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培智數學的生活化課堂開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事業的進步,讓培智教育受到了社會大眾的關注。培智教育的教學對象是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做好培智教育工作,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在培智教育中利用生活化開展教學,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讓培智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得以建立,能夠讓特殊教育教學質量普遍提升。
  關鍵詞:培智 數學 生活化 實際 理念
  引言
  數學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學科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培智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積極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指導個人教學實踐。從數學知識本身的應用規律出發,以生活化的方式激起孩子們的熱情。有利于培智學生個人數學學習思路的開拓,以及基本數學學習能力的形成,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1]
  一、聯系實際生活,開展生活化培智數學教育
  面對培智孩子,教師要認識到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需求。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即使是培智孩子,也需要數學知識來支撐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使培智孩子能夠通過生活中的所見去分析數學現象,找到數學問題積極思考。培智教材與普通學校的數學教材不同,在設計之時已經考慮到了培智學生的智力情況。即便如此,教材內容也和實際生活有密切關系。教師要靈活應用教材,對教材內的數學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以教材為本,去收集與其相關的生活實際,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2]
  像在引導學生們學習“5減幾”這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物品組織教學。教師可以帶5個蘋果到課堂中,向學生們展示著5個蘋果。然后走向學生,將手里的一個蘋果遞給一位學生。提出“現在老師手里還有幾個蘋果?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最直觀的生活現象觀察和體驗的過程中,找到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促進培智孩子能夠理解“5減幾”這樣的知識點。[3]
  二、利用生活語言,開展生活化培智數學教育
  特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對的是有智力缺陷的孩子。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個人教學語言的轉變。利用生活化的語言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根據實際情況去設置教學語言,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調節,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和表情,去判斷個人所組織的教學語言的實用價值,有利于培智數學教學過程的高效化。
  比如在學習有關于加法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語言去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加法”這一數學學習內容變得生動起來。教師可以這樣組織教學語言,“孩子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很有趣,很好玩”。利用語言引導學生觀看大屏幕,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動畫視頻。動畫視頻的內容為動物園情境,當培智孩子們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動畫上時,教師可以指著大屏幕向學生提出問題,“這個動物園里有幾只老虎?今天天氣很好,老虎們都出來曬太陽。大樹下有一只老虎,假山上有一只老虎,一共是幾只?”隨著動畫片的播放,教師引導培智孩子關注不同的重點,像“你看樹上有一只猴子,樹下有一只猴子正在望著她,懷里還抱著自己的小寶寶,這里一共有幾只猴子?”用這樣生活化的語言,帶領學生在觀察圖像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探究加法這種數學概念。有利于數學知識的完整化傳授,更能讓培智孩子有效理解,建立起加法的概念。
  三、利用生活情境,開展生活化培智數學教育
  利用生活化的理念,組織培智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創設生活化情境。通過生活化資源的引入,讓培智孩子們融入到生活情境中,有助于學生個人認知能力的調動以及智力水平的有效提高。情境的鋪設,需要教師調整個人教學語言,豐富教學用具,轉變教學方式。利用真實、形象的生活化情境,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創設具體的數學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一起參與,讓學生以實踐的方式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像在引導培智學生認識數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找一找教師中代表數字的事物。有的孩子會舉起一本書說“1本書”,有的孩子會拿起幾只粉筆說“4支粉筆”,還有學生會指著墻上的海報說“好多海報”。不管培智孩子給出什么樣的答案,教師都應當鼓勵他們。讓他們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現象,這是應用數學知識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高效方式。[4]
  四、利用生活實踐,開展生活化培智數學教育
  生活性和實踐性,是數學學科的特性。在組織培智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數學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檢驗數學知識,提升培智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中,根據培智孩子的行為特點、心理狀態、性格愛好,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鼓勵每一位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體驗數學和應用數學,能夠讓學科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也能促進培智學生在質疑中獲取數學知識。
  像在認識日期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日歷這種教具,讓學生在翻開日歷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鼓勵學生通過數數的方式,發現哪些月份有31天,哪些月份有30天,那些月份不到30天。讓學生在實踐中,以他們所能達到的最高效率去解決數學問題,有利于培智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高漲。像在學習時間知識時,鼓勵培智學生按著教室內的鐘表去制作一個鐘表,以個性化的實踐促進學生豐富自己的學習工具。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學生自己制作的鐘表,讓他們隨意設置時間,認識時間,檢測小伙伴,結組做游戲。開展更多實踐活動,滿足培智孩子的學習需求,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利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培智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將其應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讓每一位培智孩子在生活現象和經驗中獲取數學知識,才能讓他們具有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春蘭.培智數學的生活化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8):32.
  [2]韋麗寧.如何構建培智學校生活化的數學課堂[J].語文課內外,2018,(27):117.
  [3]馮杰.淺析培智學校的數學生活化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6):245.
  [4]高安妮.培智學校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人文之友,2018,9(16):1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