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聚焦學生主體精神 創新學校育人渠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永昌一中結合學校自身實際,積極創建省級特色實驗學校。學校通過強化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創新德育、智育、藝體教育的渠道,引導學生“自覺成長、自主學習、自動發展”,形成了德育課程化、課堂教學高效化、藝體教育多彩化的鮮明特色,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成果。
  [關鍵詞]主體精神;育人渠道;特色實驗學校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78-02
  創建于1942年的永昌一中,以“立德樹人”為宗旨,歷經七十七載,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甘肅省文明單位”“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02年,學校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15年,學校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2017年學校被甘肅省政府評為“園丁獎”先進集體。2018年,學校被甘肅省教育廳評為“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薄案拭C省文明校園”。作為本地區的龍頭學校,永昌一中歷史悠久,辦學理念明晰,校風、教風、學風優良,課改和育人成果顯著,學生高考成績優秀,社會聲譽響亮。
  永昌一中現有教職工235人,學生近3000人。近年來,學校秉承“成德達材”的校訓,以“生活化、活動化、課程化”的德育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三段六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為抓手,精心打造高效課堂;以“讓教師做學校的主人,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的校園文化建設為核心,凝聚一中精神,不斷提升辦學品位。特別突出的是強化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創新德育、智育、藝體教育的渠道,引導學生“自覺成長、自主學習、自動發展”,形成了德育工作課程化、課堂教學高效化、藝體教育多彩化的鮮明特色,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成果。
  一、德育課程化,助推學生自覺成長
  永昌一中緊緊圍繞“厚德載學,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注重生活化教育,探索課程實施策略,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和自主化管理,深入開展實踐活動;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團結協作、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的德育工作隊伍;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構建具有時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
  多年來,永昌一中在德育生活化、活動化的基礎上,堅持不懈地探索德育課程化。德育課程化就是把德育活動按照課程的標準來設計和組織實施。德育內容依據學校的整體規劃、班級的具體情況、學生的發展需求來確定。德育課程的實施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自覺成長為目標。每一個互助小組承擔開展一項主題教育活動的任務,每一個學生都能扮演一種角色、鍛煉一種能力、體驗一種感受、學會一種品質。德育課程的成果總結包括活動前的設計、活動中的圖文影像以及活動后的反思。具體措施做法是:滲透“生活化”教育理念,提升德育的內涵和實效;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道德認知感悟;探索德育課程化建設,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僅兩年多的時間,德育課程成果總結集已達80多本。永昌一中的德育已經成為學生自覺成長的助推器。
  二、課堂教學高效化,立足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突破教學瓶頸,永昌一中一直在探索革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方法。2009年,學校圍繞“兩主雙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兩主”是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雙效”是指“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教學效果(質量)的最佳化”。這一理念具體闡述為課堂教學中要以“兩主雙效”的教學理念追求教學方式的最優化,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學效果(質量)的最佳化。2010年,學校提出“先學后教”的教學策略。“先學后教”具體表述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為學而教,不學不教”。2011年,學校結合“高效課堂”提出了“三段六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叭巍笔侵富凇跋葘W后教”的課前的師生準備、課堂中的導學互動、課后的鞏固反思三個階段;“六環”是指基于“兩主雙效”的高效課堂教學應具備的六個基本環節,即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師導生學、合作探究,互動交流、突破疑難,達標檢測、反饋小結,布置作業、拓展提高。
  “三段六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精髓是:學生的學習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化為自覺探究性學習,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從以往的知識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分批派骨干教師赴外地觀摩學習,確定了教學改革目標,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實施辦法和考評制度。全體領導和教師群策群力,不斷探索,在實踐中研討,在研討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進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在2015年“甘肅省中小學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法(教學模式)”評選活動中,永昌一中的“‘三段六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榮獲一等獎。充滿人文關懷的新型課堂已經形成,教學效果顯著:2018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830人,上線率達63.17%,其中重點上線426人,上線率達32.42%。多年來的課改實踐,必將對永昌一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藝體教育多彩化,著眼學生特長的發展
  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學校大力實施藝體特色教育發展戰略。多年來,通過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的藝術、體育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贊譽,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不僅成為學校工作的亮點,還成為永昌縣乃至金昌市中小學教育領域一個響當當的特色品牌。
  永昌一中著眼學生特長的發展,緊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活動。學校配備了專業的教學場地,如美術館、體育場等,開展了一系列了富有特色的藝術活動,如元旦文藝會演、校園歌手大賽、音樂特長生匯報演出、美術展、廣播操比賽、傳統節子舞表演等。合唱團、管樂團、舞蹈隊、書畫興趣小組、攝影愛好者協會等社團蓬勃發展,籃球隊、排球隊、足球隊、田徑隊、健美操隊等體育專業訓練隊成績斐然,可謂丹青翰墨養真氣,絲竹麗音潤華年,運動健身強精神。藝術的空靈之美使學生對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永昌一中用人性化的藝術體育教育演繹出學生生命的精彩與活力,全方位、多視角展示學生的才華。
  課程化的德育、高效的課堂、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活動,讓永昌一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普遍提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學會自主高效的獲取知識。學生將帶著智慧、健康和美好的情懷走向人生的遠方,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為生命創造更多的輝煌。
  [  參    考    文    獻  ]
  [1]  龔春燕.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  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創建省級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指導意見(修訂)[Z],2015.
  [3]  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建設標準(修訂)[S],2015.
  [4]  趙國忠.如何創建特色學校[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農越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1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