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能夠對其一生產生影響,他們在學校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自身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文章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并進一步提出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不夠成熟,一旦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會影響到其心理的健康發展。而學校是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場所,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學校各個班級的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員,同時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面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必須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點
班主任是開展初中教育的主體,因此初中班主任工作具有較多特點。首先,班主任能夠對初中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其次,班主任可利用日常教育對學生產生影響,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在班主任工作實踐過程中,必須充分關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并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初中生心理發展需要有效結合起來,使初中生形成一定的自律能力,并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同時,班主任不能以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自居,而要不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學生家長的眼光來關懷每一個學生,為其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班級環境。
二、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充分滿足新課改對初中義務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有利于初中日常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2.對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初中生管理有序性的提升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3.有利于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度,有利于加強師生交流,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有利于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4.對加深初中生自我認知,促使初中生形成正確三觀,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須深刻認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初中班主任應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心理教學、心理診斷以及心理咨詢等專業知識,以有效充實與更新自己的認知結構。
(2)初中班主任還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日常管理結合方法的學習與研究,將日常班級管理工作轉化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并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到班級日常管理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班主任應積極參加學校及教育部門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講座,并購買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書籍,以進一步提高自身水平。
?。?)班主任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有效融滲透到班級文化的構建過程中,同時高度重視對初中生建立和諧向上的心理的引導,并基于此類個體理念與群體文化的指導,從而有效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2.時刻關注學生心理變化與需求
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尚不平衡,其心理特質的外在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如一部分初中生性格較為柔弱,而另一部分初中生性格較為暴躁等。尤其是農村地區初中的學生,受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與條件的限制,這些差異性表現更加明顯。所以,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一定要時刻關注初中生的心理變化狀況。此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實際心理需要,從而“對癥下藥”。
為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盡可能滿足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變化需要,班主任可以全面分析初中生的心理變化以及現階段實際需求;通過談心等方式,與初中生逐步建立深厚的感情,不斷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以使初中生形成愿交流、敢交流和想交流的良好心態;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初中生心理變化需要的結合點,并據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3.積極創新班級活動形式
?。?)初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者,可通過活動形式的創新,促使班級活動多樣化,使初中生充分感受到學習之外的樂趣,從而合理改善其在學習中產生的倦怠情緒。班級活動不但可看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還能當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也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有效融入到班級活動中,使初中生通過良好的體驗來意識到健康心理的價值與魅力。班主任可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活動,如“健康心理知識知多少”問答比賽等,利用多種活動來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具有良好心態,為學生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例如可在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影像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初中生進行專題性講座,以促使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4.有效借助生活場景,建立家校合作機制
(1)班主任在實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一定要善于借助具體的生活場景,通過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這就為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班主任應積極建立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機制,利用家校合作平臺,使家長與教師形成教育共識。同時,在家校合作機制的基礎上,定期召開家長會,并利用微信、QQ等新媒體手段,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一起對初中生施加影響,從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5.合理把握教育時機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是指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時間和機會。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一般在學生學習或生活過程中的某個特定時期。所以,班主任在對校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應充分把握這些特殊時期,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例如,在每學期開學階段,學生們大都以積極心態去學習課程知識,這段時期的初中生對各種新知識都充滿好奇與渴望,所以,班主任要緊緊把握這個時機,為學生積極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以促使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
結語
總之,對學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種途徑地進行綜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增強初中生心理素質,促進初中生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