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培養初中生音樂素養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音樂教學是學校全面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通過音樂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本文從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出發,談談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音樂鑒賞;音樂素養;課堂教學;思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037-2
  音樂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形成的各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它強調了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綜合表現。本文闡述了音樂核心素養對初中生成長的重要性,并結合校情與學情對有效提高初中生音樂核心素養提出了幾點策略。
  一、音樂核心素養對初中生成長的重要性
  音樂能使我們充實、愉快,輕松,能調節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錘煉人的意志,培養人的個性,并能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音樂的核心素養不是一般的音樂知識與實踐能力,還要有對于音樂較高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可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外部事物較深層的感悟能力。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樂可以凈化心靈、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
  1.音樂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素質。
  在衣食住行漸漸得到滿足的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音樂的藝術層次和感受。音樂能夠映射社會,象征著這個時代的潮流和風尚,因此,對音樂素養的考核也逐漸成為初中生成長的一部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強對音樂素養的培養,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2.音樂可以調節初中生的情緒。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它能夠影響人的情緒和意志。激昂的音樂能提升人們的斗志,為了能用音樂團結人心,革命的先輩創作出振奮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而初中生正處于茁壯成長的青春期,情緒總是起伏不平,變化多端,因此,用音樂來調節初中生情緒,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是教學過程中高效科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如此,優美的音樂能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陶冶情操。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學生更加愿意把手機與耳麥帶在身邊的原因,他們會在課間,睡前等閑暇時間享受一段輕松的音樂,調整自己的身心。因此,提升初中生的音樂素養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享受音樂,對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而又積極的影響。
  二、提升初中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方法以及措施
  我校1500多名學生中有85%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子女,他們文化成績參差不齊,但敦厚淳樸,每位同學都映射出各地文化元素,有同學有音樂天賦,有同學體育有特長,有同學電腦操作較熟練,有同學陶泥有基礎,有同學書法有興趣等等,盡管音樂學科在初中學段課程中占據的課時不多,我始終堅持“從課堂到舞臺,實現素質到素養轉化”的原則,聆聽花開的樂音。
  1.細化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感受課堂舞臺的自信能力。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初中階段的音樂課堂課時受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在課堂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應當有所側重。音樂的最終學習目的不在于成績的光鮮艷麗,而在于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課堂過程中應當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行發揮,把學生置于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自己體驗音樂的世界,探索音樂的奧秘。教師應當在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建議,引導學生能夠產生自己對音樂獨特的見解,從而培養自己的音樂核心素養。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鼓勵,喚醒和鼓舞?!迸囵B學生的自信心,不僅要關注他們,而且要讓其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進步,教師也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而不是吝嗇表揚的言辭。特別是音樂教師可以把課堂作為一個舞臺,在教授歌曲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教師絕不能經常叫那些會舉手的學生,而應時刻關注不舉手的學生,越是不舉手的學生越說明他的不自信,教師越要向他們提出與之相適應的要求,并設立“進步獎”“參與獎”,只要參與就是進步,而不能只比誰的成績最好,誰唱歌唱得最好,誰表現得最好。教師應有意識地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他們敢于表現自我,敢于體驗課堂舞臺帶給他們的歡樂。
  2.研究學生,用心預設問題,培養學生找到舞臺表演的自信。
  在現代的教學理念中,教學的首要任務不在于直接給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在具體的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問題看作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組織教學的起點和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主線,使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一系列的問題展開,讓問題成為維系學生思維活動的紐帶。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成長負責,注重對學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要研究學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預設問題,打造屬于他們的合理教學方案,用最適合他們自身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加強交流探討,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規范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寬學生眼界,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以提高初中生對音樂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水平,培養出良好的音樂核心素養。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币晃恍睦韺W家說過:“賞識帶來愉快,愉快導致興趣,興趣帶來干勁,干勁帶來成就,成就帶來自信,自信帶來更大的成就。”每名學生都有“閃光點”,記得初一(5)班吳曉平同學,父母離異生活困苦,全部生活靠爺爺奶奶來支撐,剛近入初一時他成績很不穩定,而且生活習慣個人衛生不整潔,在一次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發現了他的情感投入還不錯,于是我在課堂上專門為她預設問題,讓他表演和回答問題,雖然緊張他滿頭大汗,但他心里的滋味是甜的。之后他在吳江市級的“吳風越韻”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他的出色表現竟為學校拿到二等獎的好成績。在“純鱸之思”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中也榮獲市二等獎的好成績。   3.利用社團陣地,潛心組織有趣的活動。
  我還通過學校組織的逸華表演社團、逸星合唱社團、逸飛舞蹈社團來幫助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當中,比如,讓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寫出自己的歌詞、編曲,教給學生更多實用的音樂小技巧,能讓學生培養起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教師要正確認識到“教”與“學”的關系,在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開展音樂課題,突出養成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音樂學習的有趣性和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從更深層次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提高學生的內在素質和音樂水平。
  成功的教育者,善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一個人在交往和集體活動中的威信越高,其自信心就越強,反之則自卑。利用集體的力量培養學生的自信,當他受到集體的尊重而體會到精神上的滿足時,自信就萌發了。因此,教師要多鼓勵、支持學生正常的交往,讓學生在交往與集體活動中了解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教師應堅決制止同學之間的嘲笑、挖苦、諷刺等不良行為,鼓勵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我經常開一個小小總結會,總結這一周以來同學們的表現,對表現良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并提出更高一點的希望,班內得一點榮譽,我會讓學生知道,我會讓學生到講臺上來與大家分享這份榮譽,因為這個榮譽來之不易,哪怕只是一個小榮譽,我都會教育學生去珍惜,因為他凝聚著全班每個學生的心血和汗水。通過花功夫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現在我們的班風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每個學生都知道我是集體中的一員,他們就會自覺地愛護這個集體,時時刻刻想著為這個班集體爭光,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嘗到成功的滋味,積累自信。
  音樂作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然成為初中生學習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和未來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注重優化音樂課堂的方案設計,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余曉情.加強審美體驗落實音樂核心素養[J].新教師,2016(08).
  [2]馮巍巍.音樂核心素養的特征與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1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