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發展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廣西特色小鎮的培育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廣西城鄉一體化進程和縣域經濟的發展。從國內外特色小鎮建設的經驗來看,雖然各小鎮彼此間的風格迥異,特色產業類型也不一樣,但都注重立足本地優勢產業深入發掘特色產業鏈;打造小鎮特色文化,培養小鎮居民和游客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依靠創新的力量推動小鎮主導產業發展。但在廣西特色小鎮培育和建設中存在著盲目開發,缺乏特色;企業創新能力弱,競爭力不強;小鎮未能有效構建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基礎設施落后,服務功能并未凸顯等問題。因此,廣西應當因地制宜,認真從挖掘小鎮特色,引進一批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搭建創新平臺提高創新能力,塑造小鎮特色文化,著力推進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特色小鎮;廣西;創新
[中圖分類號] F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4-0024-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Guangxi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the provinc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t home and abroad, although each town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hey a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local superior industries, cre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small towns,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of residents and touris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small towns by relying on the power of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Guangxi, such as aimless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weak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ailure to effectively construct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unc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Guangxi shoul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earnestly t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owns, introduce a number of strong leading enterprises, build innovative platforms to improve innovation ability,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small towns,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ith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 Guangxi, innovation
2014年10月,特色小鎮的概念在云棲小鎮被首次提及,并在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一批聚焦七大產業,并兼顧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而在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到2020年培育出1000個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鎮,以此作為供給側改革的新思路,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2017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培育廣西特色小鎮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廣西要培育30個左右國家級特色小鎮,100個自治區級特色小鎮,來推動廣西縣域產業集群發展,激發區域經濟活力,帶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截止到2018年9月初,廣西已申報成功的國家級特色小鎮共有14個,區級小鎮(加上國家級特色小鎮)有45個,極大地促進了廣西城鄉一體化進程和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加快廣西特色小鎮培育和建設的意義
特色小鎮并不等同于傳統行政區劃上的小鎮,也不是一種單純的產業園區,特色小鎮是城市化發展特定階段產物[1],是以自身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集休閑旅游、當地特色文化、創業創新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發展平臺。特色小鎮的建設需要因地制宜,尋求地方特色,合理配置地區資源,實現區域良性發展。特色小鎮在形態上追求“小而精”,在內涵上凸顯自身的特色,在區域內帶動產業集聚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在塑造小鎮文化上烙下創新的印記,在人與自然上講究和諧相處和保護環境。 ?。ㄒ唬┐龠M廣西產業集聚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根基,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便是以某一優勢特色產業作為依托,帶動與主導產業相關的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產生聯動效應,彼此促進、相互發展。當前,廣西很多企業分布較為分散和零亂,彼此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沒有足夠的信息交互,上下游企業沒有形成一條聯系緊密的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未能完全凸顯,導致產業結構轉型過慢,生產的產品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通過特色小鎮所產生的產業集聚效應,使得廣西各產業鏈相關的企業間的交流變得更為頻繁,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也隨之消失,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加緊密,由此減小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促進了企業的良性健康發展。企業作為特色小鎮的主體,企業的良性發展能夠促進特色小鎮的市場化運營,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因而能夠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推動廣西旅游業的發展,保護當地民族特色文化和建筑
廣西14個已申報成功的國家級特色小鎮中,其中過半的小鎮都以旅游為主導產業,說明了廣西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極具地方特色。如位于柳州市鹿寨縣的中渡鎮,歷史悠久,文化源長。境內不僅有響水瀑布、鷹山、東嶺、香橋、洛江等瑰麗的自然風光,而且還有如武廟祈福、百家宴、廟會等傳承悠久的洛江文化。還有位于河池市宜州區的劉三姐鎮,據傳為劉三姐的故鄉,鎮內風景旖旎,民族風情濃郁。小鎮管理層把特色的劉三姐文化和獨特的石灰巖巖溶地貌,糅合成一體,勾勒出一座人文與自然相融合的旅游型特色小鎮。由于特色小鎮對于環境要求較高且兼具旅游功能,因此,建設和發展特色小鎮,能夠完善當地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廣西區內旅游資源更為高效的整合與利用,打響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招牌。
?。ㄈ┍Wo廣西少數民族風俗文化和歷史建筑
獨特的小鎮文化,不管是否是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都對游客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甚至成為某一區域的旅游黑馬[2]。廣西區內少數民族眾多,光是世代居住的少數民族便有壯族、侗族、瑤族等11個民族,這些少數民族有著繽紛多彩的民族風俗和獨具風格的歷史建筑,如壯族有男女載歌載樂的“三月三”歌圩和地方特色吊腳樓、侗族有見證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的“哆毽”活動、獨具風情的“侗族禾廊”和飽經風霜依舊屹立不倒的風雨橋等等,都是廣西區內寶貴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應當加以保護和弘揚。而恰好特色小鎮講究的便是“特色”二字,不僅在產業上以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而且在內涵上凸顯自身的特色文化。推進廣西特色小鎮的建設,首先便是對當地的歷史建筑進行翻新和保護,然后以深入挖掘當地的民族風俗文化為支撐,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內涵底蘊的特色小鎮,在小鎮發展的同時,也是對廣西少數民族風俗文化和歷史建筑的很好的保護。
?。ㄋ模┘訌姀V西城鄉聯系,縮小貧富差距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廣西區內城市化的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也在不斷地往城市遷移,給城市帶來了新的活力。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積極意義,在于推動了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轉變,并為城市的建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但從消極的角度來看,一方面由于城市過度地集中資源,導致其區域范圍內的村鎮建設緩慢甚至停滯,擴大了城市居民和村鎮居民的貧富差距;另一方面,城市過大便會帶來種種“城市病”,如社會犯罪率的提高、交通的擁擠和環境的污染等,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在此時,需要出現一條能夠增強城鄉聯系的紐帶和一種分散城市資源過于集中的媒介——特色小鎮,便應運而生。首先,由于特色小鎮一般坐落在郊區或者是農村,作為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緩沖帶,能夠加強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聯系;其次,建設特色小鎮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不僅能夠緩解城市資源過于集中、解決城市產能過剩的問題,更能為廣西當地村鎮帶來經濟的長足發展,縮小城鄉貧富差距;最后,由于特色小鎮的環境優美、公共服務設施健全,能夠吸引大批對于居住環境要求較高的居民,從而緩解城市化人口過多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問題。
二、國內外特色小鎮建設的經驗和啟示
(一)國外經驗
國外特色小鎮種類繁多,但大多數可以歸結為以下五類:生態農業型小鎮、高科技型小鎮、高端制造型小鎮、金融類型小鎮、歷史文化類型小鎮、資源稟賦類型。下面以三個知名的國外小鎮為例進行相應的分析。
生態農業小鎮——美國納帕谷特色小鎮。其多樣性微氣候非常適宜種植優質的用于釀酒的葡萄,政府便以葡萄種植業為依托,同時大力發展釀酒業、葡萄酒文化產業、旅游業等一系列與葡萄種植相關的產業,依靠多元化的產業經營,帕納谷小鎮每年為政府帶來的稅收超過8000萬美元。
高端制造型小鎮——法國維特雷小鎮。是法國內陸型工業城鎮,因為落后的工業體系而導致發展滯后,但在上世紀60年代,政府依托其原有的工業體系,以創新理念為先驅,加之以優惠的政策吸引的大批工業人才,構建了以機械工業為主導,印刷廠、芯片廠和外包工業等產業為輔的現代產業體系,從而獲得新生。
歷史文化型小鎮——英國溫莎小鎮。位于倫敦的郊區,街上到處都是鮮花,風景如畫,充滿了英倫風情,鎮上的建筑大多數保留了中世紀風格,坐落著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王室溫莎城堡。管理者以游客為中心,以游客的認同感為目標,建立了許多配套設施,如購物中心、咖啡館等,加上對歷史悠久的景點進行嚴格、細微的保護,小鎮每年吸引著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小鎮。
?。ǘ﹪鴥冉涷?
浙江省早在15年便提出了特色小鎮這一概念,作為國內特色小鎮的先驅者,浙江省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上有著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時尚創意型小鎮——浙江余杭藝尚小鎮。該鎮牢牢地把握住了當前的國際時代潮流,并以電商、產業互聯網兩大產業為支撐,加強產業鏈的上下游聯系,依托品牌力量,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營造了良好的時尚產業生態圈,將小鎮打造成了在世界時尚服裝領域擁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 資源稟賦型小鎮——浙江龍游紅木小鎮。紅木小鎮以當地特色紅木資源為主導產業,并對紅木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整合、各產業的聯動,開展了特色紅木文化展示、生態旅游、紅木產品展銷、家具體驗等活動。通過對紅木資源進行包裝和開發,小鎮逐漸的發展壯大。
?。ㄈ﹩⑹?
以上列舉的五個小鎮,雖然彼此間的風格迥異,特色產業類型也不一樣,但其中的成功經驗和啟示,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1.立足本地優勢產業,深入發掘特色產業鏈。如龍游紅木小鎮和納帕谷特色小鎮,它們的優勢產業是紅木資源和葡萄種植業,但兩個小鎮并不僅僅只是把各自的優勢資源進行簡單的加工便投入到市場當中,而是對整個產業鏈進行挖掘和延伸,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在獲取更高利潤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小鎮打響了招牌。
2.打造小鎮特色文化,培養小鎮居民和游客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特色小鎮的靈魂是文化,特色小鎮的建設要做到“一個小鎮,一種文化”,文化的培養方向要與小鎮的主導產業相符,如高端制造類型的維特雷小鎮,便是培養了創新文化作為小鎮的靈魂,依靠創新的力量推動小鎮主導產業——制造業的發展。
三、廣西特色小鎮培育和建設存在的問題
?。ㄒ唬┟つ块_發,缺乏特色
特色小鎮,顧名思義,便是要擁有特色的小鎮才是特色小鎮,小鎮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內涵和傳承,不能盲目地照搬他人的發展模式,必須要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建設。當前,廣西許多特色小鎮,并沒有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資源和小鎮文化內涵,而是粗略地開發,眼前有什么便用什么,然后大搖大擺的便掛牌自稱為特色小鎮。更有些小鎮,僅僅是簡單地復制別處發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盲目地建設,沒能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特色小鎮,導致地域特色模糊,更沒有特色文化內涵。
?。ǘ┢髽I創新能力弱,競爭力不強
特色小鎮的主體是企業,企業開展經濟活動不僅能給當地提供就業崗位和帶來豐厚的稅收,而且企業的創新成果也會首先運用于小鎮,促進小鎮的進一步發展。廣西企業由于自身基礎薄弱,且科研經費支出極高,因此,不論是企業的主觀意愿上不愿意投入過多經費用于創新研究,亦或是客觀能力上的不足,無力獨自承擔大型的科研活動,所帶來的結果便是廣西企業的創新能力薄弱,產品的更新換代落后于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如浙江的企業,也因此導致了競爭能力的不足,無法與浙江的企業進行競爭。
?。ㄈ┬℃倓撔履芰Σ蛔?
創新乃是特色小鎮的核心要素,是特色小鎮持續、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所在,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不能拋開創新不談。廣西特色小鎮在創新方面,由于缺乏對應的專業人才、自身現有的創新平臺的不完善、加上原有的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導致在特色小鎮的產業、機制、運行模式和規劃思路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導致廣西特色小鎮未能完全實現從要素資源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
(四)基礎設施落后,服務功能并未凸顯
特色小鎮與普通產業園區的區別,便是二者的公共服務能力的強弱并不相同,特色小鎮能為居民和游客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居民和游客的需要。廣西特色小鎮對比于浙江特色小鎮而言,廣西特色小鎮起步較晚,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也較低,導致了在特色小鎮的基礎建設方面,如道路的建設、內部建筑的完善程度、小鎮環境的美化水平,未能匹配的上特色小鎮所應該擁有的公共服務水平。
四、廣西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ㄒ唬┮虻刂埔?,挖掘小鎮特色
對于小鎮特色的挖掘,可以從整體規劃、產業定位上入手:第一,從整體發展上來說,特色小鎮的建設,首先要找準自身的特色定位,根據小鎮的現有優勢特色產業資源和實際發展情況,以此來編制小鎮的發展規劃,捋清未來發展方向、明確發展目標、統一全鎮思想,形成“先規劃,后建設”的發展思路,做到統籌規劃、科學布局。第二,在產業方面,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核心,小鎮的發展布局,便是以所選的產業作為依托,所以對于小鎮主導產業的選擇,一定要基于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而不是哪種產業好便發展哪種,做到因地制宜謀發展,對于一些歷史悠久的手工業、制造業,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也要加入創新的元素,實現古典生產工藝和現代科學制造的結合。
?。ǘ┮M一批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
國外著名的硅谷,上百年前,此處還是一片荒涼的野地,但隨著一些實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如微軟、蘋果、谷歌等入駐后,便迅速地發展了起來,由無人問津的小村落變成了一座引領美國科技創新的高科技小鎮。引進資本雄厚的大型企業,首先能夠給特色小鎮的其他企業帶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龍頭企業能夠吸引相關企業,促進區域內產業的集聚;最后,由于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的聯動效應,促進了產業的創新。推動大型龍頭企業進駐特色小鎮,可以做以下工作。首先對于自治區政府來說,一方面可以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如免征兩年企業所得稅等,用來吸引企業到廣西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成立自治區專項扶持基金,鼓勵和支持特色小鎮引進大型企業。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則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大型企業進駐小鎮的前提,二是優化政府服務職能,降低企業進駐門檻,做好用地審批、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工作。
(三)搭建創新平臺,提高創新能力
特色小鎮的建設要追求創新,創新的理念應涵蓋在特色小鎮發展的每個階段和每個方面。第一,政府可以成立專項創新基金,扶持企業創新,解決企業的科研投入金額過多、壓力過大的難題,同時還可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對知識產權、專利的重視,鼓勵企業創新。第二,打造眾創空間,形成開放式創新平臺。眾創空間是促進創新集群形成的重要載體[3],打造眾創空間,對于提高特色小鎮的創新能力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首先可以利用創新平臺效應,加強各方聯系,消除企業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溝通障礙,加快信息的交互速度,構建出完整的創新生態圈;其次,完善小鎮內部的硬件設施,降低個人創新準入門檻,提高創客創新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小鎮創新環境。第三,加強人才引進和人才培育,在人才引進方面,通過完善小鎮的基礎設施、美化小鎮的環境等措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小鎮定居。而在人才培育方面,加大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力度,并制訂一系列的人才培養計劃,為企業和科研機構輸送更多的人才。廣西特色小鎮可從以上三個方面搭建創新平臺,提高創新能力,并實現創新的常態化,形成從要素驅動轉化為創新驅動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四)塑造小鎮特色文化
特色小鎮的靈魂是文化,文化不僅是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更承載著小鎮居民對于小鎮的歸屬感。文化再造的核心是培育具有創新特質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其基本特征可以用16個字來表達:崇尚冒險、寬容失敗、激勵眾生、包容異端。[4]特色小鎮不僅要在小鎮規劃、管理和產業上實現創新,文化上的創新同樣不容忽視。特色小鎮作為新時期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新嘗試,舊時代城鎮文化已經不能滿足于特色小鎮的需要,所以要塑造出具有當前時代特色的小鎮文化。對于特色小鎮的文化塑造,要以創新為主題,并圍繞自身優勢主導產業,深入挖掘小鎮文化的內涵,樹立屬于自己的文化標識。
[參考文獻]
[1]王振坡,薛珂,張穎,宋順鋒.我國特色小鎮發展進路探析[J].學習與實踐,2017(4):23-30.
[2]張環宙,吳茂英,沈旭煒.特色小鎮:旅游業的浙江經驗及其啟示[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71(4):178-184.
[3]池春陽.創新集群理論視角下長三角眾創空間優化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2):135-139.
[4]周曉虹.產業轉型與文化再造:特色小鎮的創建路徑[J].南京社會科學,2017(4):12-19.
[責任編輯:高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