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助力學校育人文化圈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們的教育發展已經駛入了一個快車道,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和水平在不斷提高,學校教育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如何抓住時機、利用好信息化改善我們的育人環境,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本文試圖以常用的一些信息平臺為例就構建學校育人圈談談一些想法和做法。
  關鍵詞:信息化;育人文化圈;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117-2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極大的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教育作為社會重要領域之一,也在信息化的發展中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在這種形勢下,我校于2015年成功申報了江蘇省“十二五”立項課題《基于健雄精神的學校文化圈建設的研究》,并在隨后的幾年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改善學校育人環境,發展學校的文化內涵,構建起了新時代的育人文化圈。筆者下面談談我校利用信息化構建育人文化圈的具體做法。
  一、利用信息媒體,傳遞學校正能量
  我校在2015年申請了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從此,學校官方微博和公眾號的“校園傳真”欄目會不定期地發布一些學校的動態,這對擴大我校知名度、美譽度等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除了運用文字和照片形式加強宣傳外,學校德育處和信息組老師還多次利用QQ、微信等媒體對我校大型廣播操比賽、武術團體操比賽等重大集體活動進行網上直播。直播粉絲人數曾一度突破了萬人大關,我校吳仲裔基金會的海外友人也關注到了我校的一些重大活動,并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遠在北京的張培基基金會張濤先生在觀看了我校藝術節的網上直播后大加贊賞,還來電表示了祝賀,可以說直播平臺對當今時代背景下的育人圈構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校100多位教師、30位班主任平時也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動態,及時地將學校舉行的一些重大紀念活動,如初二年級學生的成長禮、初三年級學生中考百日宣誓大會等一些具有意義的活動通過朋友圈向家長和社會進行傳遞,將學校育人工作進行正面的宣傳,朋友圈內點贊人數與日俱增。
  我校的官方微搏、微信公眾號平時關注的粉絲量雖還不夠多,但它在傳播在發展過程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中功不可沒,為全面改善我校育人環境打開了一扇新窗戶、開辟一個新天地。
  二、利用信息軟件,共育學校新人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智能手機、iPad等智能終端設備已成為百姓茶余飯后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我們身邊的這些移動設備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我們的現代教育技術又一次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我校是一所地處經濟較為發達的蘇南地區的初中學校,現有學生1400多名學生,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好,據不完全統計98%以上學生擁有至少1臺電腦或IPA,智能手機更是人手一部,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利用網絡聊天工具——QQ群與家長交流早已成為家校一種有效溝通方式。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發揮了下列作用:
  1.我們學校三十個班,每個班級都擁有鮮明特色的QQ群,都有一個個性化的“群名”,班主任作為群主對QQ軟件的使用成為一種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常態。首先是家長QQ群:班內家長聚在QQ群,大家好像進入了一個不見面的虛擬會議室,成員之間可以通過語音、文字、視頻等方式互相交流信息。各班家長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一些功能,群內成員間集體實時討論、交換信息;家長與學校老師又可以分小組約定時間就某一話題實時進行討論,達成共識;由于在線時間不一,群內成員也可以非實時討論、交流的空間,用于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研究;群成員可以將孩子拍攝的照片、每班班主任也可以將班內學生參加學校集體活動的一些照片分享到群相冊中,特別是每年秋季運動會、社會實踐遠足活動、時思基地軍訓期間,每個班主任都會將班內學生集體活動的照片及時上傳到群相冊,家長們關注的熱情十分高漲、瀏覽的人數一直爆滿;群內成員將一些有用的資料存儲到共享的群空間,供群內成員下載;班主任還可以將學校的一些通知、公告發布群內公告、通知欄,讓全班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集體活動安排。
  2.其次是學生QQ群:學生QQ群是教師傳授新知識、解答學習疑問的一個新教室。課余時間,任課教師可以將日常教學中課件、習題解答、視頻講解過程等資料上傳上去,以便使沒有完全掌握知識的學生進行鞏固學習。家長可以選擇性使用群文件中有關資料、通過觀看視頻來輔導孩子,也可以將孩子回家的一些口頭作業,如英語朗讀、語文背誦等學習拍成視頻上傳群中,與班內同學一起分享與交流。任課教師可以將日常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在群內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家長也可以將孩子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發送到QQ群內,尋求任課教師、家長們的幫助,使老師和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可以及時地進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在QQ群里,圍繞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大家可以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互相幫助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QQ群的這種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一種快捷的、便利的、有效的交流。
  一個小小的QQ群成為學校、家庭之間聯系一個必不可少的紐帶,它的交互、合作功能實現教師和家長的不見面溝通與交流,傳播了先進教育理念、教授了家庭教育的方法,QQ群縮短了我校教師與家長間的距離。
  繼QQ群的廣泛使用后,微信又同時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它對我們中小學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同樣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微信群繼承了QQ群的一些功能、彌補了QQ群的一些不足。我們每個班同時擁有本班的微信群,和QQ一樣我們各班利用微信群實現了師生間的互動、促進班級的管理、有效建立起了家校合作育人的文化圈。
  三、利用信息平臺,提升師生內涵
  我們的教育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的學生不再囿于傳統下的學習環境,我們的教師也在每天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洗禮,教與學的手段、方式的不斷變革正在顛覆傳統的學習方式。我校作為我市第二批“智慧教育”云平臺使用實驗學校,云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巨大的優質資源庫。
  云平臺的使用又為我們學校育人圈構建添加了新的元素,由于云平臺采用一套數據標準,實行統一身份實名注冊認證,我們不用擔心用戶的身份,全市教育系統共用一個云平臺,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科教育教學資源,具有資源共建共享、教育綜合業務辦理等功能。云平臺為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
  要想應用好云平臺資源,首先要讓我們的教師動起來,參與到云平臺資源的補充隊伍中去,學校先后多次邀請市信息化辦公室的老師來校進行云平臺資源應用的培訓,組織教師參加云平臺資源庫資源的評比等活動,提高了廣大教師運用平臺的積極性,在云平臺上,我們每個教師都擁有自己的空間,有課件、教學設計、習題資源等。我們每個班級、每個學生同樣擁有自己的空間,這大大方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實現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我校在幾年前已實現校園了百兆寬帶網絡全覆蓋,30個班級多媒體“班班通”覆蓋率達100%,廣大一線教師可隨時隨地利用“班班通”設備及其他信息終端進行在線教學,促進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快速提升,推動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我校學校文化的內涵、大大地改善了我校育人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帶來了學校育人的新生態,開放共享、合作學習和個性化教育必將成為未來學校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和方向。我們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信息化來改善育人環境,讓每一位老師和學生真正受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0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