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河南省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特色小鎮不僅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有著獨特優勢,而且對鄉村振興有重要的帶動作用,而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支撐。本文從小鎮規劃、產業支撐、產業層次、創新驅動等方面剖析河南省特色小鎮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產業適應性、關聯性、創新性及生態性方面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特色小鎮;產業;河南省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僅為50.16%,2018年雖提高1.55個百分點,達到51.71%,但仍低于全國59.58%的平均水平,城鎮化水平較低。而全國水平雖已超過世界平均城鎮化水平55%這條線,但距發達國家80%以上的城鎮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普遍規律,城鎮化率達到60%之后,未來城鎮化增速也會略有放緩。在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遇到一些阻力的情況下,需要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來推動城鎮化持續發展,特色小鎮正是對城鄉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有益探索。在空間位置上,特色小鎮處于城市“核心區”和鄉村“邊緣區”之間的緩沖區,即“亞核心區”,一方面能借由“核心區”的擴散效應來帶動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農村地區實現就地城鎮化[1]。由此可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結合點,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2]。河南省應把握這一難得的新機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創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3]。
  一、特色小鎮的內涵
  特色小鎮于2014年在杭州云棲小鎮首次被提及,是在塊狀經濟和縣域經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經濟創新模式[4]。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將“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同時提出討論: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5]。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又出臺《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各地區可結合產業空間布局優化和產城融合,循序漸進發展“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不同類型特色小鎮[6],但仍未明確界定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2018年8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首次確定了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的基本條件,并在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以引導特色產業發展為核心”,強調特色小鎮要構建小鎮大產業,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產業,特色小城鎮要有較強的帶動鄉村振興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政建制鎮排頭兵和經濟發達鎮升級版[2]。由此可見,特色小鎮建設主體上更加靈活,可以是建制鎮,也可不是建制鎮,其發展目標都是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7]。
  二、河南省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一)省政府重視程度不斷加強
  為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巨大的資金需求,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與上海浦發銀行早在2015年2月就共同設立了河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其中主要包括建信豫資城鎮化發展基金、交通銀行發展基金和浦發銀行豫資城市運營發展基金,總規模達到
  3 000億元[8]。另外,自2015年8月以來,河南省政府也陸續出臺多個重要文件,對特色小鎮的建設提出總要求,布置重點任務,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ǘ┻\營路徑逐漸成熟
  目前,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項目大多是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立,由政府出面進行項目規劃,然后通過行政手段進行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建立項目公司進行小鎮項目的建設、維護和運營,根據項目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等各方面的特點來合理化分配各部門的工作范圍。例如,鄭州祥云特色小鎮,由河南省鄭州市經開區管委會進行規劃形成“一環兩廊四片區”的整體結構,并攜手中國建筑總公司,建設期限是從2017年初到2022年底,總投資接近200億元。而建設周期長是特色小鎮建設的一大特點,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成果尚未突顯。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國家級特色小鎮18個,其中包括住建部命名的15個特色小城鎮、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的3個特色小鎮。另有國家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2個、省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100個、省第一批重點示范鎮68個。
  三、河南省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上,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起步較晚,尚處于摸索時期,相比國內外成功特色小鎮,河南省特色小鎮在發展中尚顯示出許多不足,尤其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ㄒ唬]有明確的發展規劃,追求面子工程
  許多小鎮在建設前期沒有完善的發展規劃,在規劃過程中沒有與當地的特色產業、文化習俗和生態環境進行結合,有些地區在規劃時方式單一,對區域特色沒有充分挖掘,甚至存在重復規劃的情況。在面子工程與政績工程的驅動下,一味追求“大”和“洋”,將小鎮建設為單純的“造鎮運動”。
 ?。ǘ┤狈Ξa業支撐,發展動力不足
  在小鎮建設中,經濟功能是處在第一位的,特色經濟依靠的是特色產業。河南省許多小鎮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實質性的產業進行支撐,對產業不能精準定位,一味照搬照抄其他特色小鎮成功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沒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出“特色”這張大牌,因此就沒有形成特色產業,在建設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
 ?。ㄈ┊a業層次不高、關聯度不夠,缺乏核心內涵連接
  河南省農業資源稟賦豐裕,多數小鎮仍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模式,但粗放化經營現象嚴重,規范化生產程度不高,農業發展平臺薄弱,致使農業現代化水平低,從而降低了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而農業產業鏈條短,“種植+加工”模式沒有形成規模化,使得農產品轉化率較低,產業層次不高。另外,為了完成建設特色小鎮的任務,爭取特色小鎮建設名額,盲目地以政府干預作為特色小鎮的推動力,簡單地將特色小鎮功能分區分塊疊加,不僅脫離其產業基礎,更忽視文化內涵在小鎮產業鏈中的連接作用,使得特色小鎮產業斷層化發展。   (四)創新驅動意識薄弱,小鎮不能持續發展
  創新對于特色小鎮的培育和發展而言,是其內在的核心驅動力。河南省多數小鎮的資源本身就很“傳統”,倘若不在文化、技術領域進行創新,那么其發展前景與產業壽命可想而知。比如,有的以農業產業為主的小鎮,沒有依托其自身資源優勢,構建新型產業體系,致使產業結構單一,而且科技含量低使得其產品附加值低,盈利空間大大縮小。有的以旅游產業為主的小鎮,沒有對以特色資源為基礎的旅游功能結合當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進行轉型升級,致使文化旅游創意不足,吸引力低。
  四、河南省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對策
 ?。ㄒ唬┱闲℃偑毺刭Y源,做到因地制宜、適應市場
  從產業適應性方面,要整合河南省小鎮的獨特資源,定位小鎮未來發展,做到因地制宜、適應市場。對于傳統產業優勢突出的小鎮,利用自身優勢對產業進行優化,用科技手段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對于產業鮮明的高新技術產業,要實現規?;黄疲诔浞掷米陨碣Y源的基礎上,加快承接和引進必要的資源,如創新資源、人才資源、企業資源等。
 ?。ǘ┌l展核心產業,加大產業關聯,主副產業協同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河南省特色小鎮要發展核心產業,形成較明顯的支柱產業。在同樣的資源和條件支持下,小鎮要對自身的優勢劣勢、發展定位、建設任務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小鎮鮮明產業特色,突顯產業優勢,提升品牌效應。同時,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拓展能力,加大產業關聯,增強經濟拉動力,主產業協調副產業共同發展。
 ?。ㄈ┙Y合產業發展趨勢,密切關注前沿技術,以創新驅動小鎮發展
  入選特色小鎮名單的小鎮,在資金、人力、土地等方面都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但沒有入選的小鎮,往往會通過牽強附會、移花接木等形式“人為”造鎮,使得小鎮特色差異性不足。照搬照抄式的小鎮開發,并不是實質上的符合特色小鎮內涵的開發,容易形成新的“空鎮”“死鎮”。故從創新方面,河南省特色小鎮要緊扣產業升級趨勢,聚焦前沿技術,將小鎮項目由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
 ?。ㄋ模┳⒅厣鷳B建設,實現小鎮人居、自然、產業的有機融合
  在國家及省政府出臺政策扶持特色小鎮培育時,許多地方容易出現揠苗助長的現象,而順其自然、遵循小鎮的發展實際,才能讓小鎮原生產業更具生命力。故從生態角度,應秉承綠色共享理念,實現人居、自然、產業發展有機融合,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中要補齊生態環境、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短板,注重生態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基金項目: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河南特色小鎮運營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82400410191)
  參考文獻:
  [1]劉國斌,英杰,王福林.中國特色小鎮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路徑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98-107.
  [2]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發改辦規劃〔2018〕1041號)[Z].2018-08-30.
  [3]王暉.創新運營模式  助力特色小鎮建設[N].河南日報,2019-2-25(06).
  [4]王暉.新型城鎮化視角下特色小鎮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5):136-138.
  [5]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Z].2016-10-08.
  [6]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發改規劃〔2017〕2084號)[Z].2017-12-4.
  [7]顏佳,李響.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的趨異性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12):42-44.
  [8]魏蓉蓉,鄒曉勇.特色小鎮發展的PPP創新支持模式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10):125-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6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