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觀光農業不僅為旅游者提供了新的活動方式和空間,而且起到了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美化和改善農村環境的功能。觀光農業的發展需要既具有農業專業知識又具有旅游、經營管理等技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因此,觀光農業專業的人才培養勢在必行。本文對觀光農業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師資、教學、實訓、管理和就業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為我國高職相關專業的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觀光農業;專業教育;人才培養
  觀光農業專業是高等院校針對農業性質的觀光企業、基層政府農業管理部門、生態農業類旅游等單位的需要培養服務于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等崗位的,可以承擔特色花卉與果蔬栽培、觀光農業旅游項目的規劃設計、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創新創造能力的復合型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我國觀光農業專業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筆者從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分析,旨在促進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的發展,推動觀光農業產業登上新的臺階。
  一、觀光農業及專業教育發展現狀
  (一)觀光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觀光農業源自傳統農業,面向都市消費人群,是傳統農業創造性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方式和新型的農業旅游消費方式。觀光農業是億萬農民創造的新型產業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笆濉背跄辏覈r家樂已超超過百萬家,其中休閑農業園區超過2萬家,每年平均接待游客人數達6億人,使得1 500萬農民從中受益。2012年,我國休閑農業經營收入達1 550.6億元[1]。觀光農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如游客投訴集中的經營混亂、規劃滯后、從業人員素質欠缺等問題。這表明未來觀光農業產業的發展需要懂農業技術、旅游管理、企業經營等技能的專業人才的支持。
 ?。ǘ┯^光農業專業教育發展現狀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高等院校中觀光農業專業教育從無到有并得到一定的發展。據統計,我國現在共有21所院校開設觀光農業專業,包括2個本科、19所高職高專。2013年,我國觀光農業專業高校畢業人數為450~500人[2]。我國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觀光農業專業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在數量上有待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才的質量。而要想提高觀光農業人員的質量,就必須不斷完善高等院校觀光農業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其順應國家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高端技能復合型人才。
  二、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發展中顯露的問題
  從事某行業所要求的基本能力、意識和知識,反映了該行業工作人員從業過程中的能力水平和精神狀態,這就是職業素質的定義。職業素質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長期的過程,必須經過系統且專業的學校教學教育、專門的崗位培訓和長期的企業文化熏陶。近年來,一些學校的觀光農業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即滿足農業性質的觀光企業、基層政府農業管理部門、生態農業類旅游等單位的需要,服務于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等崗位的一線實用人才。但是,隨著觀光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觀光農業專業教育在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就業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ㄒ唬┱n程設置雜亂,沒有系統整合
  觀光農業是一個交叉學科,涉及農業、旅游、管理和食品加工等領域。但是,我國各高等院校沒有注意到觀光農業的這個問題,其課程體系設置沒有統一的討論意見和標準,因而在課程設置上很多學校顯得雜亂無章,沒有系統的整合。有些是原來幾個專業的專業課程的簡單堆砌。這種混亂的結果導致了觀光農業專業的畢業生進入社會后滿足不了社會上觀光農業行業的實際需要。因此,科學規劃教學課程體系,是觀光農業專業教育長期發展的需要。
 ?。ǘI培養定位模糊,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相脫節
  多數學校對觀光農業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不清晰、不明確。比如,培養目標過于寬泛,所有或多或少能涉及觀光農業領域的專業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太寬泛的環境造成一些院校只是開展學生的就業面,對專業研究缺乏縱向深度,相對來說沒有特點、沒有閃光之處。當然在教學內容上無側重,各方面都學一點,但都小而粗,造成觀光農業專業學生什么都知道一點卻什么都不精。
 ?。ㄈ嶒灐嵱柕扔布O備建設不全
  觀光農業專業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偏向旅游管理的專業,許多高校也是按此方向進行硬件建設,而忽視了觀光農業作為交叉學科所涉及的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加工、食品營養等方向的實驗、實訓硬件建設。這便會導致本專業畢業生與社會需求脫軌,無法滿足觀光農業企業的需要。
 ?。ㄋ模┯^光農業專業的學歷層次結構不合理
  觀光農業專業的學歷層次結構非常不合理,在21所招生觀光農業專業的高校中只有2所是本科層次,其余的19所都是高職高專層次的高校,沒有一所是碩士以上層次的高校[3]。這一個方面說明了高職高專是應用技能型的專業,但是高層次學歷的缺失,將使觀光農業專業缺乏理論研究探索及深層次研究,不能保障學科和產業的健康持久發展。
 ?。ㄎ澹熧Y力量普遍薄弱
  由于我國高校沒有碩士以上層次的觀光農業專業教育,使得觀光農業專業教師為半路出家,從其他相近專業轉行而來。這就造成觀光農業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健全,沒有經過系統的觀光農業知識學習,使得他們在觀光農業專業的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工作受到很大限制。而師資力量薄弱將會直接影響整體觀光農業人才的培養。
  (六)招生規模小,就業宣傳力度不大
  全國高校每年的觀光農業專業畢業生僅僅四五百人,這個規模相對于觀光農業產業來說顯得太過寒酸。這與國內觀光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有關,國內的觀光農業產業絕大部分是家庭式的小型產業,而觀光農業主題園等高層次形式的相對較少。這就造成很多經營者認為觀光農業不需要進行科學規劃,也就不需要高技能的專業人才。   三、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的發展思路
  (一)加強市場調研,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的發展應切合社會產業的實際需要,脫離產業的教育是無本之木。因而根據社會需要觀光農業專業的人才培養及職業能力的目標定位,應定位專業崗位群為觀光農業旅游業、觀光農業生產管理、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管理等??梢愿鶕徫蝗阂蠓謩e設立4個典型任務工作:現代園區農業規劃與設計、奇異農業種植養殖、園區景點介紹推介、觀光園區日常管理。然后根據4個典型的工作任務,確定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的主干專業課程體系[4]。另外,在任課教師的選擇上,實行“雙師”教育。
 ?。ǘ┩菩须p軌制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許多高校與相關行業開展共同辦學。共同培養人才的合作模式,實現了避免校園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要相脫節的可能。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在校學生的學習時間,一部分在學校完成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另一部分時間是在相關企業的生產一線進行實習實訓,主要由企業中的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實踐技能指導。此外,引入了政府勞動部門主持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推行學生正常畢業后可以獲得學校畢業證書和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工作實踐操作能力,還為學生無縫銜接工作、證明就業工作能力提供了憑證。
  (三)構建現代觀光農業專業實訓基地
  現代教育中應用技能型專業教育的關鍵就是實踐技能培訓,實踐技能培訓的關鍵是增強學生實踐技術操作能力和相關專業綜合素質。在觀光農業專業的實踐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努力把學生培養為適應現代觀光農業建設、生產、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復合人才。因而,觀光農業專業實訓基地的構建是本專業實踐技能培訓的基本硬件保證。在當下時期國內各地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傳統農業主導的農業產業向現代化種養殖業轉變。很多地方也已經呈現出以觀賞花卉、特種養殖、奇異栽培等為代表的現代化農業經營方式。在此形勢下,觀光農業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十分重要,其目的一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二是逐步構建一套集教學、生產、科研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教育模式。
 ?。ㄋ模嫿茖W的現代化人才評價體系
  結合專業培養特點,通過確立專業相關的實踐實訓課程,設立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實踐動手活動,培養和培訓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然后依據學生在專業理論考核、實訓操作考核、專業綜合素質考評等信息科學明確各評估內容的指標和權重分配。改變傳統的學業評價體系中以學生為考評中心的方法。在學業評價方面,推行學校的課堂考評與企業的實訓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新人才培養評價機制。
 ?。ㄎ澹┳⒅貙W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觀光農業是一種新型交叉產業,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就觀光農業專業人才培養而言,需要在對社會崗位實際工作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科學地確定該職業所要求的能力和技能:一是整體方法能力,能運用唯物主義知識和現代辯證法去認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二是觀光農業的專業能力,能按照生產需求進行現代觀光農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功能布局、規劃設計,相關項目的種植養殖管理;三是相關產品的社會營銷、企業運行管理等技能;四是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辦公書寫技能;五是擁有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覺悟和自主創業的創新能力。
  (六)逐步培養技能型教學的師資隊伍
  觀光農業專業是一個應用型專業,要培養符合社會一線需要的技能型應用人才,關鍵是要建立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教師團隊。相關高校學科建設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基地和科學的合作模式,鼓勵相關專業教師到企業兼職、培訓,或者邀請企業家來校擔任兼職教師,使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更貼近實際、知識結構更合理[5]。
  四、結語
  職業素質指的是從事某行業所要求的基本能力、意識和知識,反映了該行業工作人員從業過程中的能力水平和精神狀態。職業素質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和長期的過程,必須經過系統且專業的學校教學教育、專門的崗位培訓和長期的企業文化熏陶。觀光農業產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高等院校為了促進觀光農業產業的發展,為了觀光農業專業教育的長遠推進,不僅要注重學生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應加強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以使學生具備的技能與社會需求無縫鏈接,從而促進觀光農業產業和觀光農業專業教育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邱迎君,易官美.關于高職涉農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實踐:以觀光農業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1(29):50-52.
  [2]刁家文,徐蓮,翟曉嵐.實訓示范園基地建設探析:以職業技術院校觀光農業專業為例[J].寧夏農林科技,2013(7):
  120-122.
  [3]李發生,田凱先.觀光農業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09(36):18338-18345.
  [4]陳素娟,陳國元.基于工作過程的觀光農業專業課程體系開發[J].安徽農業科學,2013(22):9505-9506.
  [5]賈匯亮,黃威.論高校專業設置預測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2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