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初中生活化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在初中環境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尚未收獲預期內的教育成果。對此,本文分為兩部分展開研究。一是簡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現存的問題。二是簡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133-01
  在目前的初中教育體系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幫助學生建立法治觀念,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課程。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可有效維護學生成長環境,減少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令學生可成為知法、懂法、愛法、護法的合格學生。
  一、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現存問題分析
 ?。ㄒ唬┙處熕媒谭浜笥趯嶋H
  當前,初中學生誕生于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他們的思維更傾向于采集活躍性信息。當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偏活性教學模式,學生將更加喜愛該門課程。但經考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使用教授法、講解法等一般教法類型,課堂內教學結構以固態形式為主,學生很難建立起學習興趣。
 ?。ǘW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較差
  部分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差,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生思維結構剛剛成型,尚未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而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僅為學生傳遞道德與法治的理論知識,并未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僅憑借自身的社會經驗難以將教師所講的理論與現實的法治事件相結合。因此,學生聽不懂,課堂參與積極性也理所當然降低了。
 ?。ㄈ┙處熣n堂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完善的課堂評價可將教學評價完整化。而目前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內,部分教師所用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問題。
  首先,這部分教師不會使用課堂評價,他們僅將完成教學作為根本任務,課程結束即完成教學,不會特別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
  其次,會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是否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并未保證全班學生都掌握當堂所講的知識。因此,當教師課堂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時,教師難以保障整體教學效果。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
 ?。ㄒ唬┎杉钏夭?,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設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可自行搜集社會或網絡上的生活化法治信息,將生活化信息與教學計劃內的理論觀點融合,為學生提供完整的生活化教學計劃。完成信息采集后,教師應在課堂中,以生活化素材作為切入點,調動學生參與思維。
  當學生對生活化素材產生聽講興趣后,教師可逐步導入道德與法治理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理論與實際之間,建立理解的橋梁。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單一的理論,但在教師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后,學生可明確理解法治知識在現實中的呈現方式,進而建立自覺守法觀念。
 ?。ǘ┎捎们榫氨硌?,輔助學生建立情感關聯
  教師可使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一方面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清晰度,另一方面,可利用情景表演,提升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對此,教師可從兩個角度入手,建立生活化情境表演模式。
  一是教師可與學生搭檔,建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如教師可與學生提前商議,排練簡短的情景劇。參與排練的學生,將對教學理論內容產生深刻理解,并建立情感關聯。
  二是教師可將主導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行組成小組,人數可控制在4~8人之中。學生小組應在固定時間內,采集生活中的法治信息,排練時長在5~10分鐘內的情景劇。學生表演時,可增加理論理解隊伍中的成員數量,幫助更多的學生與法治觀念建立情感聯系。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多的應用該方法,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整體質量。
 ?。ㄈ脮r事熱點,深化學生理解深度
  教師可采集當前社會發生的實時熱點信息,將熱點信息與教學進行關聯。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對接觸的時事熱點相關信息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可將熱點作為基礎,再給學生傳遞道德與法治信息,學生的接收效率會更高,對信息的理解程度也會更加
  深入。
  綜上所述,本文以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現象為主,對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了簡單分析,望文中內容可為道德與法治相關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學改革與優化方面的參考。
  【作者簡介】
  王剛(1977~),男,漢族,山東省威海市人,學歷:本科,一級教師,崮山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9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