情況。
三、結語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演奏與藝術創作是對原有傳統鋼琴練習曲的顛覆與創新。在多首肖邦《鋼琴練習曲》彈奏中,需要掌握雙連音、半音階、和弦、和聲與旋律線等的演奏技巧,突出鋼琴樂曲的主音、重音,保證手指觸發、力度與彈奏速度執行到位,這樣才能展現出肖邦鋼琴練習曲豐富的細節變化與層次感,從而保證多首《鋼琴練習曲》演奏技術與藝術特色的完美呈現。
參考文獻
[1]錢楊杰.殊途同歸——肖邦、李斯特鋼琴練習曲之對比分析[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0(1).
[2]李婷歌.肖邦鋼琴練習曲《離別》的音樂特點及演奏分析[J].美與時代(下),2015(5).
[3]高軼珺.淺析《肖邦鋼琴練習曲op.10Nr.3(離別)》的鋼琴演奏[J].音樂時空,2013(8).
[4]趙子征.肖邦鋼琴練習曲的特點及其在鋼琴學習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6(4).
作者簡介:潘志梅(1974—),女,漢族,山東省海陽市人,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