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的基本課程中,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比較中西文化差異,既了解了西方風俗習慣,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積極情感。由于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通常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是在這個階段初步形成的。而小學英語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在教學中尤其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為此,本文就針對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 德育教育 滲透實踐
一、導言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首次將英語課程的性質界定為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語言學習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加強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操的修養。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相輔相成的,教師應適時地進行生動有效的德育滲透,采取有效方法將英語課堂、文本等中所蘊含的德育思想引導學生感知、思考,潛移默化地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轉化為學生生活實踐的正能量。
二、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起到的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展現出自身的地位和價值。首先,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其次,在德育教育滲透的背景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隨之增加。學生會接受德育教育,還會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最后,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學會更多的英語知識,為英語課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探究
?。ㄒ唬┩诰蚪滩牡掠蛩?
外研社新標準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這套教材在選材和活動設計方面都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當然,其中不乏德育素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敏銳捕捉教材中的德育因子,找到德育工作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英語知識的傳授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形成自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習慣,進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在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三年級上冊M5U1的Part1部分,情境為兔寶寶在兔媽媽帶領下喊著One,two,three,four過馬路,語言知識層面是學習One,two,three,four四個英語數字,但這小故事背景中閃爍的紅綠燈、依次排隊通過斑馬線等小細節,卻蘊含著要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德育滲透。
?。ǘ﹦撛旌椭C德育環境
良好的德育環境會對人的氣質形象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會對學生品德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為實現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有效滲透德育,教師應結合小學生愛玩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溫馨的德育教育環境,進而將德育教育內容有效融合至小學英語教學中。例如:在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五年級上冊M9U1的課堂教學中,為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興趣,教師情景導入新課“Lingling is still in the UK. But today she’s not happy.Let’s see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給學生鋪墊課文背景,引起學生興趣,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重點句型“Are you feeling……?”學會關心體諒他人。
?。ㄈ┮陨碜鲃t為人師表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作為家長外的第二重要的啟蒙者,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自身的示范與榜樣的作用,以較高的道德標準和良好的言行教態感染學生。在課堂中我也常把“Excuse me.”“Can I help you?”“Thank you.”“You are welcome.”等文明禮貌用語掛在嘴邊;在課下我也經常用“Hello!”“Hi”“How are you today?”等問候學生。并引導學生多說、多用,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教育。通過反復練習,可以讓學生自然形成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良好的英語課堂風氣,增強英語課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ㄋ模┒嘣n堂德育滲透
在教學中,死板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孩子不容易理解和學習其中的知識,還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就很重要。在日常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集于一體,使呈現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這樣能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學習外研社新標準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10,整個模塊介紹了中國的新年、國外的圣誕節,為使學生生動、立體化了解節日的歷史文化,于是借助了多媒體,結合PPT、圖像、視頻等途徑向學生展示中外節日,使學生更深入了解并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
?。ㄎ澹┓e極開展課外活動
開展適當的課外活動能對英語課堂教學在思想性、創新性等方面進行拓展與延伸,同時能提供滲透德育教育的舞臺,并有利于將其落到實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涉及到各種的節日,在進行節日教育時,可以介紹節日的由來和節日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參與節日的活動。例如:在對感恩節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家長、老師、同學等制作英語賀卡、電子賀卡或是書信等形式,并且寫上自己的話語,培養學生學會感恩的良好品質。
結語
英語是小學基礎課程中重要的學科之一,良好的英語教學有利于使學生掌握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發展其語言思維品質,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不同的形式,多種德育手段和途徑,根據現階段小學生心理發育程度和對世界認知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適當的實施道德教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教育,開創英語課堂德育滲透全面發展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黃潔娣.德育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時代教育,2017.
[2]趙麗麗.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
[3]費如春.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研究[J].遼寧教育,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