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為中心的信息化技術已經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在教育事業中,信息化技術同樣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授課方式、教學形式的轉變。鑒于此,從信息化技術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應用的角度來進行簡要分析和闡述,綜合分析信息化技術如何在鋼琴教學領域良好地運用。
  [關    鍵   詞]  信息化;互聯網+;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212-02
   我國的教育事業正處于改革發展的上升階段,高效有序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水平考驗著學校黨組織的引領能力。大力加強教育力量投入,提升師資水平,嚴格規范教學制度,強化師德師風等,這一系列要求都對學校信息化技術水平提出更高標準。因此,為了大力配合黨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政策,落實相關舉措,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指導精神和重要講話內容,重點從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來闡述如何開展好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工作。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藝術感較強的必修課程。在理論學習方面,教師可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收集、處理、加工與再現,并通過多媒體手段靈活地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優良的學習氛圍,同時將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在實踐彈奏方面,搭建智能化的多媒體學習平臺,采用電鋼琴多媒體教學系統等,在此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則是自始至終地體現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從教師的課前備課,課中的教導和訓練,課后的陪練及效果反饋評價等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體平臺搭建智慧橋梁
   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應用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平臺搭建。也就是只有形成大數據化的系統和模式,智慧的橋梁才得以搭建。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在課前建立線上學習平臺,對班級的學生姓名、基本情況等進行電子信息導入,在有效管理班級學生的同時,提升了教學管理效率。
   傳統的中職鋼琴教學模式大都是小組課或大班課,且沒有信息化的支撐,每位鋼琴老師每次課要教授一二十個甚至一個班的學生,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只能給學生一個個輪流上課,重復著相同的教學內容,勞心勞力,勞動效率差。
   現在,大多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采用了電鋼琴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教學。在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教師于課前創建班級多媒體學習平臺,并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制作教學課件、教學微課、彈奏示范視頻等,以供學生學習模擬,并將做好的PPT課件、微課、彈奏視頻、學習任務等發布到學習平臺上。學生在平臺上領取學習任務,通過平臺隨時觀看教師的教學微課、PPT與彈奏示范視頻等,由于線上的視頻具有觀看的反復性、便捷性,有需要的學生可以直接下載或者保存收藏,并于課前將預習彈奏的視頻發布到班級的學習平臺上,平臺上各小組之間、各同學之間可進行相互評價、評分取長補短。除此之外,教師可從平臺上獲得學生預習彈奏的情況,查看各小組學生的預習彈奏視頻并發現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進行點評,對癥下藥,并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教學重難點,一改以往只能面對面教課的困境,減輕課堂的壓力。課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所有學生的預習彈奏評分情況,播放個別學生的課前彈奏視頻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也可將當堂課的彈奏重難點、示范視頻彈奏、圖片、音樂等不同形式的內容要素通過平臺在大屏幕上展現出來,讓學生共同觀看,共同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掌握和消化,還可以增加課堂的直觀性與趣味性,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課后,學生可以把學習彈奏的小視頻發到平臺上,教師、學生可通過平臺進行視聽、點評、評價,讓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彈奏情況,學生能及時糾錯改進,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增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多媒體平臺的運用既增強了教師的信息化思維,又推動了教師應用信息化的智能體系。
   二、啟用智能陪練學習更高效
   縱觀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情況,在信息化技術的依托下,機器人智能陪練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全球都在大力提倡人工智能的當今時代,誰擁有了科學信息技術,就意味著誰先搶占了先機。而我國的教育事業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迅速趕乘這趟智能化快車是大勢所趨,也是現實發展的需要。因而,中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方面,諸多學校已經陸續啟用了鋼琴智能陪練機器人系統或手機下載智能陪練APP軟件。
   在過去的鋼琴課上,一位教師每節課要教多個學生,時間有限,無法做到把每個學生都指點到位,極大地影響了學習進展和教學效率。而如今,在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有了智能機器人陪練系統或手機智能陪練軟件后,對于教師來說,更像是多了一個教學的好幫手,既可以及時針對學生的彈奏結果進行評價評分,又可以及時對學生彈奏的錯音進行糾正。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分首、分句、分段重復練習,還可放慢及移調練習。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隨時查看學生的彈奏情況,及時將個別學生的彈奏視頻投影到大屏幕上進行點評,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同樣可以通過智能陪練機器人或者手機智能陪練APP軟件進行反饋,以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課后,學生可通過下載的手機智能陪練軟件進行自主練習彈奏,相互學習、相互評價,既方便又實用高效。
   三、信息化技術推動教學進步
   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在我國的教育發展潮流中,非常重視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只有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手段,發揮好信息化技術的最大潛能,才能在教學上形成更系統的智能化教學體系,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鋼琴教學除了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智能陪練機器人、手機智能陪練軟件來實現教學的高效性以外,學生還可借助網絡隨時查閱所要彈奏曲目的創造背景、曲目分析、視聽等,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利用作曲大師、Overture電子譜等制譜軟件制作曲譜,方便快捷,學生可跟隨軟件試唱,以實現試唱時節奏、音準的準確性。另外,微信已成為當今人與人交往的一大工具,教師也可通過智能手機建立班級學習微信群,用微信群來搜集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學生可以將彈奏視頻發到微信群,教師也可以在微信平臺上檢查作業、評分評價,更加直接、客觀,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按時交作業的好習慣,根據老師的評分評價結果,學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反饋信息,有利于日后在訓練中加強和改進。
   信息化技術應用在鋼琴教學中,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互動,學生與任課老師在平等的氛圍里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聆聽他人的思想,學會平等地交流和溝通。大家通過網絡以及在線交流,公允表達、安靜聆聽、非沖突式討論,使得鋼琴教學更加順暢。
   作為科技時代的產物,智能化平臺可以讓學生通過社交新媒體和網站快速了解大量即時信息,相比傳統教學的滯后性,顯然信息化教學對于鋼琴教學而言更具吸引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傳統教學的重要性仍然不可或缺,只有讓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緊密結合,我們的鋼琴教學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四、信息化促進師資力量壯大
   在信息化的新形勢下,“教書”“育人”都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提升科教能力是黨和國家的要求,因此,要在增強信息化技術的同時,提升師資力量,將優異的信息化技術與優秀的教師隊伍融為一體,發揮出極大的力量。學校應該定期開展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的培訓活動,增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去參加信息化教師技能大賽,以提升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避免產生惰性。同時,為優秀的青年教師提供有利的學習平臺,讓鋼琴教學活動與新媒體、大數據等形式相結合,大力創新鋼琴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通過形成對信息化技術手段的習慣性,教師在無形之中就會有更多的力量推動創新。
   在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教育事業發展的攻堅階段,做好教育事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在未來的征程中,還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用更高的標準來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教學方式轉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學生群體的需求所決定的,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化、智能化越來越成為“全民學習”的主要形式,那么學校教學當然要充分運用好信息化技術。人類文字信息載體演變史的軌跡已走了幾千年,每出現一種新的載體,都可以說標志著我國教學道路又向前進了一步。但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信息化教學則是人類進步的“電梯”!
   未來的發展必然是與世界接軌,與信息共化,與時代并進,數字電子生活的模式必然占據主導方向,這也是更加快捷便利適合于人民高效生活的常態。那么我們在從事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工作時,就要將這樣的眼力和格局融入其中,著眼全局,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不斷開辟新領域、新天地,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推陳出新,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葛麗虹.解剖背譜法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1):193.
   [2]石琳.基于多樣化學習需求下的鋼琴教學資源開發:吉林省老年大學地方特色音樂文化調查分析[J].戲劇之家,2019,1(9).
   [3]韋高騫.談茶文化時代下鋼琴教師的教法改進[J].福建茶葉,2018,40(12):254.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9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