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社團活動的特色化發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學生的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育背景下學生教育的主要關注點。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素質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社團活動作為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塑造小學生良好的德育品質、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文章簡要分析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社團活動的重要性,對實施少數民族小學特色社團活動的有效策略做出了探討。
關鍵詞:少數民族;社團活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4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36
社團活動是一種由學生根據各自興趣愛好自發組成的活動小組。受傳統教育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社團活動開展并沒有受到太大重視,忽視了社團活動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學生群體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因此少數民族學校應充分發揮民族文化、校園文化優勢開展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社團活動,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傳承的同時,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
一、少數民族小學開展社團活動的重要性
(一)傳承民族文化
開展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社團活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本身的文化特色,民族音樂文化、民族藝術都是少數民族獨有的文化特征,其中蘊含了大量的民族生活元素和文化內涵,是一個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通過社團文化的開展,使當地民族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同時將少數民族文化在小學生身上得到傳承。
(二)豐富校園活動
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手機、電視、小說等成為小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工具。打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在活動游戲中既增長了學生的學識,又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身心健康成長。社團活動是將學生的課內和課外、學習和生活、教育和實踐有機結合到一起,通過社團活動的娛樂性,吸引小學生參與到其中,使其能夠充分展現自我。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平臺,使學生的課外時間能夠有事可做,充實課外娛樂生活。
(三)實現學生素質教育
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我組織、自我發揮的平臺,雖然社團活動是有學校管理的,但具體的社團活動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設計,且活動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其中,在潛移默化間實現德育教育的效果。社團活動的組織一般都是較為貼合學生現實生活、學習實際,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以服務社會和幫助他人為宗旨,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感觸社會活動,從而通過社團活動參與的過程起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1]。例如,在3月5日學雷鋒日,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學雷鋒日活動,以開展便民活動為主題,學生通過活動的參與,充分感受無私奉獻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無意識中提升學生思想境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有些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不好,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從而失去學習興趣。社團活動涵蓋面較廣,有些學生成績不好但動手實踐能力強,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使其能夠發揮自己的興趣專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學生通過社團活動鍛煉自身交流合作的能力,提升團隊精神,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求的綜合性應用人才。社團活動一方面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和責任意識,實現學校素質教育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社團活動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其能夠為了共同的興趣,奮發努力,獲得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精神。
二、社團活動特色化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搭建社團活動平臺
學校為學生搭建社團活動平臺,提供相應的時間、場地、設備、經費等。同時除了支持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社團活動之外,還要不斷豐富社團活動內容,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社團活動組織開展大綱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發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加強學生社團活動建設,完善校園基本社團活動,爭取相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為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2]。
(二)激發學生興趣,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開展多彩的社團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參與其中,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活動重心,讓學生以良好的心理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同時給予每一個學生展現自身特長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長、有所用,樹立學習自信心,同時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其在社團活動中得到充分的能力發展。
(三)立足民族文化開展特色社團活動
結合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將其中的民族音樂文化、民族藝術與學生的社團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例如,根據民族生活習慣和性格特征的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也不同,少數民族的服裝、音樂、舞蹈都是其獨有的民族藝術特征,將其融合到小學生的社團活動之中,如民族舞社團、音樂社團,或者在文學社團中開展少數民族文化主題的活動。如,話劇表演,根據當地民間故事,教師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改編。通過活動使學生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表揚能力得到發揮,同時也使少數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傳承。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學校應重視學生社團活動開展的重要性,豐富學生課外活動,使其能夠在活動中發展認知、開闊眼界,同時提升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學校應將當地民族文化與學校實際情況結合開展校本課程,在學生社團活動開展的同時,使民族文化也得到有效傳承。
參考文獻:
[1]楊柳.談小學社團活動的設置、實施與課程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17.
[2]李玉祥.小學生社團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7(1):26.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相巴吉(1971.10— ) ,女,藏族,甘肅碌曲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雙語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