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弊端及改革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舊存在許多弊端,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文章主要以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弊端為切入點進行分析,并且依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意見,以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 小學語文 弊端 改革措施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都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并且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依舊存在許多弊端,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弊端的研究勢在必行。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弊端
在我國教育工作中,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較為深遠,阻礙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總的來說,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弊端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敘述,
1.教學方式單一
在我國教育改革工作中,都是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強調人本思想。但是,就目前來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是存在應試教育的弊端,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且還要做大量的習題練習。同時,教師依舊是語文教學課堂中的主體。這種教學方式只是單方面的注重學生成績,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以及效率,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1]。
2.教學觀念滯后
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思想限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已經施行了教育改革,但是一些教師在工作過程依舊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進行教學,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進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工作要切實革新教學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積極解答學生的一些問題,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科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比本領》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文中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組內選出代表將小組討論結果和大家進行分享。在此環節中,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全班學生進行發言,同時,教師還要做好歸納總結,及時對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及時改正,并且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才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語文課堂中, 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2]。
2.強化教師專業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專業素養對教學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積極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進行強化,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學校應該積極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培養,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同時,還要從思想層面入手,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向教師傳授一些科學有效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才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開展;其次,還要加強對各種教學資源的利用,通過對現代化教學平臺的利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而且還能開闊學生視野,不斷豐富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學校還要積極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成果以及教學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強化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鼓勵教師能夠積極參與到一些大型的教學評價交流研討會中,不斷武裝自己,通過更多途徑獲取優秀的小學語文教改成果,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3]。另外,學校還應該構建完善的福利機制,通過提高教師的待遇來吸引優秀人才,不斷壯大教師隊伍, 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才能為學校帶來一些新的思想以及教學方式,促進教育改革工作的發展。
3.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促進了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就目前來說,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弊端,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活潑, 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人教版《比尾巴》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多媒體技術進行融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文章內容的視頻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結合視頻內容向學生展示文章中一些比喻性的語句,通過對語句的品讀感受詩歌意境,激發學生保護小動物,初步樹立生態平衡的意識。最后,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開展詩歌朗讀比賽,讓學生跟著多媒體進行詩歌朗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比賽中,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作品的深層含義,進而提高教學質量[4]。
4.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融洽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不斷學習大量的課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知識貯備,才能更好的服務于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另外,教師還要積極融入到學生中間,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提高教師的親和力,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不能只關注學生成績。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對進行學生調查,及時掌握學生成長、學習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改正。而且教師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是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上文中通過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董麗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165-165.
[2]吉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漢語文教學反思[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3):00204-00204.
[3]但東芳.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8):197-1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