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吉他彈唱”模式在中職幼師鋼琴彈唱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吉他彈唱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藝術形式,它通過人們熟悉的歌曲激發學習者的興趣,運用簡單的和弦編配、直觀的和弦標識使學習者能快速入門,并在練習過程中也能體會彈唱的樂趣。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中職學生心理特點、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分析,在教學中大膽借鑒與運用吉他彈唱模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彈唱能力。在此基礎上,利用傳統鋼琴教學打下的彈奏基礎,更大程度地發揮鋼琴作為“樂器之王”的優勢,使“鋼琴彈唱”比“吉他彈唱”更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為促使學生終身愛好和學習音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今后的就業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吉他彈唱;鋼琴彈唱
  鋼琴彈唱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集鋼琴伴奏和演唱于一體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始終離不開鋼琴彈唱技能的表現。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采取各種有效辦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彈唱能力以適應社會及幼教崗位需要,是每一位從業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本人通過對“吉他彈唱”模式的借鑒和運用,使鋼琴彈唱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彈唱水平和綜合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現將本人總結的一些經驗與方法加以梳理,供大家參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
  一、目前鋼琴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鋼琴彈唱是集鋼琴伴奏和演唱于一體的綜合型藝術表現形式。要求學生既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和聲樂演唱能力,又要具備基礎樂理、鍵盤和聲及伴奏編配常識。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都相對較差。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極少遇到入學前曾學習過鋼琴等樂器的學生。因此,學生的鍵盤基礎幾乎為“零”。絕大多數學生對樂理基礎知識沒有認識,識譜視唱能力非常薄弱,學習積極性也不高。
  在目前的鋼琴教學中,由于師資與設備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校還是采用集體授課的教學模式,小組課和個別課這些授課類型很少應用。致使教師對學生的練習情況及鋼琴技能的掌握程度都無法進行全面細致的指導,教學效率低下。
  在教學內容方面,過于注重技巧練習,缺少對鋼琴彈唱的重視,出現了一定的脫節現象。大多數學生只是在鋼琴課中任務性的進行練習曲及傳統樂曲的彈奏訓練,很少練習彈唱。部分優秀學生尚能彈奏一些傳統鋼琴名曲,但對于簡單的歌曲伴奏卻無從下手、不知所措。
  教學方法的單一性與教學內容的片面性,導致學生對鋼琴彈奏與彈唱都不感興趣,并產生了畏難情緒,造成教學的惡性循環,教學效率也無法得到保障。
  二、“吉他彈唱”的優勢
  吉他是年輕人都比較喜愛的樂器,曾幾何時,我們都羨慕過那些在舞臺上彈著吉他盡情歌唱的明星們。吉他音色優美、和聲豐富、織體簡單。只要隨意變換幾個和弦,打出幾個節奏就能自彈自唱,甚至令人著迷。
  吉他上手很快,一個從來不會彈吉他的人,經過簡單的練習,就可以給歌曲配上伴奏。而且在節奏、和聲方面,表現力也極其豐富。有些歌曲只需幾個和弦的變換,再配上掃弦等節奏模式,即能達到非常完美的表演效果,有著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優勢。
  吉他的和弦標識采用音名加和弦性質的方式,如以C音為根音的大三和弦標為“C”,C音為根音的小三和弦標為“Cm”,較直觀的反映了和弦的結構形式。而鋼琴伴奏的編配一般采用大寫羅馬數字I、IV、V等符號標識調式和弦的級數。這種方式在進行和弦編配時比較方便,但在實際彈唱時需要熟悉各大小調的正、副三和弦、屬七和弦及其轉位的彈法,而這對于鍵盤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的中職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在吉他彈唱時,彈唱者只要根據標記的和弦,按一定的音型彈奏出來,再配上哼唱旋律或歌詞,就能輕松地完成作品演示,由于和弦標識的直觀性,吉他彈唱無需記憶各種調式和弦結構,只要能將各和弦流暢地進行連接彈奏就可以了,而且和弦的連接練習也非常好聽,是一個愉悅的學習過程。
  三、吉他彈唱模式的借鑒與運用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好任何一門樂器都要建立在對這種樂器的興趣基礎上。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他們對吉他彈唱形式感興趣的原因,除了內容及形式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外,吉他彈唱的和弦標識更直觀、明確、易于彈奏,無需死記硬背的特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受此啟發我將《星語心愿》的吉他彈唱譜改編成了鋼琴彈唱譜,用雙手交替的方式彈奏和弦,加上切分踏板的運用,充分發揮了鋼琴作為“樂器之王”的魅力。
  哼唱著熟悉的旋律,彈奏新穎簡單的伴奏,很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至后,我又改編了《同桌的你》《揮著翅膀的女孩》《可愛的家》等鋼琴彈唱作品供學生彈唱練習,都深受學生喜愛。同學們被這種新穎的鋼琴彈唱模式吸引,每次課后都主動前來索要新的彈唱譜。并請教新的和弦彈法。通過流行歌曲的彈唱練習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熟悉了各種和弦的彈法,也為傳統藝術歌曲及兒童歌曲的彈唱打下了基礎。
  吉他彈唱譜通常都是標有和弦,并對彈奏方式注有明確的提示。因此,彈奏較為容易便捷。但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歌曲的伴奏編配也是一項重要內容,許多兒童歌曲及藝術歌曲需要進行即興編配才能完成彈唱。教材中使用大寫羅馬數字I.IV.V等來標記和弦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和弦的編配。尤其對于簡譜歌曲,這種編配方式對于和聲的功能序進可以看的非常清晰。只是在實際彈奏過程中,由于各種大小調的主音不同,相同性質的和弦構成音也不盡相同,例如C大調的“I”級和弦為,而G大調的“I”級和弦為,是C大調的“V”級和弦。這樣使學生容易混淆不清。而且,二升二降內大小調正三和弦就有30個,再加上屬七和弦及副三和弦等,就更記不清楚了。為了解決編配容易、彈奏難的實際問題,我設計了一個二升二降內大小調常用和弦轉換表:   首先,根據歌曲的調性用大寫羅馬數字標上和弦,然后運用和弦轉換表找到相應的和弦,轉換成吉他彈唱模式的和弦標記法,方便視奏、彈唱。“常用和弦轉換表”的運用順利解決了原來和弦編配容易而實際彈唱困難的問題。避免了學生對各大小調和弦的死記硬背,方便彈奏和彈唱。使鋼琴彈唱和吉他彈唱一樣輕松便捷。
  由于鋼琴體積龐大,音域寬廣,彈奏和弦時不如吉他把位明確、和弦變換方便。為了保持彈奏流暢,在鋼琴上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和弦“把位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中我采用各種調式和弦的連接組合練習進行強化訓練,并要求學生盡量少看鍵盤,最終實現“盲奏”,通過手的觸摸感受和弦的“把位”。熟悉各種和弦在鍵盤上的正確位置,從而保證彈奏的流暢性與完整性。
  在此基礎上又通過對和弦、音型的設計編配使其更適合學生彈奏,使彈奏流暢自如,彈唱得心應手,并發揮鋼琴延音踏板,長琶音,左右手交替變換彈奏等優勢,使鋼琴彈唱比吉他彈唱更具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
  彈與唱的完美融合,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在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性,滿足了表現欲。為促使學生終身學習,培養興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構筑活動平臺,提高綜合素質
  鋼琴彈唱是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除了必備的鋼琴演奏技巧,歌唱能力及和聲編配基礎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即興性音樂表現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進一步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活動來獲得。在表演和展示過程中逐步提高綜合藝術表現能力,培養良好的臨場心理素質,提高現場發揮水平。
  因此,要以校內外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為平臺,將彈唱課程向外延伸擴展,給學生提供展示技能、鍛煉能力的舞臺。
  通過教學成果匯報、彈唱技能比賽、專業技能展示、校園文化藝術節等各項活動,鍛煉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邀請幼兒園優秀教師、園長等來學校參與活動,并擔任評委、嘉賓等角色進行現場點評指導,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的進行必要的指導,以更好地適應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需要。
  鋼琴彈唱是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技能必修課,在教學中要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中,遵從“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的基本理念,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大膽創新。通過各種有效方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彈唱技能快速提高。
  另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增強綜合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進一步適應社會活動需求,為今后的就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1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