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新課改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十八個國家級課程試驗區成立了,該試驗區基于“先試驗、后推廣”的原則,進行了新模式的義務教育課程實驗。不能否認,就教學條件而言,大多數試驗區已經擁有了推進英語課程改革的相關條件,這就給小學英語課程改革提供了基本保證。
關鍵詞:評價方式兩極分化對策
其后,隨著新課改速度加快,在小學設立英語課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意志,成為一種社會需求,于是在全國范圍內,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都在積極進行英語課的開設,有條件的要開設,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開設。但客觀地說,想要在我國所有地區的小學階段進行英語課的開設,我們準備得還遠遠不夠,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師資力量還相對不足,就算是經濟發展水平在我國前列的廣東省,也于2001~2002年的暑期招來1000多名小學非英語科目的教師,分別對她們進行了集中英語培訓后迅速將該批教師分配到小學英語教學的崗位上,以滿足小學教學對英語教師的需求。當時在我國類似這種師資補充形式也是小學英語師資隊伍補充的主要形式。那么,臨時建立的這樣一支龐大的英語教師隊伍很可能會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長期發展不利。
一、評價方式不恰當
科學的教學評價在教學監控過程及教學信息的反饋方面都有著較好的效果,而且還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學習,從而促進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因此,國家教育局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量做到多元化主體評價、多樣化形式評價,多維化內容評價。應當要顧及過程,又注意結果,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二者有效地統一起來。”可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一線的評價體系仍存在較大問題,比如說,我國大多數地區仍舊以試卷測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一些地區的學校仍然還進行著頻繁的紙筆測試,這種情況在部分學校甚至呈上升的趨勢,而一些地區小學的紙筆測試難度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那么,上述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大部分教師對形成性評價的內涵及其具體的操作方式了解不深,因此,對于這些教師來說,他們或許是希望在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但卻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也直接導致了形成性評價在實際中失去效用。其次,一些英語教師教學思想相對落后,她們認為評價是自己的事情,不肯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評價中來,而且還認為“小學生懂什么評價?讓他們評價豈不亂套了?”因此,《課標》中所指出的“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評價”等精神也只能表現在紙面上,而無法用在實處。最后,無論是家長、教師、學生,目前都無法擺脫對分數的關注,人們還是急功近利地把分數當成一切,而并不考慮學生們各項能力的綜合性發展。為此,小學英語教學中仍以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的考試作為重點,而忽視了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情感態度和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這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不符。
二、兩極分化現象嚴重
雖然《課標》在修改后又重新定義了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應當以全體學生為主,重視語言學習者的個體特點,并重點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方面都必須首先考慮到學生”,但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象仍然嚴重,這也極大地阻礙了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那么,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慮,產生此類現象的主因是:一方面,學生們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英語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而這種差異性也會隨著時間的積累、環境的變化逐漸變大;另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與班額過大問題二者存在矛盾,其實,若只是從教學角度出發,英語教學班的人數不應太多,因為在班額不大的情況下學生們就更能夠獲得語言實踐的機會。可是筆者在對本人所在城市的小學進行調查后發現,小學中人數在50人以上的班級所占比例仍然較大,而這種情況更多存在重點小學中??梢哉f,這一現象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我國小學班額較大的情況也廣泛存在于一些教育資源優質的學校,班額過大問題已成為我國小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從整體情況看,因為班額過大的影響,已經讓廣大小學的教師們難以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學習,久而久之兩極分化的現象就會出現,最終造成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現象發生,這致使更多的教師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更多關注班級上的優等生,而忽視了那些被他們認為成績差、紀律差的學生。
三、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發展擺脫困境的對策
目前,因我國小學英語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終結性評價方式導向錯誤,兩極分化現象普遍存在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為此,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相關對策:首先,針對英語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各小學應當積極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本校英語教師的英語技能及授課技能培訓,努力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培訓平臺;另一方面,學校應當創造條件主動引進優質的英語教學理念,積極嘗試創新授課方式,主動與英語教育資源優質的學校聯系,以技術交流、研討等形式學習優質的英語教學理念,并用于本校的英語教學當中,以此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水平。此外,學校也應積極努力尋求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的幫助,以獲得更好的教學資源,可以采用高校與小學的直接對接模式,以盡快提升本校的英語師資水平。最后,學??梢栽趦炔繃L試設立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交流會,以交流自身的教學心得,從而能夠相互促進發展,還可以一起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模式。其次,針對評價方式不科學的狀況。為此,要想學校和教師接受形成性評價并能夠使用推廣該評價,那么,改變以往的中高考英語評價方式便顯得尤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已經走在了改革的道路上,并不斷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另一方面,學校應當積極對本校的教師評價體系進行改革,不能將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教師的優秀評定、表彰等捆綁在一起,而是應當引導教師不能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健康性成長及其他方面的發展。最后,學校應積極尋求合理的新型評價體系,再次,我國是一個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目前,因班級人數較多,一些學校英語教師難以全面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英語教師與學生間的師生比例嚴重失衡,優秀小學英語師資力量相對匱乏從而難以保證師資力量要求等問題是造成小學英語教育中兩極分化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依靠政府部門在小學英語教育方面的持續努力,從而能夠切實改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辦學環境,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兩極分化的現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