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繪本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此時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更好的繼承和弘揚我國的道德文化?;诖?,本文就繪本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繪本;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54-02
  引言
  在傳統的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發展特點,對學生仍采取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缺乏吸引力,學生缺少學習興趣,從而導致課堂參與度不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而繪本作為一種特殊的兒童讀物,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將繪本運用到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將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片故事,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
  一、繪本的概述
  繪本起源于日本,是指由許多生動、連貫、故事性圖片加上少量文字構成的可以傳遞故事、講述故事的書,意思是Picture book,也被稱為Children's picture book ,是兒童讀物的一種特殊形式[1]。區別于一般的文字閱讀教材,繪本教學具有如下的特點:首先,繪本中蘊含了豐富的、生動形象的圖像畫面,符合了一年級學生學習的需求,其信息量豐富,含義簡單明了,學生即使不通過文字也可以通過圖片來了解故事的發展和內容,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其次,繪本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的將道德與法治知識生活化,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并且繪本故事具有很強的節奏型和反復性,能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繪本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繪本開展情境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當前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借助繪本中的圖片、語言來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從而加強學生的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輕松的掌握所學知識內容[2]。例如:在教學《我們愛整潔》一課時,教師可結合《皮皮的故事》這一繪本來設置教學情境:有一只叫皮皮的小豬,它每天早上起床都不梳頭和洗臉,爸爸媽媽讓它去洗澡它也搖頭不去……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讀完繪本后的感受,皮皮這樣對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同時,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繪本內容進行創編,皮皮到別人家做客如何?總而通過對繪本的閱讀、思考和創編,使學生明白了要講衛生、愛整潔,這樣才會受到別人的喜愛。
  2.利用繪本引導學生行為。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教育家羅素也曾提出,六歲之后是孩子品質發展和穩定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其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等方式來獲取,但是其人格品質則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否則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很難進行糾正。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此時期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總會不知不覺中就某一行為進行模仿,因此,教師通過繪本教學,充分的結合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了學生的發展需求,能夠通過各種小故事來正確的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3.利用繪本滲透課本知識。
  繪本的運用要充分的結合課文內容,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拓展延伸,由于其通俗易懂,并且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所以,教師要選擇正確的繪本來滲透課文知識,從而強化教學效果[3]。例如:在教學《吃飯有講究》一課時,教師可利用繪本讓學生了解健康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鼓勵學生探討哪些是好習慣,如飯前洗手、不挑食偏食、多喝水等等。并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演示正確的吃飯禮儀,給學生將一些古代關于吃飯的禮儀小故事,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通過繪本來滲透課文知識,幫助學生潛移默化中掌握正確的用餐習慣和飲食習慣,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4.利用繪本提出問題。
  教師要充分的利用繪本,根據繪本的內容來為學生提出各種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強化學習效果。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問題,教師要做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討論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繪本中表達的含義,學習其中蘊含的良好品質。例如:在教學《我們有精神》一課時,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坐、立、走”姿勢,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對此,教師可借助繪本《誰精神?》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PPT,讓學生邊觀看邊討論,繪本中誰“精神”?如何才算是“精神”?是聲音大、長得漂亮、眼睛大嗎?并引導學生提出自己認為的“精神”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從而使學生了解所謂的“精、氣、神”,并明白該如何來體現這種“精神”,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自己的儀表和儀態,樂于展示自己的“精神”。
  5.立足繪本提升學習內容。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繪本教學大都是只停留在課堂上,很少進行課后的拓展延伸。繪本的內容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應該發揮繪本在課后的作用,立足于繪本來提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掌握更多的知識,實現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對此,教師可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就某一繪本內容來編排一個情景劇,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真實的表演來感受繪本的內涵,這既是教學的進一步升華,同時又鞏固和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健康、茁壯的成長。
  結語
  總之,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繪本,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阿依古麗·沙孜汗.繪本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6):252.
  [2]池擁民.小學低年級品德課堂引入繪本的嘗試[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2):54-57.
  [3]呂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繪本的有效運用新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24):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7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