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探索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已經開設7年,是地域特色鮮明、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專業。近年來,隨著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不斷優化,專業人才需求增加,對本科教育的水平要求提高,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教育的優化與改革勢在必行。鑒于此,以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為例,分析和探討了專業教育中課程體系、雙語教學等方面現狀問題,并提出改善建議。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風景園林;教學實踐;邊疆;少數民族地區
內蒙古工業大學于2011年申辦風景園林專業,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1所申辦風景園林專業的高校。在過去的7年時間中,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組織地域特色鮮明的專業教學,源源不斷地為內蒙古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輸送專業人才,迄今畢業生已達到84人數。為了推動風景園林本科教育不斷提高,筆者作為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的一線教學人員,針對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優化進行探索和思考。
1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與探索
1.1艱難條件下創建風景園林專業
風景園林學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綜合運用科學與藝術的手段,研究、規劃、設計、管理自然和建成環境的應用型學科,以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宗旨,保護和恢復自然環境,營造健康優美的人居環境。我國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從20世紀50年代誕生開始,至今已有67年的發展歷史。隨著城鎮規模增速、環境問題突出和生態文明建設推進,2011年風景園林學成為工學門類下的國家一級學科,與建筑學和城鄉規劃學并列。風景園林學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保護國土自然環境資源與人文資源,建設生態健全、景觀優美的人居環境,擔當更多的行業和專業職責。內蒙古自治區作為祖國的生態屏障,城鎮建設急速發展,而內蒙卻沒有相應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在此背景下,2011年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正式申請風景園林專業建設,同年獲批招生,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所申辦風景園林專業的高校。
雖然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專業在2009年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積累了一定專業建設的成功經驗,但在風景園林專業建設初期,受限于辦學歷史短、偏遠地區師資力量薄弱等因素,辦學條件異常艱難。為了能借鑒成功的辦學經驗,多次邀請國內著名高等院校風景園林等方面的專家親臨指導專業建設工作和講學,并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進行專業建設調研。各位專家學者給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很好的建議。在國家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學校學院領導班子的幫助和支持下,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克服了缺經驗、缺師資、缺設備的艱難條件,確立了科學有效、適宜內蒙古地區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體系,成功創建風景園林本科專業教學,為內蒙古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輸送專業人才。
1.2多學科融合背景下完善專業教學體系
從2011年風景園林專業開始本科招生,學制為5年,每年招收1個教學班的學生規?!,F在校本科生149人,已完成共3屆本科生培養,畢業學生共84人,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并有多位同學被保送或錄取為碩士研究生?;趦让晒殴I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和城鄉規劃學優勢學科的較強師資平臺、在多學科融合的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不斷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優化培養方案和教學改革創新。結合師資情況,風景園林開出風景園林規劃原理、中外園林史、景觀設計概論、景觀植物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景觀生態學等核心理論課,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相關設計課程,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課程教學體系。在風景園林低年級,結合建筑學大平臺教學改革,應用建構、城市、藝術、室內等4個模塊化教學,對學生風景園林初步的專業啟蒙實現園林、規劃、建筑全認知構建,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敏銳的專業視野。
1.3與時俱進推動下調整專業培養體系
2013年,全國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編制了新一版的《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專業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進行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對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方向、目標、內容,以及人才培養的要求、層次、計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恰逢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的第一屆本科生畢業,在總結5年的教學經驗和問題基礎上,為了確保風景園林本科專業培養質量,實現適宜時代及地域變化的辦學特色,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調整了2011版的教學計劃,最終確立了2016版風景園林專業培養體系。在新的培養計劃中,實現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并重,尤其在專業教育部分,理清課程的邏輯關系和知識體系網絡,調整課程體系為建筑知識模塊,城鄉空間規劃知識模塊,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知識模塊,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知識模塊,風景園林植物應用與景觀生態知識模塊及風景園林實習實踐模塊等部分,結合教師的科研和地域特色,增設了內蒙古中西部植物造景實踐周和內蒙古草原城鎮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實踐周等創新實踐教學環節。
2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現狀思考及存在的問題
2.1專業介入較晚
風景園林專業2016版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了各個年級的培養目標。如表1所示,風景園林專業在低年級的設計課程,結合一年級初步大平臺和二年級建筑設計大平臺,通過模塊化教學完成專業啟蒙與設計技巧的教學。雖然在跨專業多學科融合方面,對學生的認知大有裨益,但模塊化內容缺少風景園林專業知識的滲透,僅從大三的專業設計課程開始風景園林的專業訓練。學生反饋低年級的專業滲透較少,高年級過渡到專業設計銜接較困難。綜上,建議在低年級平臺教學中,增加風景園林知識滲透,并配合一、二年級風景園林概論認知類理論課程,改善專業介入較晚的現狀。
2.2核心課程仍需完備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經過7年的專業建設,已經確保核心課程的開設,但在核心課程體系的完備方面仍需繼續努力。如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為工科院校背景,農林類園林植物方面較為欠缺。雖然園林植物課程已經開出,但學生植物基礎較弱,且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不密切。建議在此情況下,開設植物應用設計課程,選擇園林植物配置與設計項目,完成針對性強的專業訓練。再如,在2016版培養方案中,現代景觀設計理論方面內容,由風景園林專業課,調整為與建筑、規劃專業合班的理論課,課程容量增大,授課效果有一定的下降。且結合理論的設計訓練作業,也由于超出其他專業培養范圍而取消。本專業的學生缺失了對現代景觀理論部分知識必要的鞏固和應用。學生反饋對本部分內容學習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建議改合班授課為風景園林專業小班理論課,提高授課效率和專業訓練效果。 2.3雙語教學較為缺乏
雙語教學是指采用部分或者全部非語言學科教學,要求教師授課課程采用外文教材,用外語授課量占50%以上且采用外文版書。這是學生同步獲取風景園林專業知識和語言學科知識的教學模式,也是國家教育部提倡的教學方式。內蒙古地處我國西北邊疆,是蒙、漢、滿、回、鄂倫春和鄂溫克等多元文化相融的少數民族地區。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蒙古族學生沒有小學中學英語基礎,往往從大學零基礎學英語。而漢等其他民族,雖然有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習,但內蒙地區英語教育受到應試教育影響較大,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普遍需要提高。因此,與其他地區相比,內蒙古的雙語教學環境較為嚴峻。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的雙語教學發展較晚,僅有一門課程為雙語建設項目,雙語教學較缺乏。建議提高雙語教學課程比例,提高師生的雙語學習能力,為內蒙古地區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外向型人才。
3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教育的展望
3.1立足地區培養人才、服務內蒙古建設
內蒙古工業大學作為第一所申辦風景園林專業的高校,從創建至今,都以地區人才培養為立足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和輸送為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的市場需求型人才。因此,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在設置教學培養體系、課程安排和教學目標時,應該以廣泛的人才調研為基礎,以動態變化的內蒙古區情為參照,科學合理的進行完善和調整。培養的專業人才在畢業后能在內蒙古區市鎮等各級相關部門,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從事國土與區域景觀規劃、城市景觀規劃與設計、場地規劃與設計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2結合邊疆少數民族現狀、因材施教進行教學
筆者在一線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存在個體差異性和認知差異性,而這種差異在邊疆少數民族內蒙古地區尤為突出。比如進入大學之前有相關繪畫基礎的同學,與無繪畫基礎的同學,在專業訓練時技能的掌握程度上存在區別,影響教學指導方向也并不相同。這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狀態,把控教學的時間節奏和內容深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靈活使用多樣教學方法。再如,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學生,對設計的形式感與色彩感往往會有本民族特色。內蒙古地區多元民族文化共融,在專業教學中,更應該結合地域特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組織教學,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3.3提高師資素質與專業交流、保障教學質量
提高師資素質水平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保障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專業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并對風景園林專業發展有前沿深入的研究,是保障本科教育質量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質量,應當在繼承優質教學積累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做好教師團隊的傳幫帶,多提供調研、進修及交流的機會提高教師專業認知,從而保證風景園林專業的水平提高。而教師素質水平的提高,會進一步通過師生教學相長的方式,反饋提高學生的專業設計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專業核心競爭力。
4結語
通過風景園林專業的一線教學和總結思考,筆者對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進行現狀分析,并對專業的課程體系、授課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內蒙古位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區位背景對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既有挑戰又有地域優勢。內蒙古工業大學結合邊疆少數名民族地區現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確保專業核心課程的前提下,完善地方辦學特色課程體系,根據蒙漢等不同生源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傊?,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景園林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不斷積累和吸收經驗,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希望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和改革提供參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