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內容較為呆板,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缺乏學習興趣,在知識的學習上也都是以背誦為主,學生的道德品質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需要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使知識變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道德品質的提升。本文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結合生活化教學,提出了有效應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 應用策略
  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隨著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教師要改變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在知識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生活性,教師就可以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接受知識,從而得到知識內化,在相互映照下,得到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上,要注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可以進行自主學習。
  一、創建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傳統的教學中,都是針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大多數的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都是在中考的壓力下,去背誦知識,這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也使教學的效率也不高,失去了課程開展的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結合初中學生的喜好,創建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情境的激發下,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就從被動變為了主動,學生的思維在生活情境下也可以得到發展,通過知識的學習,學生的素質就可以得到發展[1]。例如,在《網絡改變世界》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如果想要在學校與家人面對面聊天怎么解決,然后讓學生各自介紹一下網絡在生活中的運用,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創建網絡生活的情境,從而學生就可以得到情感的激發,進入到這節課的學習當中,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更加積極,教學的效率就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的接受理解程度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如果采用直敘的形式,學生在接受理解上就比較慢,甚至有些學生因為思想觀念的偏差,而不認可教學內容,降低了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生活化,讓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接受理解的程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善用法律》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生活案例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理解,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認可和理解,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師在將教學內容生活化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生活化案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可以理解,并形成自我認識,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加快學生將知識內化的過程。
  三、引入生活化事件,促進學生知識內化
  知識的來源就是生活,要想讓學生將知識內化,從而改變學生的品德和法治思想,就需要將實際生活實踐引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就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知識的教學中,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在學生周圍發生的事,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得到實際經歷的體驗,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學生感同身受,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轉化為自身的道德與法治觀念。例如,在《誠實守信》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你們在和同學借錢的時候都按照約定還了嗎?”以這種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來讓學生對誠實守信進行理解和學習,然后教師以此為課題中心,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分析誠實守信的益處和意義,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對誠實守信的概念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可以讓學生自覺樹立誠實守信的思想品德,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提升[2]。
  四、布置生活化作業,鞏固學生理解
  教師通過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獲得了有效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并且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師就要利用好這些,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在生活中得以體現,達到學以致用。教師在布置生活化作業需要與學生的生活契合,避免作業失去效果。例如,在《讓家更美好》這一課的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回家家里,幫助母親做一些家務,與父母聊聊天,與家人進行一下溝通交流,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作業的完成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從而可以形成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思想。生活化的作業可以最大程度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樹立良好的道德與法治觀念[3]。
  五、引入時政案例,提高學生思想政治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很多內容都需要學生理解接受,教師可以引入時政案例,結合學生生活,提高學生思想政治。例如,《維護國家安全》這一刻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引入中國周邊形勢及國家安全的時政案例,結合生活,讓學生可以樹立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觀念,在生活中維護國家安全,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引入的時政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結合,保證學生可以對其中的內容感興趣,使學生可以的觀念得到有效培養。
  結語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讓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得到有效提升,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的應用中,需要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從教學的各個方面讓學生可以得到知識生活化的體驗,從而更有效的獲取知識,使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進行內化,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
  參考文獻
  [1]李偉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51-52.
  [2]丁珊.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法治教學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8(32):38-39.
  [3]劉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