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革命歌曲中的聲與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藝術源自生活。一首歌曲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特征,反映的是一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情感。革命歌曲《十送紅軍》正是特定時代和背景的產物,作為一首以民歌為基本進行二度創作的革命歌曲,《十送紅軍》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和審美標準就是處理好聲和情的問題,達到“聲”“情”并茂。本文從《十送紅軍》的聲與情的關系進行探究。
  關鍵詞:革命歌曲;十送紅軍;演唱技巧;聲與情
  一、處理好聲與情的關系
  用真情感動聽眾是演唱藝術的基本審美標準,而美妙動聽的聲則令人心馳神往,心之所向。聲與情在演唱技巧中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或缺。若采取重聲輕情的手段就會雖音和聲美,但無法感染和打動聽眾的心;而若重情輕聲,則過于造作,沒有技術來支撐起歌曲,就會出現演唱粗糙、缺少美感的現象。聲與情對于演唱來講,猶如一棵樹,既要枝干挺拔、枝繁葉茂,還要開出花兒結出果實。
  專業演唱要求演唱者聲音準確到位,其情感的把握和抒發也要具有完美的情感藝術表現。例如在演唱《十送紅軍》時,要用高亢、圓潤而且細膩的聲音來表達民眾對紅軍殷殷切切、欲語還休的深情以及無限期望與渴望之情。對于從事專業演唱的藝術工作者來說,聲音是根本,情感則是歌曲的靈魂,聲與情是山與水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彼此支撐,絕不是對立或替代的關系。
  當演唱者盲目追求情感投入而不看重發聲技巧,演唱時發出的聲音就會沒有規律和美感,而且隨意之感太明顯,給人一種松散不規范的感覺,使得所唱的歌曲失去真正的感染力,進而不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最終失去其藝術審美的價值。處理好聲與情的關系,除了通過專業訓練來提高發聲技能之外,還要通過了解音樂背景來準確地了解和把握住歌曲中的思想內涵。聲和情并修,不重彼輕此就能在演唱中達到聲情并重,實現聲情并茂的最高境界。
  二、處理好聲與字的關系
  曲和歌詞是構成一首歌曲的兩個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有了旋律,可以根據情景來表達歌者的心聲,有了歌詞,要選擇恰當的旋律來傳遞歌者的情感。曲與詞是能夠讓一首歌的內涵豐富起來,拓展開去。因此,曲是調,而字是意。字是聲樂藝術的基本因素,民歌作為聲樂藝術中的一類,需要通過字的內涵來傳遞某種情感、精神或思想,最終達到傳情達意的目的,起到抒發和慰藉人心的作用。因此,音對歌曲有輔助作用,而字顯得更加重要。因民歌與特定的民族、歷史人文以及地區環境背景燈有極大的關系,因此歌詞中所用的字詞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也有特別的發音。
  以宋祖英演唱的《十送紅軍》為例,“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此樂句演唱內容皆為敘事,在演唱中聲音要在吐字清晰的基礎上,要低沉一些,緩慢一些,在演唱“里格”“介支個”時,要吐字輕、快速而連貫,一字一音唱出“一送”“紅軍”“下了山”,才能將此曲開唱時用悅耳的聲音及舒緩抑揚的聲調唱出依依不舍的場景與濃情。全曲中,宋祖英把“里格”“介支個”“啊”“哇”“呀”等幫襯詞及語氣詞的準確吐字發出,借助革命老區百姓所常用的方言來深情抒發歌曲所要傳遞給聽眾的軍民魚水深情。
  在歌唱過程中加入恰當的襯詞,可以起到特殊的效果,給人一種意到情未休、欲說無言、聲出意未出,似斷卻難斷的感覺,給演唱增添獨特的民風之感和鄉土氣息??梢娧莩哂猛伦譁蚀_清晰,準確吐字,用美妙動人的聲準確唱出井岡山地區老百姓的唱出當地人民的思想內涵,讓聽眾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感情。
  三、聲與情的完美結合
  聲音是載體,而情感則是一首歌的靈魂。能不能完美地演繹一首民,就看演唱者是否處理好了自身聲音與情感抒發的問題。只有二者完美結合,才能將民歌藝術演繹得完美。但并不是練好了聲把握住了情就能夠唱好一首民歌的。當聲和情結合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完美和諧時,二者才能互為依存、相輔相成。為了增強歌曲演唱的表現力,增強歌曲的感染力,就要在提高演唱技巧的同時,對演唱者進行“樂感”等有利于演唱水平提高的一些音樂的培養。
  四、唱出獨特的風格
  我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的歷史及風俗習慣、藝術形式都不同,因此其民歌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每種民族的歌曲之所以無法被取代,就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民族魅力,它所傳遞的情感就是民歌的精髓。情感是從人的內心里發出來的,歌手要對情進行精準把握,演唱才會精彩。
  以《十送紅軍》樂句為例:“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十里個人馬介支個再回山”在演唱這兩句歌詞時,宋祖英采用民族唱法,她的聲音嘹亮清越,圓潤飽滿又不失細膩;刀郎作為入藏軍人,骨子里透著一股不羈的狂熱。他在翻唱《十送紅軍》時,聲音顯得蒼涼而空闊;黑鴨子組合演唱《十送紅軍》則以輕吟為主,顯得纏綿一些,抒情隨意一些。由此可見,在合唱《十送紅軍》時,其唱法可用女聲輕唱與慢唱相間或相伴,在一頓一唱中來增加歌曲演唱的效果,使抒情感更濃,于低音之處發聲,漸升漸高,自輕而重,到了中音區將情感抒發出來。
  總之,專業演唱者在追求“聲情并茂”的高境界演唱效果的同時,要在演唱中找到合適自身的風格,在不斷追求創新中為聽眾展現一臺臺視聽盛宴,使得革命歌老歌《十送紅軍》源源不斷地散發出不竭的生命力。
  五、結語
  《十送紅軍》是革命經典歌曲之一,演唱《十送紅軍》需要我們以求實的態度分析作品、用實踐探索歌曲演唱技巧的方法,讓優秀的傳統藝術得以繼承和發揚,繼續探索我國民歌藝術的發展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張婭娜.情真意切送紅軍[J].科技文萃,2001,09.
  [2] 周錦濤,周喜珍.十送紅軍:一首革命歷史的頌歌[J].湘潮,201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1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