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族體育節慶與體育旅游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等,探究貴州省荔波縣借助瑤族民族體育節慶“陀螺節”以及全域旅游的指導思想,實現旅游資源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步發展的事例,深入分析多少數民族地區在少數民族節慶和體育旅游融合的發展道路。分析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民族節慶體育是一項重要的潛在旅游資源,在全域旅游的指導思想下,深度挖掘少數民族地區民族節慶體育等文化,能夠實現民族體育節慶和地區體育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的功效。
關鍵詞:體育旅游 少數民族節慶 全域旅游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98-02
節慶體育在抽象意義上是民眾在特定的節日時間段內,根據實際需求諸如農事生產、宗教祭祀等,在實踐生活中創造出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民族傳統節慶體育文化對于民眾集體而言,具有深厚的民族理念、傳統基礎和文化基因。節慶體育表現出了深遠的生存意識、民族習俗和現實需要。對于民族地區而言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財富,對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價值。民族傳統節慶體育的文化資源同旅游產業相結合,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傳統節慶體育隸屬于民族文化資源,而民族文化資源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 荔波縣域瑤族支系
瑤族是我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瑤族人口數為2796003人。少數民族中瑤族是一個支系繁多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經濟狀況、文化生活、風俗習慣的差異,瑤族在稱謂上分類眾多。在貴州省內,瑤族人口大約有3萬人,大多數都是分散居住于貴州省南部。其中黔南州的瑤族人,主要集中居住在荔波縣中,包括白褲瑤、瑤麓的青瑤和茂蘭的長衫瑤等。本文以近年來荔波縣以全域旅游為主導的思維,結合瑤族民族節慶和相關體育文化發展瑤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簡單探討多民族地區民族節慶與體育旅游發展的相關內容。
2 瑤族“陀螺節”與瑤族陀螺文化
打陀螺,是瑤族青年最為喜愛的一項活動之一。這一方面源于該地區的“陀螺節”?!巴勇莨潯币彩抢蟛ì幧降貐^瑤族人的年節?,幾宓貐^過的年節活動,以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尤為隆重。在年節器期間,瑤族民眾聚集區在村落中開展打陀螺活動以示慶祝。另一方面,流傳著瑤族青年有打陀螺尋找戀人的婚戀之說。在白褲瑤族青年的戀愛傳統中,男女青年會先談戀愛再請媒人說婚訂婚。由以前白褲瑤族屬母系社會,因此,在談戀愛時是女性主動進攻。每當舉辦陀螺節、年節等存在打陀螺的活動,瑤族青年男女都會精心打扮,身著盛裝,來到活動地點去參與或者觀看活動。在陀螺比賽中,瑤族青年是陀螺場上的吸睛點,他們會努力盡情地秀出自己的技能,來獲得瑤族女青年們對自己的注意力?,幾迮嗄陚兪怯^眾中另外的另外一個主角,她們對比賽場上的瑤族男青年們的表現仔細認真的分析,挑選自己喜歡的人。在打陀螺的活動過程中,當瑤族姑娘喜歡上哪個瑤族男青年時,她會去搶小伙子的繡花腰帶;此時,如果男青年并不喜歡她,就會全力保護自己的腰帶,拒絕瑤族姑娘的來意。而當瑤族男青年也喜歡這個瑤族姑娘時,就 “半推半就”地讓瑤族姑娘將他的繡花腰帶搶走。最終瑤族男青年會“假模假樣”地要去追回被瑤族姑娘搶走的腰帶,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時兩人就對起“細語歌”。圩亭里、 壩場邊、后山上往往是他們細語纏綿的地方,如果雙方投緣,就算是邁出戀愛的第一步。
3 依托瑤族“陀螺節”建設少數民族體育賽事——“陀螺比賽”
依托瑤族人們的陀螺文化,多年來,荔波縣委、縣政府始終將陀螺傳統體育訓練基地建設作為抓好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重要抓手。積極組織和籌備陀螺競技文化。首先,是建立陀螺訓練基地,逐步拓展訓練隊伍和參訓人員。荔波以瑤山民族中學省級陀螺訓練基地為核心,拓展建設職校、二中、三中、荔中和瑤山小學等陀螺訓練基地。其次,編入教材。促進陀螺教育更加規范化,體制化。將陀螺競技編入教學課程,列入學校的部分體育課教學,制定規范訓練規程、選拔學員集中訓練。最后,添置常規訓練器材,逐步推進陀螺教育與日常訓練常態化。
4 以“比賽”為導向,節慶體育融合民族文化建設民族體育旅游品牌
2016年12月8~9日,全國民族民間陀螺邀請賽在荔波舉行,賽事期間還開展了全國陀螺裁判員培訓,比賽組委為在大賽期間表現優秀的裁判員頒發裁判員合格證書,獲得這個證書的裁判員,可以憑證參加國內各類陀螺比賽的、由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主辦的賽事。全國陀螺邀請賽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授予荔波縣“中國陀螺之鄉”稱號,更加打響了荔波民族體育的品牌效應。
依托于陀螺比賽上獲得的優異成績和“中國陀螺之鄉”等榮譽稱號,瑤山瑤族陀螺文化本是少數民族的一項傳統體育文化,變身成為同旅游結合的一項縣域旅游品牌。借助這份品牌,荔波縣更加充分地挖掘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如瑤族村落建筑、瑤族服裝裝飾,瑤族猴鼓舞等舞蹈文化以及狩獵文化和遛鳥文化等。
荔波縣充分利用瑤山拉片瑤族古寨3A級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優勢,扶持“瑤之韻”公司開發陀螺文化產業項目,編排花樣陀螺表演項目為游客提供觀賞、體驗、互動,實現民族體育展演傳承目標。成立瑤山民族陀螺協會,每年春節自發組織黔桂陀螺聯誼活動,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和邊貿群眾自發參與陀螺運動的積極性,夯實陀螺運動的群眾基礎,傳承弘揚民族體育。通過多種文化融合,打造瑤山鄉村的旅游資源。帶動了該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幫助瑤山地區實現精準脫貧等目標。
5 結語
民族節慶體育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全域旅游的指導思想下,民族節慶體育不僅能夠為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提供產業資源支撐,同時,在參與旅游產業的過程中,民族節慶體育能夠在不斷的發展中與新資源碰撞出新的火花。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族節慶資源,同時還能夠結合其他資源促進了民族節慶體育的發展。荔波縣依托少數民族資源優勢,充分挖掘了少數民族傳統的文化,結合全域旅游的指導方向。首先,通過提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精髓,通過保護、繼承和發展,打造成為區域特色招牌。其次,通過招牌結合全域旅游指導思想,加強鄉鎮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打造多種文化融合下的特色旅游小鎮。再次,同其他旅游資源一起,搭建體育、旅游融合的旅游模式。如舉辦一些體育賽事,吸引體育愛好者,同時宣傳了旅游的知名度。荔波在全域旅游的指導下,挖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旅游資源相結合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參考文獻
[1] 郭傳燕,李志清.鄉村節慶體育與新農村的和諧發展[J].體育科研,2007(5):33-36.
[2] 周平,劉婷,熊少波.民族傳統節慶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黔東南苗族傳統節慶體育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6):50-53.
[3] 盧長寶,于然海.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對接的長效機制[J].體育科學,2011,1(9):27-33.
[4] 辛欣.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研究、機理、路徑與模式:以開封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13.
[5] 黃艷.貴州省休閑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J].廣東經濟,2016(14):28-30.
[6] 蔣東升.瑤族打陀螺文化內涵探析及人類學視角解讀[J].蘭臺世界,2013,395(9):92-93.
[7] 尹德俊.全域旅游的荔波創新探索[J].中國周刊,2017(9):18-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