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他們最叛逆的時期,尤其是九年級的學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需要掌握和學習的知識點變得更多和更深,所以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面臨著中考的壓力,這導致他們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所以教師和家長要時刻提高警惕,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培養學生抵抗外界不良誘惑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初中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學習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本文就《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做了一些分析,具體如下。
關鍵詞: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思維 培養
《道德與法治》教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的密切,也就是所謂的生活化思維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處于九年級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知識點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生活所必備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等等。為了更好的實施《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尤其是九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要找到順應他們心理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結合一些當下比較熱門的新聞實時,創設一些生活情境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1]。
一、生活化教學的概念
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模式指的就是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生活狀況、思想特點與認知水平,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或熟悉的生活事件為切入口,然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實際的生活問題。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和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知道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是紙上談兵一樣,而是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這樣一來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協調發展[2]。
二、培養生活化思維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不僅聯系了很多實際生活的例子,還增添了很多圖片幫助理解,可謂是圖文并茂,內容是相當的豐富,這樣就會讓學生有種生活的帶入感,而且教材里面的每個知識點學習都會舉例相關的生活實例進行講解。如此一來,會讓學生更有興趣去探索和參與解決問題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2.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由于九年級即將要面臨中考,所以會每個科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也就是所謂的題海戰術,而這些資料都有非常詳盡的知識點總結,學生只需要記住這些內容并且能夠運用到解題中去即可,可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缺少實際應用,而人教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恰好可以彌補這一欠缺。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里運用了大量的生活事件為題材,通過這種生活化思維的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能夠運用科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
3.培養創新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生活問題都是沒有唯一的解決方法的,所以通過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設計,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打破答案唯一性的固有思維的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認真觀察事物、積極探索事物的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如此才能培養出更多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三、培養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提升生活感悟
現在是一個網絡信息比較發達的年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下載相關教學視頻,讓學生更加形象的感受所學知識內容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感受生命的意義》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經典有意義的影片播放給學生看,如《地心引力》、《生命之樹》、《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借助這些影片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們的眼球,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的感受課文所傳達的情感,引發學生對生命和生活更深的意義探索[3]。
2.開展課外活動,強化生活實踐
為了更好的實現生活化思維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一些課外的活動實踐。例如學習《愛在家人間》時,可以給學生布置幾個任務,如可以讓他們給家人做一次飯、洗一次衣服、一起去旅游。當學生完成這些任務以后會表示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加的和諧。因此,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生活實踐,讓他們更加貼近生活,從而更好、給科學的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4]。
3.關注生活熱點,開拓生活視野
生活化思維教學的主要題材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可以總結一些比較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分享給學生,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或許讓學生自行收集,在課上的時侯相互分享,并談一談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新聞實時事,知道當下社會發生的事件,而不只是一味的讀書,形成兩耳不聞窗外事情況,而且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發散他們的思維,增加他們對事物的探索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將所學的知識點跟生活實際事件聯系起來,讓學生有生活的帶入感,而且讓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直觀,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利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
參考文獻
[1]夏宇薇.關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幾點設想[J].才智,2018(5):61.1673-0208.2018.05.048.
[2]彭曉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21):163-164.1673-8918.2017.21.083.
[3]修雪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7(6):35-36.1002-1647.2017.06.017.
[4]王瑞華.《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思維[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2):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