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祖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演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亞歷山大·康斯坦丁諾維奇·格拉祖諾夫,俄羅斯作曲家,他的創作以輝煌燦爛的風格,技巧富于魅力和嫻熟的技巧見長?!禷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寫于1904年,題贈是呈獻給當時執教于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大師奧爾教授。本文結合作曲家創作背景以及筆者演奏時的體會,對第一樂章的演奏進行淺析。
關鍵詞: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演奏分析
一、作曲家創作背景
亞歷山大·康斯坦丁諾維奇·格拉祖諾夫是俄羅斯偉大的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創作于1904年,是他成熟期的代表作。是呈獻給當時執教于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大師奧爾教授,并由小提琴家埃費雷姆·津巴利斯1905年在彼得堡首演,格拉祖諾夫親自擔任樂隊指揮。第一次排練時,當津巴利斯特演奏了開頭的幾個小節后,作者被他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內在的思鄉濃情所震驚,他不禁停下樂隊,問小提琴家“這真是我寫的嗎?”。作品體現了作曲家后期創作的一些特征,樂曲旋律優美而華麗,感情細膩,充滿了豐富的思想追求抒情的表達,情緒飽滿的旋律,同時又具備古典主義的明晰風格。
二、演奏分析
格拉祖諾夫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在木管樂器吹出三拍三連音后,小提琴以四弦A由弱拍進入。作曲家用這第一個音符就開始展現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從中弓開始演奏,慢速運弓,左手揉弦稍急促一些,2-8小節都是以中強的力度并且演奏要連貫。第2小節的#D到C略帶些滑音,表達憂郁的懷鄉之感。第4小節的最后兩個音C和E要漸強,E音要拉夠時值,第6小節和第7小節的音根據樂譜的旋律進行的方向奏好強弱。
從第9小節開始,樂曲以弱的力度演奏。在第9小節第一個音#G后稍微溫暖甜蜜的展開下一樂句。12小節-14小節要均勻的演奏。15小節的最后一個音B音把樂曲推向了第一個fort,把情緒逐漸推向高潮,16小節的漸弱又將激動的情緒稍作平復。這兩小節的半音階要求左手指起落有力、果斷,尤其注意這兩小節中的最后兩個八分音符,B音和A音一定要拉夠拍子并加不同程度的揉弦。但是第一的B音需保持力度,第二組里的A音要漸弱,這兩組半音階音型的強弱對比要做出來。
從18小節開始,情緒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它的旋律是一段三連音的音型節奏半音階式的下行音符。在演奏這四小節時,每一組的第一個音要加重音顫指,突出旋律聲部。左手指應保持成一種換指八度手型,盡量保留按音的手指,這樣音準的把握性要大些,并且漸快直至22小節。21小節漸弱不漸慢。22到23小節漸漸地又恢復平靜,親切的做一個小喘息。
24到28小節剛剛開始的兩個十六分音符要慢一些,這五小節都是連續的三串向上進行的音階音型。每一組開始是強,后面是弱,每一句都像越走越遠的腳步。第一組以中弱演奏,第二組以弱來完成,最后一組略強些,以中強到弱奏出,這樣可以增強三組的呼吸感。三組完成后把主題交給樂隊。31至36小節是一個承上啟下,34小節最后兩個音做漸弱,35小節F要拉夠拍子,36小節最后四個音符漸慢下來以便為接下來的第二主題做足情緒上的準備。
第二主題猶如雨過天晴后溫暖的陽光照著大地,給人以溫暖安詳的愉悅感,在37小節樂曲轉為F大調。呼吸一拍后,很安靜柔美地奏出了C、A、F三個音。38小節的B音如嘆息一般,運弓要平穩細膩,揉弦松弛一些。這段旋律非常感人,表達的思鄉情感極為豐富。42小節的三連音節奏要在情緒內用很連的弓法拉出來。43小節速度要稍加快,活躍一些,力量也要一組比一組強,像海面上一層一層的海浪一樣把44小節的D音推出來。44小節揉弦稍加快,在其最后兩個音時又突然安靜的慢下來。這時弓子的接觸點從琴馬處稍移向指板方向,輕輕地收住。
45小節的速度又回原速,并重復第二主題旋律至49小節。50小節開始樂曲節奏轉變為快而活潑的,音型基本相似,在漸快的基礎上做出強弱。55小節的#C和D用分弓拉寬做漸強,并以滑音的手法將F展現出來,加大揉弦,運弓緊貼弦,增強戲劇性色彩,后做漸慢結束在B音上可稍微拉長,表達出割舍不下的濃情。56小節回到原速,情緒開始走向全樂章的激動點。
59-60小節稍作漸快,弓子越走越長,在61小節最后稍寬一些接62小節的A。62小節的第一個音一定要堅持住,為表現此時音樂的強烈氣氛,第一個音加重音顫指,弓應靠近琴馬,揉弦速度急促,一定要揉足兩拍半。在拉后面的快速經過音時做漸強。好比沖破陰霾見到陽光一樣,把63小節的D音沖出來后繼續用同樣的手法把64小節的雙forte盡情釋放出來,要奏得很堅定。67小節的三個泛音要把弓走長。68-69小節是由弱到強,弓應由短到長。
80小節速度慢了下來,性轉為降D大調。小提琴在單簧管之后悄然出現,也是為接下來平靜的第二樂章做了啟下的作用。84小節要慢下來為了給85小節G拉充分做鋪墊。G音揉弦一拍半停止,為了把情緒表達的更為憂郁,并緩緩的引出A。
三、音樂情感
作曲家是俄羅斯人,全樂章又充斥東方音樂的神秘味道,更一步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第一樂章是我很喜愛的一個樂章,它情緒的起伏、豐富的樂思、優美的旋律以及后段一大段的裝飾演奏的寫作手法,使作品變得格外迷人。此協奏曲小提琴抒發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在小提琴演奏時通過全身的運動,將音樂中的情感起伏融入到自己的肢體語言中。并且與演奏技巧相互配合,使格拉祖諾夫這段迷人的音樂在演奏者的演繹中重新散發光芒,用以詮釋更新一層的內涵。
[參考文獻]
[1] 程澤威.怎樣演奏格拉祖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82號)[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1999,11.
[2] 李倩.格拉祖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音樂風格及演奏分析[J].黃河之聲,201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