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演奏技巧與情感統一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肖邦一生創作了四部鋼琴敘事曲,其中《g小調第一敘事曲》表現了肖邦強烈的愛國感,內容豐富,曲式結構龐大,表達出強烈的悲壯戲劇感、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英雄主義氣質。本文以此曲為例,從演奏技巧等難點和演奏時的情感如何統一的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肖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演奏技巧難點;演奏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此曲結構總體是按照奏鳴曲式構思,并且結合變奏原則和回旋原則,使結構看似自由混合但又沒有脫離奏鳴曲式的框架,既遵循了傳統作曲技法又通過對調性布局的大膽革新,突破了傳統的束縛,使作品更完整地表達了敘事曲中的戲劇性和強烈的英雄愛國主義。
“我收到肖邦新創作的一首《敘事曲》,這首曲子似乎與他的天賦最為接近(雖然算不上最精致)。我告訴他,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歡這一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沉默后他回信說:我非常高興你這么評價我這首曲子。我自己也同樣最喜歡它,最珍視它?!?
——舒曼給海因里?!さ露鞯男牛?836年9月14日,萊比錫
這一段是肖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的引言。在旋律情感的表達上和在演奏時很多技巧上的難點必須有效的結合,才能完美地演繹出這一首讓舒曼和肖邦本人都為之著迷的敘事曲。那么如何使樂曲中技巧與情感達到完美的結合呢?以下挑出了幾個重點進行分析。
一、長線條旋律線的演奏
肖邦的浪漫主義情懷使其在旋律的創作上對世人有著空前絕后的影響。在這一首敘事曲中就有很多長線條的旋律線,那么如何在演奏好手指技巧的同時又不丟失長樂句中的旋律線條的美感,就是要解決的問題。
(一)休止符的運用
開頭引子的7小節,雙手齊奏將人們帶進莊重的氛圍,好像一出舞臺劇緩緩拉開幕布,3.4小節和5.6小節中間都有休止符,但是樂句并沒有就此停止,在演奏時就要注意休止符的運用,要做到“音斷意不斷”。第8小節開始的主部主題,很規律的一個小句和另一個小句中間用一個8分休止符隔開。
?。ǘ╅L樂句的跑動
華彩句是肖邦創作旋律經常用的手法。華彩句對于演奏者的技術要求也是很高的,要如何保證音與音之間的清晰與顆粒感又不丟失整一句的情感表達。這一句在彈奏的時候就要注意手指的靈敏度,使旋律清晰但又不能太用力,用指尖半觸鍵彈奏出精致的像透明的珍珠一樣的顆粒感。
二、和弦的處理
在單音旋律不能表達音樂情緒的時候,作曲家通常都會加厚旋律的織體,使用音程和和弦的連接來表達。我們在演奏和弦的時候,通常容易漏音少音或者容易糊成一團,聽不出旋律聲部在哪里。所以在演奏和弦組成的段落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找到和弦中的哪些音是組成旋律線的音。
這首敘事曲的107小節開始就是副部主題的展開,不難找出副部主題的旋律線就是和弦的最高音。所以在演奏時要突出小拇指演奏的最高音,使其在和弦中突出明顯。這也是演奏的一個難點,因為無名指和小拇指的力量是最小的,如何在演奏和弦時控制大拇指的力量突出小拇指的力量要經過演奏者的不斷練習才可以很好地表現。
三、重音的把握
在彈奏一些練習技術要求高的曲子的時候,彈奏到中間偏后的部分時,因為長時間的跑動,手指的靈敏度會降低,手腕和手臂會有酸脹感,進入了彈奏的疲勞期,那么如何在疲憊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旋律的清晰和情緒的飽滿?這就要借助重音的技巧來完成。
圖示中的這一段已經是曲子的快結束的片段,也是全曲最后一個情緒波動很大的需要演奏者在力量和速度上都很好展現的一段急板(presto con fuoco)在練習的時候發現等彈到這一段的時候手臂已經很疲憊了,很難很好的表現作者所想表達的情緒。后來發現重音的使用對這一段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音都要突出,而是強調重音的部分,使其連成一條旋律。這樣在演奏時可以省很多力,也使旋律線更加清楚明朗。
參考文獻
[1]張彬.試析肖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J].東北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
作者簡介:柳嘉懿(1995—),女,漢族,浙江省衢州市人,浙江師范大學藝術碩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