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指標下浙江省特色小鎮發展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特色小鎮,尤其是基金小鎮,是基于政府監督建設、企業入駐,建造特色小鎮已成為產業集聚發展的新態勢。2017年12月29日,浙江省印發了我國首個“特色小鎮”評定標準文案《特色小鎮評定規范》,其中明確提出特色小鎮“1+8”的評定指標體系,由共性指標和特色指標構成。浙江省是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和改革的先行者,一直在探索與其地方特色相符合的小鎮規劃建設指標。本文將從特色小鎮定位、特色小鎮發展誤區兩個方面出發,在共性指標的指示下為浙江省特色小鎮的發展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共性指標;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494-01
一、特色小鎮的明確定位標準
準確的定位是小鎮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前提,特色小鎮的定位更需仔細斟酌、考慮確定。具體定位建議如下:
?。ㄒ唬┗诎l達城市周邊特色小鎮,力求分散大城市中心功能。加強特色小鎮與城市中心發展的統籌規劃與功能配套。
?。ǘ﹨^域型特色資源、區位優勢的特色小鎮,與其當地大環境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通過政府的宏觀規劃引導,當地市場的良性運作,打造成為與現代休閑、網絡商貿、高等教育、傳統文化等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
?。ㄈ┢h型小規模特色小鎮應主動靠攏我國“三農”政策,添加建設娛樂休閑型服務平臺設施,使得地區小鎮成為農村區域發展的領頭羊,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二、特色小鎮發展誤區
?。ㄒ唬┨厣℃倕^別園區建設
特色小鎮并非單一的經濟產業園區。特色小鎮離不開“特色”型產業,但又不是單純地以工業制造業為主的園區進行開發。特色小鎮園區建設的區別體現在三個方面:
1.加入“發展”經濟元素,除了產品加工制造,還包含產品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
2.加入“文化”內涵元素,擁有屬于小鎮特色文化內涵,能與周邊地區產業融合發展;
3.加入“生活”概念元素,小鎮平民化至關重要,不僅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條件和消費需求,重點在于公共休閑服務設施的建設。
(二)區別新城區建設
發展特色小鎮不是再建新城鎮,不能用建造新城鎮的思路和模式來規劃建設特色小鎮。特色小鎮不新城建設的區別體現在三個方面:
1.特色小鎮理念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有源可尋,小鎮自身基礎產業、傳統文化出發,逐步挖掘和塑造。
2.特色小鎮起步不是土地財政的載體,而是現代區域經濟創新創業的空間,注重新產業、新功能的培育;
3.特色小鎮發展不能追求規模效應,擴張效應,而是追求“小而精”效應,“聚而和”效應。
?。ㄈ﹨^別于景區建設
以旅游功能為主導的特色小鎮可以發展成為景區,歷史文化深厚、自然風光優美的小鎮也可以兼具旅游功能。特色小鎮除旅游小鎮,基金小鎮、絲綢小鎮等也歸屬于特色小鎮范疇,特色小鎮建設目的更多的是作為小鎮在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后的補充,增添小鎮經濟和社會活力。
特色小鎮不是景區建設的區別體現在兩個方面:
1.特色小鎮更注重產業集聚融合,注重拓展延伸發展。如:安徽省開始注重區域特色文化與現代休閑旅游的融合,延
伸文化娛樂服務、文化演藝服務、影規制作服務等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業融合的產業體系。
2.特色小鎮更注重文化挖掘,注重差異發展。
如浙江大港頭鎮雖具有歷史古鎮面貌,但另辟蹊徑,主打“藝術寫生創作”,是全國近三百所高校的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區別于一般景區開發式古鎮。
三、特色小鎮產業形態構建
特色小鎮發展的生命力是區域產業經濟,區域特色是產業擁有競爭力的必要元素。構建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需要做到以下內容:
?。ㄒ唬╅_發區域特殊資源、獨特產業環境、歷史文化等特色;
?。ǘ┒ㄎ唤洕鲁B產業、傳統特色產業、現代科技式農業發展前景;
?。ㄈ╆P注新興優勢產業成長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ㄋ模├谩盎ヂ摼W+”等新興科技手段,導入教科文事業,推進產品實地拓展應用和產品升級式服務,延伸小鎮經濟區域產業鏈,促進產業周邊聚集和跨界融合發展;
?。ㄎ澹嫿ㄐ℃偞螽a業,提供就業崗位,聚集人口,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四、共性指標下浙江省特色小鎮發展建議
(一)堅持特色小鎮“規劃”高標準、高質量
特色小鎮規劃應突出地域特色,體現文化底蘊。以計量為核心,以標準為準繩,質量卓越為目標,將形態、業態、生態融于一體,以5A級景區的標準加強對核心區域的規劃與建設,核心面積規劃不少于1平方公里,且體現其不可替代性,突出其旅游的功能,體現旅游新業態。
?。ǘ﹫猿痔厣℃偟亩嘣ㄔO,與經濟中心互補
產業發展和聚集模式與經濟中心互補,提高資源分配和利用的合理度。通過特色小鎮展現本地地方文化唯一特色、區域產業唯一特色、投資與管理方法特色等,實現小鎮發展的多方向化,以此形成良好的創新經濟生態鏈。
?。ㄈ﹫猿殖青l協同發展,降低與周圍區域的隔閡
通過鎮村聯動的方式,以鎮帶動村,加強對城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優化,提高城鄉公共服務的質量,逐步達到城鄉協同發展的目標,提升周圍人民的幸福感。
(四)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賦予適當的自主權
采取鼓勵企業錄用周圍農村居民的優惠政策,對于其錄用周圍居民的工資可適當加計免稅扣除,如加計10%。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地區小鎮。
可考慮對連續3年考核成績優異的特色小鎮給予在土地、財政、稅收、融資等方面的讓步,給予他們更大的自主權,激發他們的潛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兆泉.計量文化建設的理念與行業特色高校的實踐路徑[J].中國計量,2012(s1).
[2]吳一洲,陳前虎,鄭曉虹.特色小鎮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與評估方法[J].規劃師,2016,32(7).
[3]朱瑩瑩.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嘉興市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6,28(2):49-56.
[4]特色小鎮評定規范.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Z].DB33/2089-2017.2017.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