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德育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化德育”是廣州市番禺區近兩年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標,是基于優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德育滲透,實際上與新課標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一致。為了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德育滲透,筆者認為,教師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德育教育的基點;結合學生實際,利用真實語境引起學生共鳴;優化課堂用語,創設人文學習氛圍;創新課內外研學活動,滲透情感教育。
  關鍵詞:小學英語;文化德育;教學策略
  “文化德育”是廣州市番禺區近兩年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標,是基于優秀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它主張以人為本,讓教育回歸學生實際生活,通過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培養志趣高雅的人,同時強調生命成長,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陽光的心態,懂得如何享受幸福和創造幸福。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在傳授外語文化的同時,更加應該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德育的必要性
 ?。ㄒ唬┯⒄Z學科育人目標的要求
  文化德育強調立德樹人,旨在培養具有人文情懷、責任擔當、優雅氣質和樂觀豁達精神的人。它要求改革傳統課堂中單一強調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主張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文化德育滲透,實際上與新課標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一致?!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指出,要圍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中,強調英語教學要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共同發展。因此,不管是基于文化德育的基本要求還是英語學科最新理念的要求,在英語教學中都應該滲透并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
 ?。ǘ┥鐣F狀的迫切要求
  教育最終是為了培育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優秀接班人。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認知規律指出,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及價值觀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學教育中及早滲透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英語教學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傳授學生外語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加應該滲透民族文化自信和特色地域文化教育,共同為文化育人的目標而努力。
  二、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德育的策略
 ?。ㄒ唬┥钔诒尘?,以人為本
  魯子問教授在《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一書中指出,準確研讀教材與分析學習者是成功開展教學設計的一項決定性因素。為了在英語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之前,應該仔細研究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和主題找到德育教育的基點。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深挖學生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綜合各方面因素確立教學目標,滲透德育教育內容。讓課堂教學既能傳授語言文化知識,又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加強思想品質的培養。
  以六年級下冊Module 4 Good manners這一課為例,研究教材之后,筆者發現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并判斷禮貌和不禮貌的行為習慣。這一課的主題和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校園內及各種公共場合中,都能發現學生不禮貌的行為,這就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文明行為和不良行為,同時能夠用句型“we should ...”“We shouldn’t ...”“It is the polite / impolite thing to do ...”對他人的不良行為提出勸告。這樣既以教材和學生為基點,同時教學結果又服務于學生,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
 ?。ǘ┗貧w生活,育人于情
  在教學中滲透文化德育,突破點是創設真實語境,回歸生活,引起學生共鳴,有效激發學生深切的情感體驗。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機械化教學模式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占據絕對權威,缺乏對學生情感的有效激發。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加強教學藝術性,利用真實語境打造生活英語,加強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
  以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這一課為例,教學主題是Health,教師可把教學情境設置為“不同學生生病后去看醫生”的情境,詢問學生“生病時是否覺得難受”“為什么會生病”“生病后應該怎樣做”等問題。在具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下,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愛惜身體,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樣的課堂設計,學生既能學習have a headache、ate too much candy、brush teeth twice a day等短語,用句型“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Maybe I have a ...”“I think you should ...”詢問他人、描述病因、和給出建議;又能結合實際生活,主動思考不良行為習慣對健康的危害。這樣的課堂,比生硬機械地傳授學生知識的課堂更加實際化、生活化、情感化。
 ?。ㄈ┭詾樾穆?,身體力行
  言為心聲,教師的課堂用語實際上也是學生感知知識與情感的重要渠道。要優化英語教學、加強德育滲透,還應從教師的言行舉止、課堂教學用語等方面進行完善?!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根據小學生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榜樣示范作用。英語教師作為外語文化知識的傳授者,要加強文化德育滲透,首先要擺正觀念,加強文化自信。
  以六年級上冊Module 6 Festivals為例,這一單元呈現了中外節日文化。近年來,外國節日如圣誕節、感恩節等備受國人歡迎。教師若要加強文化自信,讓學生重視傳統節日文化,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國內外節日,用恰當的教學用語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思考及熱愛,不斷展現傳統節日的魅力。教師可用“Do you like ... festivals?Why?”“Is ... festival important?”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教學中展示民族節日的魅力。此外,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多用please、thank you、Listen to others carefully等語言表達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引導學生聆聽他人,在研學后教過程中更好地與他人合作。
  (四)特色活動,育人無痕
  活動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形式。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認識源自活動。活動在學生的情感認知和個性行為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顒佑艘彩俏幕掠闹匾问街?,但育人的活動不單單指小學校園中的德育活動或少先隊活動。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設置形式多樣的課內外研學活動,如交互性較強的小組討論活動或自主研學活動;課內研學活動或課外延伸活動;海報設計活動、小組辯論活動等。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能學會聆聽、學會交流分享、學會合作共贏、學會積極思考,這些文化品質也是小學生必備的優秀品質。
  比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Unit 12 Christmas一課之后,學生已經綜合學習了中外節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國內外節日,開展選舉“My favourite festival”的交流活動,讓學生圍繞“喜愛的節日名稱、節日時間、節日習俗、節日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與相互學習,同時在交流中對比分析中外節日的區別。又如在六年級下冊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保護動物的海報設計大賽。讓學生結合課堂所學,選取一種瀕危動物圍繞其“面臨的危機、外形介紹、棲息地介紹、愛好特長、瀕臨滅絕的原因”等方面進行海報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活動整合了學生課堂所學的知識、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文化德育形式多樣,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德育,既可以通過顯性方式,也能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研究和發現總結了以上幾種德育滲透方式,但還應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挖掘更加行之有效的德育滲透途徑,為新時期培養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魯子問.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薔.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3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