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重要內容,語文核心素涵蓋了學生的語言構建及應用能力、語文思維的發展提高、文學審美和創造力的培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四個層面。本文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學科特色和教學實踐,探索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 創新實踐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切實結合語文新課改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積極轉變語文教學理念,在教學當中強化核心素養意識,深入發掘語文課程的教學特色,通過優化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評價等方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以此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可持續發展。[1]
一、將核心素養培養融入語文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具有濃厚的人文教育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培養,同時更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語文學習的內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實現知識的沉淀或和情感的升華。在以往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知識技能的教授,但是卻忽視了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這樣的教學形式難以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色彩,教學層次不夠深入,進而造成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受到干擾。[2]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結合三維教學目標重新構建語文課堂流程。例如在生字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思考加深知識印象。例如在“秋”字的謎語是“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边@個字謎不但生動形象朗朗上口,而且還能夠讓學生記住“秋”字的結構和含義,認識到秋天的特點。學生建立起語文思維,才能使學習更有邏輯性,進而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并以此作為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切入點。[3]
二、優化語文教學方法,注重核心素養的導向作用
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多以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師認為小學階段學生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會過多的加入教學預設,忽視了課堂的生成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可能造成教學形式單一,學生的學習探究積極性不足,在學習中對教師產生過度依賴,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能力發展緩慢。這樣的教學形式已經偏離了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學情和教情優化語文教學方法。
教師注重教法的創新,也要關注學生學法的創新,只有“教”與“學”的協調創新發展,才能充分激發語文課堂活力,體現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分析、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總結反思能力。例如在《小猴子下山》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猴下山”的動畫片和課文閱讀結合起來進行問題引導:“小猴子下山看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收獲都沒有?”在視頻輔助和問題引導下,學生是語文思維將更為活躍,通過深入淺出的問題探究,能夠讓學生透過文本認識到處事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聯系實際為學生創設生動的語文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情境探究中去探索發現,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樣的課堂形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在情境探究中學習會獲得更生動的學習體驗,加深知識印象,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如果我是——”這樣的半開放式主題作文情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變身”為自己喜歡的角色,充分展開想象說一說自己的理想、愿望、期待等。由于約束條件較少,學生的想象力會更加活躍,發言更積極。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提出假設,如“如果我是警察、科學家、老師、宇航員”等,更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么想,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該怎樣去努力。通過這樣的情境探究,避免了學生在作文中“無話可說”的問題,探究過程中的定位、表達、敘述等已經為作文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樣能夠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生動、更充實,讓學生具備語文發散性思維。
四、注重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評價能夠客觀認識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以成績為唯一標準,而是在既有評價基礎上構建起多元評價框架,如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知識水平、知識應用能力、創新力、創造力、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等,這些都是構成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觀察,更多的開展師生互動,這樣才能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具體,更有指導作用。在評價方式上,除教師評價的傳統方法外,還要引入學生自評、互評等形式,這樣有利于課堂評價形式更加多元化,激發學生的評價、反思、自我完善的積極性,進而構建起多元化的語文評價機制,提升課堂教學活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結語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涉及層面較廣,這就需要教師抓住有效教學契機,將核心素養與語文常規教學結合在一起,從聽說讀寫不同層面找到切入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建立起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密切聯系,這樣才能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落到實處,實現語文課堂三維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明全.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J].中華少年.2018(22)
[2]羅小平.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18(02)
[3]周淑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8(12)
作者簡介
楊心靈(1986.3.10—),女,漢,籍貫:山東省濟南市,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