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海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縣域旅游總體規劃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西部邊疆地區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邊疆地區旅游業進入新一輪大發展時期。該文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措美縣旅游規劃為例,基于當地實際,研究探討旅游規劃方法,合理確定旅游發展的理念和措施,以期為其他在類似地區開展的旅游規劃建設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邊疆地區;措美縣;旅游規劃
  中圖分類號 F59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156-2
  措美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中部,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資源獨特,是藏東南旅游南環線的重要節點。為了進一步落實自治區和山南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要求,完善南環線重要節點建設,實現措美縣旅游有序發展,措美縣開展了縣域旅游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
  1 措美縣概況
  措美縣地處西藏南部、山南市中南部,東經90°56′~92°00′,北緯28°11′~28°57′之間,全縣總面積為4549km2。措美縣轄2個鎮(措美鎮、哲古鎮)、2個鄉(乃西鄉、古堆鄉)、2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居住著藏、漢、回等民族,戶籍人口15045人,藏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90%以上。措美中心城區距拉薩市278km,距山南市政府所在地澤當鎮130km。
  全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4500m,最高海拔6777m,最低海拔3266m。全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共有大小山脈124座,海拔在5500m以上的高山有73座,海拔6000m以上終年覆蓋冰雪的有7座,哲古草原及哲古湖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好,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措美縣民族文化比較獨特,獨有的扎扎服飾文化極具特色。
  2 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旅游資源影響力較弱,缺乏拳頭產品 措美縣旅游資源豐富,但與周邊地市的景區點相比,如布宮、扎寺、納木錯、珠峰、大峽谷等相比,市場影響力明顯不足。這些旅游資源分布散、廣,沒有形成整體的效應,缺乏拳頭產品。
  2.2 景區聯動性較差,旅游停留在觀光層面 景區(點)單體規模較小,各景區(點)的聯動性較差。高品質的文化旅游景區未能發掘深刻的內涵,僅僅停留在觀光層面,缺乏有效的解說系統和一系列休閑娛樂產品,難以吸引游客做長時間的停留。
  2.3 旅游產業化水平較低,交通條件有待提高 旅游市場規模與其旅游資源條件及區位條件極不相稱。旅游產業化水平較低,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產業的一體化網絡尚未形成,行、娛、購要素相對較薄弱。區內交通條件有待提高,特別是各景區景點之間交通不便捷,制約了其旅游發展。
  3 規劃的理念和原則
  3.1 全域旅游,城鄉統籌 措美縣地域遼闊,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措美縣整個行政區域看成一個旅游景點來規劃設計,可以實現全景化的旅游資源以及全覆蓋發展的旅游產業[1]。旅游業是推動城鎮建設以及協調城鄉發展的重要推手,將旅游業打造成為措美縣戰略性支柱產業,通過“全域旅游”帶動“全域城鎮化”的發展[2]。
  3.2 生態保護優先,保護與利用協調推進 措美縣人口較少,大部分區域仍保留原生自然狀態。堅持統一規劃,科學利用、有效保護,協調好旅游發展同生態環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十分必要,也是實現措美縣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有機統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3.3 突出差異化,發掘特色資源產品 措美縣資源豐富,對內地游客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在青藏高原區域,資源同質化現象明顯。應當在對資源進行深入發掘整理并科學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區位優勢,進一步梳理、優化凝煉特色旅游產品,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復合”。
  3.4 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 措美縣地處西藏邊疆地區,交通、城鎮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旅游市場建設剛剛起步,市場要素配置還很不到位,旅游服務功能亟待加強。規劃應當結合當地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借鑒內地旅游發展成功經驗,優選旅游項目,補齊發展短板,并合理確定旅游發展速度和規模,建立完善措美縣旅游發展體系模式。
  3.5 注重發揚文化資源特色 措美縣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藏族建筑、服飾、鄉土工藝、生活方式等構成了極有特色的藏民族風情,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和旅游吸引力。規劃應當立足措美縣資源,尤其是文化資源本底,以文化為魂,將措美縣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優勢,使其在各地區旅游發展格局中脫穎而出。
  3.6 尊重地域民俗風情 藏民族發展歷史悠久,不同的藏民族聚居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藏文化共同特色的基礎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風情。規劃應當尊重地域民俗風情,合理安排必要的設施建設和旅游項目。
  4 規劃實踐
  4.1 明確發展主題定位 根據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格局和措美縣旅游資源特征和社會經濟基礎,特別是圍繞措美縣原生態的環境和珍稀野生動物優勢,將措美縣建設成為以休閑旅游為特色,集山水觀光、鄉村旅游、文化體驗、宗教民俗為一體的全域性高原原生態休閑游覽區、藏文化原生性觀賞展示區、藏東南最大的高原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
  4.2 優化規劃空間結構 根據措美縣資源分布狀況和山南市旅游資源及其發展戰略,結合措美縣旅游資源分析評價,研究確定“一核兩線”的空間布局,即確定哲古草原為措美縣的頂級核心資源,東聯雅拉香布雪山,西接扎扎草原、羊卓雍錯,形成自治區級精華游覽線路;北聯瓊結縣藏王墓景區,南接措美縣縣城、乃西鄉恰拉脫崗雪山、藏南古道,形成山南市、措美縣精品旅游線路。
  4.3 加強縣域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邊境通道建設工程,改造拓寬G560、G219、S510、S511公路措美段;改造提升通往各村委會及村民組的公路,基本達到四級公路標準;新建各鄉鎮客運站,構建以措美縣城為中心,貫穿縣域的客運線路系統。新建哲古鎮區、扎扎村放牧點那貢區、西如堆和乃西鄉水源點,實現全部鎮區和鄉村24h供水。在哲古鎮、乃西鄉和古堆鄉分別建設35kV變電站1座。進一步完善電信傳輸基礎網,擴大網絡規劃,近期實現100%行政村通寬帶、100%行政村通移動電話。
  4.4 突出優勢核心產品  依托羊卓雍錯—扎扎村—哲古草原—雅拉香布雪山游覽線,重點推出“哲古草原景區”、“扎扎文化旅游村”、“卡珠雪山小鎮”等具有較高質量和特色的旅游產品。在哲古草原—措美縣城—恰拉脫崗雪山游覽線,重點開展縣城旅游服務中心、恰雜雪山旅游村建設項目,全面提升措美縣旅游服務功能。
  4.5 積極發揮市場作用 邊疆地區人口較少、產業不發達、財政能力弱,旅游發展投入大、見效慢,僅靠政府投入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規劃明確利用措美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發揮市場作用,做好項目規劃設計,結合節慶、招商等活動平臺,面向全國邀請有實力的旅游企業到措美縣投資建設,并吸納當地農牧民從事旅游經營服務活動,政府搭臺,企業牽頭,農牧民參與,達到政府、企業、農牧民三方共同受益,積極助力邊疆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5 結語
  措美縣旅游總體規劃,從全域視角,突出生態保護優先,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補齊短板,強化縣域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吸納當地農牧民參與,展示藏民族地方特色文化,有效帶動貧困地區民眾脫貧,努力實現當地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其他類似地區的旅游規劃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
  參考文獻
  [1]周家俊,周曉鵬,黃瑩. 甘孜州全域旅游的內涵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10):99.
  [2]呂俊芳.城鄉統籌視閾下中國全域旅游發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學,2014,32(1):139-142.
 ?。ㄘ熅帲和趸矍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4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