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新形勢下抓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前教育作為幼兒入學前可接收系統培養的主要形式之一,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重視。本文通過對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的了解,尋求到目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中的不足,隨后列舉出提升該專業教育水平的具體措施,最后對實施如上措施的意義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學前教育專業;專業能力
  學前教育的教學對象是3-6歲的幼兒,盡管他們年齡尚小,對他們進行教育時所講授的知識不必太過深入,但他們在此階段養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會伴隨他們一生。另外,家長對孩子學前教育重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所以,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授課教師需要具備專業化的授課水平和良好的綜合素養,具備成為學生典范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不斷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式進行改革,以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一、新形勢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現狀及特點
  早在2010年,國務院就曾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來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該綱要利用第三章整章內容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做出指導。自國家層面提升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后,各中、高職院校、全日制本科院校紛紛開設學前教育專業。但就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現狀來看,主要有如下幾點不足,亟待改善。
 ?。ㄒ唬┙虒W內容陳舊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是為學前教育培養合適的授課人才,使入學前幼兒在專業的教師引領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但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人才時,所使用的仍是多年前的授課教材,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教授的也多是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學習時習慣于固化思維,教學時仍受傳統教學理念束縛,不具備通過與幼兒的接觸便準確了解他們性格特點的能力,也做不到通過對幼兒的了解對他們實行針對性的教導。
 ?。ǘ┙虒W內容與實際脫軌
  各院校在為學前教育專業安排課程時,并沒有考慮到該專業的獨特性。還是依照其他理論性專業的課程安排方式進行課程安排。專業內課程的學科之間存在明顯的界限,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整合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也很少對學生進行提升其實際教學能力的鍛煉。但在現實的學前教育中,主要是通過組織幼兒活動,在尊重他們的個性的條件下,再對他們的行為加以規范,思想道德加以培養?,F實的活動中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存在,需要學前教育授課教師靈活應對、機敏地通過適當時機對幼兒進行各類知識的教授。授課教師由于在專業學習時習慣于將不同學科內容區分學習,面對幼兒的眾多疑問時,時常缺乏轉換能力,而無法對幼兒疑問進行精準解答。導致學生畢業后需要接受入職培訓后才能正式上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沒能將學習時的專業知識很好地融合在現實教學中。
  二、新形勢下抓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意義
  在新形勢下努力抓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不僅可以推動學前教育專業的整體發展,還會對進修該專業的學生和學前教育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從國家層面重視學前教育專業,可以使該專業在強大的政策支撐下,得以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發展,使授課內容與形式逐步與現實教學要求接軌進;對于進修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專業教學的改革,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可以進行以工作為導向的學習,在鍛煉自己實際教學能力的過程中還可以逐步培養起自身的職業素養,從而利于減少不必要的崗前培訓的時間,盡早為社會服務;對于學前教育事業來說,抓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可為學前教育輸送更多優質人才,提升學前教育的師資力量,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新形勢下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質量措施
  為滿足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的教學要求,需要提升授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進行符合新時代發展的改革,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ㄒ唬┮孕滦蝿莅l展為導向,更新教材內容
  學生在校期間養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往往會伴隨學生的一生。在校期間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將直接影響著他們步入社會后實際工作能力的高低。為使學生通過學前教育專業的系統培養具備工作能力,需要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進行以新形勢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為導向的改革,使學生在學生時代的學習都能以工作為導向。
  新形勢下學前教育授課時,授課教師多是通過引導幼兒進行活動,來對幼兒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等能力進行鍛煉。比如青島的實驗幼兒園,采用的就是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在保護幼兒的個性的基礎上,充分鍛煉幼兒的個人能力。為適應此類教學模式的需求,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學生時,應該以學前教育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導向,及時進行教材內容的更新,增強學生在學生時期的學習內容的實用性,盡量在學生知識積累期間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理論,使其在今后的現實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自身所累積的能力,靈活應對現實教學需求。
 ?。ǘ┺D變教學方式,注重實踐鍛煉
  幼師的行為習慣會直接對幼兒的行為方式產生影響。幼師會是幼兒接觸的第一任教師,在幼兒心中,幼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幼師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都是可以模仿的,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在對幼師行為方式的模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設置多是為了培養可直接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的授課教師,由于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表現會直接對幼兒的行為方式和個人素養產生深遠影響。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提升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個人修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重視理論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為學生設置各種情景,使學生學會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情景訓練結束后,授課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以規范學生行為,提升學生素質,使學生具備靈活、專業的工作能力的同時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今后在工作中為幼兒樹立學習榜樣奠定基礎。學校還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見習機會的方式,使學生在畢業前就能熟悉工作環境,在實際工作中鍛煉自身能力,以便畢業后直接上崗,減少入職前重復培訓時間。
  結語:
  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進行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的改革,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可鍛煉學生靈活授課的能力,提升學前教育授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我國學前教育專業通過不斷改革會逐步符合新形勢教學要求,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帆.鄭州市公辦學前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以XX幼兒園為例[D].鄭州大學,2011.
  [2]崔帆.新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7):106—107.
  [3]劉玉芳.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4):6.
  [4]向雙.新形勢下抓好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的思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1):160—161.
  [5]余嬋.談良好的學前教育對幼兒健康成才的重要意義[J].時代教育,2016(02):2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5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