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對于社會上的各類現象不能正確的認識,容易被不良思想觀念所影響,影響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質量,我們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思維,促進學生正確的認識與評價事物,促進其生活化思維的形成。
  《道德與法治》 教學 生活化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088-01
  初中《道德與法治》它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但由于《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涉及過多的問題分析題,這對思維發展未全面的初中生而言有較大的挑戰。因此,為了促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思維,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緊密聯系生活,加深理解知識點。
  1.生活化思維在《道德與法治》中的作用
 ?。?)增添課堂活力
  生活化思維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有效激活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通過教師講述的各類有趣的社會問題,積極地進行討論與分析,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極大的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進步,為課堂增添活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化思維的培養還有助于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產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會不自覺的與社會生活聯系,主動對社會問題進行分析,獲得《道德與法治》學習的信心,積極地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成績,推動自身的進步與發展。
 ?。?)促進學生社會實踐
  生活化思維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靈活運用教材中的知識,積極的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分清善惡與美丑,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保持心靈的真善美,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少年。
  2.培養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方法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生活化思維必須要緊密的聯系生活,拉近學生與生活的距離,促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注重情境教學,緊密聯系生活
  首先,生活化思維的培養重在情境創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中的情景,將學生帶入到教學中來,促進學生知識的理解,加深知識點的感悟??梢詫⒄n本中的教學案例進行情景的演示,將知識點生動得當的呈現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比如,在進行《友誼與成長相隨》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與好朋友之間的故事,在學生進行講述中,讓學生感受友誼的美好,提高學生對友誼的重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生活小場景的演示,平均分配小組成員,將自己生活中與朋友的小摩擦、溫馨瞬間等演示出來,教師對學生表演的實例進行分析,提高學生與朋友相處的能力,讓學生保持自身的真善美,融入本章節教學的知識,使學生在未來處理好朋友關系中能夠如魚得水,處理得當;其次,生活化思維的培養要緊密的聯系生活,但可以將社會上的熱點新聞,融入到教學中來。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學習《感受生命的意義》,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95后烈士王成龍”的故事,王成龍是山東沂蒙人,高考取得高分本應該選擇211或985院校,但從小有從軍夢的王成龍選擇入伍從軍。2018年9月12日,在進行極限訓練中,王成龍為救身旁戰友,自己犧牲。雖然王成龍生命只有23年,但他的生命價值卻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通過這個實例學生能夠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提高對于知識的理解。
 ?。?)發揮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提升學生精神層次
  《道德與法治》重在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助于教學的工具,提升學生的精神層次,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尤其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十分的突出,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學習《珍視生命》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趙女士與丈夫、孩子以及母親到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駕車游覽,期間趙女士在禁止下車的地方私自下車,導致老虎從背后襲擊,其母周某為救女兒被老虎咬死,趙女士身受重傷”。通過這一視頻的模仿,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珍視生命的嚴重后果,造成的慘烈代價,促進學生更加珍惜生命,同時提高規則意識,實現對學生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精神修養。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生命的電影,比如《生之欲》、《遺愿清單》等優秀電影,讓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觸動學生心靈,使學生更加珍惜自身的生命,努力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
 ?。?)組織學生社會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活動,充分的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與行為,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比如,學習《在社會中成長》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社會,清潔公交站牌上的廣告貼紙、修繕公園中損壞的椅子,還可以引導鼓勵學生進行愛心捐款,促進學生在社會中成長。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敏銳度。比如,學習《愛在家人間》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社會內進行問卷調查,主要人群是針對成年人,男女不限,內容主要是“您有多久沒回家陪伴父母了?”,調查其原因,促進學生的思想認知,增強學生對家庭的責任感,讓學生更加關愛父母,孝敬父母。
  總之,為了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提高,可以將生活化思維引入到教學中,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境教學,緊密聯系生活,發揮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提升學生精神層次,組織學生社會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推動學生的思想進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