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邊疆民族地區“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音樂素養培養的實踐訓練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水平擺在了突出位置。與此同時,“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中提出實施“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要求的理念。從卓越小學教師培養內涵及要求出發,藝術素養的培養成為“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音樂素養的培養也必然成為高素質小學教育新師資至關重要的必備素質之一。本文通過筆者在參與教育部立項的卓越小學教師培養項目中的教學、實踐的總結及深入思考,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學習訓練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生本源特點,從教學理念、課程內容、實踐訓練體系和構建實訓、實習一體化的平臺等四個方面提出解決策略的思考與建議。以期從整體上改善和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的質量,為該地區未來小學教師從事小學教學、活動職業所需的藝術素養培養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的參考。
  關鍵詞: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音樂素養;實踐訓練
  一、概述
  (一)全科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的意義及能力結構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水平擺在了突出位置。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中提出實施“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要求的理念,旨在以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抓手,推動師范院校深化教師培養觀念、機制、課程、教學、師資、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努力培養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故此,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的內涵要求則是:針對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培養一批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知識廣博、能力全面,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育教學需要的卓越小學教師。
 ?。ǘ┬W教育師資音樂素養培養的意義及目標要求
  從卓越小學教師培養內涵及要求出發,藝術素養的培養成為“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素質小學教育新師資至關重要的必備素質。那么音樂素養的培養也必然成為高素質小學教育新師資至關重要的必備素質之一。
  根據“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培養理念的目標定位及實踐取向分析,筆者認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全科型”鄉村小學教育專業師資應具有的音樂素養的培養目標具體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音樂基礎理論的學習和音樂、舞蹈技能的訓練,具備識譜歌唱、樂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基本能力;第二,在基本技能素質形成的基礎上,應具有能夠結合邊疆各民族地區的音樂、舞蹈藝術風格特征,進行歌曲、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的再加工、創編或是推陳出新的創作能力;第三,應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評價及教學的能力;并能夠具有開展小學相關音樂類及運用音樂元素開展小學班、隊等活動,且能夠對活動過程、效果進行評價和總結的能力。
  二、現階段小學教育專業師資音樂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問題
  本課題的研究以楚雄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實際情況為例,結合課題組師生在小學教育專業教、學及訓練體驗,以及師生在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鄉村小學校園關于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開展音樂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存在問題總結如下:
  首先,不適應鄉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實施音樂教學過程中創新能力不足,應變能力較弱;
  其次,學生教、學、練不能夠形成有機結合,在實際教學中缺乏將音樂、舞蹈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
 ?。ǘ┏梢蚍治?
  通過對上述的存在問題的分析,得出以下的成因分析:
  首先,目前的課程設置大部分都是分科設置,缺少跨學科、綜合性的課程內容,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低下,應變能力較弱;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多年來的以學科教學、系統知識學習及教師為中心、為標志的傳統教學理論的習慣影響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其次,本專業小學教師音樂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基礎樂理》、《鋼琴彈奏基礎》、《聲樂演唱基礎》、《舞蹈基礎》等多門課程的教學與訓練來實現,教師擔任多門課程的教學。教師人數和精力有限,即使再飽含高漲的教學熱情,也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再次,學生們在入學以前基本沒有接受過系統正規的音樂和舞蹈的訓練,處于音樂素養基礎幾乎為零的狀態。而對于往往已經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的成年學生,學習鋼琴、舞蹈的、鋼琴存在較大難度,大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較多學生只能夠是勉強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學習、訓練及考核目標,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進而造成該專業學生的音樂綜合實踐及運用能力較弱,課堂組織管理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較差,創新能力不足的狀況存在。
  最后,音樂、舞蹈藝術的學習和提高,實踐是最重要的保證。盡管該專業的管理者和授課教師均努力地為同學們創造諸如舞蹈專場演出、器樂大賽、小學教育專業匯演、畢業晚會、迎新晚會等等的實踐平臺,同學們也確實是能夠得到相應的實踐和鍛煉。但是舞臺上的展示,畢竟是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示有質量的作品。故而,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作品的質量上,都沒有辦法做到全員參與。這樣,不可避免的地有大部分同學仍然是沒有實踐鍛煉的機會的。
  三、實踐訓練對策分析
 ?。ㄒ唬┰鷮嵚鋵崙眯腿瞬排囵B理念
  邊疆民族地區“全科型”鄉村小學教育教師的培養,應根據其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地方高校的師資力量、科研水平和鄉村一線小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所需要的職業素養需求出發,將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應用型”、“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人才培養。以能夠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小學教育師資。
  因此,筆者認為就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及能力的培養方面,無論是從學校辦學管理者、教師、還是該專業的學生,都應該承認邊境民族地區鄉村小學師資中音樂教師尤其匱乏,導致鄉村少年兒童音樂學習質量難以保證的現實。以此對“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音樂素養及能力的培養能夠形成共識,明確培養目標的同時,扎實地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對該專業學生培養理念的落實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教學、訓練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影響到學生在鄉村開展音樂、舞蹈教學及校園活動的質量。   筆者認為,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應從教師、學生專業認同兩個維度予以落實:首先,教師應該在觀念上進行調整,認同鄉村小學教師音樂、舞蹈素養的培養與音樂、舞蹈專業培養要求的區別;落實不需精、專,卻求全面的教師音樂素養成要求。其次:從學生認識層面出發,在學生大一進校時,應結合新生始業教育培訓安排,以及結合學生見習等平臺,培養學生鄉村教師職業素養中音樂素養培養的認同感。改變學生不清楚作為小學教師,尤其是鄉村小學教師具有一定的相對全面的音樂、舞蹈素養的意義。
 ?。ǘ┮浴奥殬I取向”為核心,合理構建課程體系
  教育教學不能脫離實際要求,應根據鄉村小學教師的職業需求調整、構建合理的教學大綱、創新教學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合理構建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課程體系。在教學體系的構建方面,筆者認為,應結合目標導向的“OBE產出教育”理念,具體分析小學教師開展學校各科教學、班主任工作、校園文化活動所需的音樂、舞蹈素養,構建職業取向為核心的音樂學科課程、訓練體系。具體為:
  第一,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習的實效性。對于該專業的學生,面對他們還有其他學科繁重的學習及訓練任務,沒有更多的時間保證音樂學科知識及訓練的現實。筆者認為在對學生音樂知識與技能培養方面的要求,應主動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置方面進行調整。課題組通過相應調研發現,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我們認為,在音樂理論知識的設置方面,可以不用與音樂專業學生等同。例如,在音樂理論方面的知識,著重讓學生掌握音、音高,音樂中的速度、力度記號,裝飾音,音程、和弦,調式等基礎理論即可,對于移調、轉調、和聲、曲式等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識,則可以在社團、活動課程、展演比賽等教學活動環節中進行滲透。這樣在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則可以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保證學生彈、唱、跳實踐操作的訓練上,以保證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質量。
  第二,應減少分科課程,增加綜合課程,豐富課后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豐富和拓寬學習的內涵和外延,強化學習動機。而且,跨學科的學習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比較適合學生的未來發展。
  第三,結合地域優勢,凝練地區特色,注重構建多元的化音樂教學體系。既要學習西方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要注重我們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尤其是邊疆地區豐富和深厚的人文環境共同孕育了獨特多樣的民族音樂文化,這些民族樂、舞元素的融入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中可以起到積極作用。例如:在舞蹈素養方面的培養,基本功練習模塊,我們主要采用芭蕾舞基訓的體系進行軟開度、形體塑造等的練習,而在舞蹈組合訓練、作品學習及創編的能力培養模塊,則注重運用我國尤其是云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元素進行學習訓練,其目的是運用學生較為熟悉的舞蹈元素保持激發、保持學習興趣的同時,以便加深理解,便于鞏固,已保證學習質量,達到教、學、訓練目標要求。
  (三)合理構建實踐訓練體系
  第一,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社會實踐需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完善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三個層次的實踐教學平臺,完善由學習理論知識、練習、見習和實習和總結反思等環節,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二,完善校內練習基地和設施設備,滿足學生校內實習實訓需求,強化實踐能力訓練,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第三,強化實踐教學管理,注重實踐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構建高水平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修訂各實踐環節質量標準和規范,完善規章制度,對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評分方法和總結評估等各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強化實踐教學過程管理,定期對實踐練習,見習,實習進行督導檢查,考核實踐教學效果。
  (四)構建實訓、實習一體化平臺
  實踐性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教師教育必須要特別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我校的見習與實習大部分放在大三大四,導致學生們在進校時一方面對于自己的職業素養的構成理解不夠全面,不明白自己學習音樂、舞蹈等技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小學教育的現狀和需求不明確,以至于對音樂素養的培養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學習的動力。所以,我們應該從大一開始,就為學生參加見習實訓和實踐活動創造更好的條件,積極拓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學校與小學的密切合作。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懷和精神、以落實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邊疆“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培養的目標應定位于培養以“綜合應用能力”為核心要求的小學教師。誠然,音樂素養的培養,必然是鄉村小學教師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于音樂教師缺乏的邊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小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培養能夠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而落實國家對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美育教育的要求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的通知[M].2014.8.
  [2] 楚雄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5版)[S].中國國家教育部,2015,9.
  [3] 劉徑言.小學卓越教師職前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J].教育科學究, 2015,12.
  [4] 楊思帆,梅儀.卓越教師計劃與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優化目標[J].新教學研究,2013,05.
  [5] 謝國忠.卓越小學教師:內涵、特征與職前培養[J].新課程研究, 2015,04.
  [6] 馬毅飛.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J].世界教育信息,2014,08.
  [7] 杜涓,武健琨,楊國龍,李云秋.楚雄師范學院構建“應用型”小學教師音樂素養的實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9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