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恫牧犀F代分析方法》實驗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實驗教學是提高高等學校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容顯然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大量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畢業生才是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本文以自己講授的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實驗課為對象,進行了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大膽的改革,增加了綜合實驗,將學生作為主體,在知識學習結束后,讓同學為下屆學生出題。實驗教學效果提升顯著,學生反響強烈,主動性提高,動手能力大大加強。
關鍵詞:材料分析教學方法實驗課
引言
實驗課程教學是高等學校人才教育的組成部分。但是,舊的教學體系始終把實驗課作為理論課的一種輔助課,沒有重視起來。因此通過以往的教學模式來看,學生在學過理論課程之后,對一些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甚至是疑惑,導致理論課程的學習效果不好。另外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的過程中,是一種被動式的參與,很少自己去主動聯系理論課程的知識。因此,我們認為有效的改變實驗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定位,加強實驗課程的建設,增加實驗課程的內容和形式,真正的使學生通過實驗課去加強理論課和社會實踐應用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為了滿足新時代下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我們在進行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了適當的改變,得出了一些經驗,具體如下:
一、案例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
以往的實驗課程教學(專業實驗課)都是按照教學大綱或者教學計劃,組織學生進行驗證型或者是演示型的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為參與者,但是大部分時間只是最為一個旁觀者去參與。一方面儀器比較昂貴,防止學生操作不當損壞儀器;另一方面儀器操作過程復雜,學生可能需要花時間去學習,這就增加了教學的任務量。但是此種方法學生不能切身的體驗實驗課程的奧妙和理論知識的結合。因此,我們嘗試將實驗內容劃分為幾個部分,指明各部分的學習目標和考核準則,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增加學生的主體觀念。[1]
具體過程如下:在上完理論課的一周內開設實驗課。實驗課不再設定固定的內容。但是實驗課程需要的實驗設備為指定的。我們會提供實驗課程學生需要用實驗方法得到的數據和結果,但是整個實驗設計需要學生自己去設計。比如查閱資料或者請教老師。然后跟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去準備實驗材料等等,最后完成實驗,將實驗報告提交老師。整個實驗過程老師只是提供實驗結果,其他的東西需要學生根據需要去準備。
二、實驗教學儀器的共享和開放。
目前學校有些實驗設備和儀器在實驗課結束之后會存在大量的閑置和浪費現象。綜合學校和學生的情況,我們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實驗課程突破了原來的局限,將實驗室進行開放,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實驗課程的最后一個項目為綜合性實驗,需要學生為下屆同學設計實驗。當然是在自己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整個實驗過程分一個月完成,一個月內同學可以自由進入實驗室,來完成自己的綜合實驗。此次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學校教學資源和儀器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增加了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機會和資助創新能力。[2]
三、教學和科研互動
充分利用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教師科研項目提供人手,或者學生參與創新學院的活動,開展自己的創新實踐活動,比如科普實驗或者科普創新等等。具體而言,材料現代分析方法實驗室一方面以我校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或者材料現代分析方法課程項目為基礎,吸引學熟悉實驗室設備,了解工廠實際生產需要,來培養同學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以綜合實驗項目,培養學生主管解決問題的能力。后期教學效果顯示,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專業實驗課程教學方法,可以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學生自己能及時了解到知識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在知識運用方面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葉榮昌,強文江,李成華,楊王玥,鄭磊,材料力學性能實驗課教學改革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136-138.
[2]王革思,“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的研究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8):170-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