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農業 致富不忘鄉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人物導讀
秦娥,1985年出生,女,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人。2016年返鄉創業,建立了德溢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017年參加恩施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課程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她的農業公司集生態種植、黃桃加工、旅游農業觀光等為一體,已建成富硒黃桃示范基地500畝,訂單辣椒示范基地1500畝,藥材示范基地300畝,四季精品水果采摘園100畝。
少時的秦娥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投身農業,但當她看到家鄉肥沃的土地漸漸荒蕪的時候,有了帶領鄉親們一起種地致富的念頭。
立志返鄉創業
80后女青年秦娥,十幾歲時就跟著父親學做生意,賣些日雜用品。2004年,隨打工的人潮來到廣東中山,到工廠打過工,從事過百貨批發,開過美容美發店,經過多年摸爬滾打,撈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且年收入不菲。
外出打工創業多年,但始終掛念家鄉的那座座青山,那些鄉親們。秦娥的家鄉是最典型的山區,山連著山,山腳下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而且就在城郊,區位優勢明顯。但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沒能使大家脫貧致富,村民們還是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謀生。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很多田地都荒蕪了。回鄉創業帶動鄉親們一起發展,成了秦娥最大的理想。
秦娥返鄉創業之初,父母不理解不支持,旁人冷嘲熱諷。“祖祖輩輩哪有種田種發財的?都是些山田,又不是平原,不可能搞機器操作,絕不可能賺錢!”秦娥的父親當頭給她澆了一瓢冷水,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耙N你自己種,虧了賺了我不管!”她的母親保持中立態度?!皼]得搞,種了賣不出,變不成錢!”“那個秦娥是吃多了!”鄉親們也并不看好。
秦娥沒有灰心,挨家挨戶地串門,說明自己的想法,尋找合伙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幾個思想開放些的年輕人愿意和她一起發展。首先找村民流轉來200畝地,利用在外打工的人脈關系,種植訂單辣椒,給村民示范,讓他們看看到底種了賣不賣得出。2016年,自然災害比較嚴重,加上高溫高濕天氣,對辣椒生長期造成巨大威脅,但小埡門村種植的辣椒每畝純收入竟然達到了2000多元。貧困戶孫國斌,腿腳不便,生活拮據。秦娥找到他,要他一起種辣椒,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種了6分田的辣椒。等到辣椒采摘時節,公司上門收購,孫國斌獲得收入2000多元。2017年,孫國斌家的地全部種上了辣椒。
創新發展理念
如何實現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真正走上致富道路,這是秦娥長期思考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2017年秦娥參加了恩施州農業局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精品果園培訓班。她主動交流,認真學習,還被評為優秀學員。在結業儀式上,秦娥發言,“通過這次培訓,了解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政策,了解了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意義,了解了水果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機遇,了解了硒資源的價值,以及水果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相關技術?!蓖ㄟ^這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秦娥悉心傾聽老師講解,實地觀摩典型基地,學習種植精品果園先進技術,不僅和省市縣農業專家建立了溝通幫扶機制,增進了感情,而且在思想和技術上獲得新飛躍,使她再次萌發了創業的想法。秦娥立志要做一個真正愛農業、懂技術、善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切實做好做實各項產業發展基礎工作,切實對準產業帶動精準扶貧,不浮夸、不臆斷,做新時代農業發展的領跑者。
引領脫貧致富
通過一年示范,村民們看到了種植訂單辣椒是一個不錯的致富門路。秦娥走鄉串戶地講政策,謀發展,也獲得了村民們積極響應。有勞力的,自己種,公司負責提供種子、肥料、技術,包收購;勞力不足的,把田地租給公司,在家門口打工,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為了找準產業,秦娥帶領公司幾個人赴山東、河南、重慶和湖北公安縣考察學習有機蔬菜、精品水果種植技術。讓她感受最深的是河南省商丘的王飛家庭農場,他的百畝四季采摘園,年凈收入百萬元,四季來財,游人一年四季來都有水果吃,生意火爆得很??疾鞖w來,秦娥決定在發展辣椒產業的同時,同步發展四季精品水果采摘園。種植黃桃、草莓、杏子、葡萄、李子、韓國梨的思路正逐步形成。
2016年秦娥成立了德溢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生態種植、黃桃加工、旅游農業觀光等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公司采用訂單農業以果蔬套種、以地養地,以短養長,循環發展模式,協調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建設設施農業區、田園風光區、水果采摘區、休閑觀光區。下轄建始縣業州鎮羅家壩村富硒黃桃種植示范基地、建始縣綠有硒油用牡丹種植專業合作社、建始縣小埡門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建始縣寶塔山綠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建始縣望坪綠有硒油用牡丹專業合作社等多家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業州鎮羅家壩500畝優質富硒黃桃基地為示范園,引進外資、引進黃桃栽培技術、暢通黃桃銷售渠道,在建始縣大力發展黃桃產業。
公司現已建成富硒黃桃示范基地500畝,訂單辣椒示范基地1500畝,藥材示范基地300畝,四季精品水果采摘園100畝,員工150多名,管理人員13名,幫扶貧困戶48戶,幫扶貧困人口158人。
最近一段時間,到德溢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草莓園里采摘草莓的人絡繹不絕。周末,來自建始縣長梁鄉天生社區的張先生一家來摘草莓。張先生說:“我也是朋友介紹來的,說這兒的草莓是無公害種植特別好吃,有好幾個品種,味道各不相同,我嘗了一下,果然名不虛傳?!?
經全方位的實地考察和市場調查,秦娥采取內引外聯,與安徽碭山開展技術合作,在羅家壩村實施黃桃產業發展的規劃初步形成。規劃以果蔬套種、采摘、花卉、旅游觀光為主題,這里一年四季有花看、有水果摘,帶動了周邊農戶抱團發展。在秦娥的帶領下,這種發展模式既可以有效提高農戶收入和帶動貧困戶脫貧,加快精準脫貧步伐,又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公司采取的土地入股分紅經營模式,不僅給農民增加了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還讓土地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實現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