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的關系及融合途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命美育是指幫助學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并提高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通過美化生命而美化自我生活,享受積極健康、內外平衡的生活。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具有共同構建素質教育、相互融合促進發展的緊密聯系。我國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融合仍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存在內容知識化、缺乏教學與評價方式、師資隊伍素養不足等問題,需要通過豐富競技教學內容、采用先進教學手段、選擇合理評價方式、完善教師美育知識等方式予以優化,從而實現生命美育和體育教育有機結合與協調發展。
  關鍵詞:生命美育  體育教育  教學手段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93-02
  1  生命美育的內涵
  生命美育是指幫助學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并提高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生命美育起源于西方生命美學的生命本體論,強調人應當在在自我認識的層面上,通過美化生命而美化自我生活,享受積極健康、內外平衡的生活。因此,生命美育的核心是喚起學生對生命的感知,在教育中彰顯生命的壯麗、展示生命的活力。提倡通過積極主動的行動,持續凈化并完善自我的生命。我國的生命美育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哲學思想相互結合的產物,融合了美學、教育學和哲學等眾多學科。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為生命美育注入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尤其是道家思想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使生命美育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教育中不再局限于生命個體的價值,而是利用相互交叉的學科實踐,從個體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等多個維度,將抽象框架轉化為社會生活,從而形成系統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國的生命美育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家庭和社會的參與也具有重要意義。
  2  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的關系
  2.1 共同構建素質教育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時代的開啟,伴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以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更加凸顯。體育教育在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教育在以文化課程提高學生科技素質的基礎上,將培養人文素質作為生命美育的主要目標和內容,從而實現兩者的平衡與相互促進??梢?,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共同作為知識能力教育的補充,也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生命美育也具有塑造健康心理、良好性格品質的作用。對生命的認識本質上是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在教育中融入美學、哲學與傳統文化思想,有助于學生完整的解讀自我、定位自我。為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提供指引,是塑造良好社會人格的保障。
  2.2 相互融合促進發展
  德智體美共同發展是我國教育的核心思想。其中,“體”主要指體育教育,生命美育則屬于“美”的組成部分。“體”與“美”是不可分割的。體育項目中有大量直接展示生命之美的運動,常見的包括跳水、體操、花樣滑冰等。另外,部分體育項目則重視生命的力量與堅韌,如舉重、鐵人三項和眾多田徑項目。體育教育以這些項目為基礎,利用“三基”教學在增強學生體質和技巧外,也融入了體育審美、體育品質的培養。教育中對美的認知,可以分為自然與人文兩部分。人文之美的范圍非常廣泛,但作為人文的塑造主體,人類是指將自身作為探究美、認識美、創造美的基礎。在教育中,“體”與“美”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共同發展。比如,諸多體育項目中融入了對音樂、造型等美學的應用,在舞蹈藝術等美學領域也離不開體育知識的運用。
  3  將生命美育融入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體育教育與生命美育的融合尚處于發展階段,目前仍存在內容知識化、缺乏教學與評價方式、師資隊伍素養不足等問題。部分教師將生命之美的理解具象為知識,采取傳統的講授法進行生命美育。而單純依靠知識傳授并不能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與美好,只有將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才能實現生命美育的教學目標。同時,生命美育是相對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構建豐富的精神世界?,F有的評價方式主要同樣以知識考察為主,而對知識的掌握并不意味著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與認同。
  4  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的融合途徑
  4.1 豐富競技教學內容
  美的教育需要以實體為依托,精神領域的審美同樣需要物質世界作為基礎。因此,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的融合應當以實踐為主,以解決知識和教學存在的不足。體育教育的實踐教學主要通過競技教育實現?!案偂币馕吨偁?,在公平的環境下通過個體之間有序的競爭,利用塑造學生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從而養成在規則意識下不斷戰勝自我的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在現實社會中獨立健康的成長。“技”則主要指技藝,是按照科學方法通過長期的學習和訓練,達到展現生命力量與生命之美的目的。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當以競技項目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以促進與生命美育的融合。在實施中,應當從更廣泛的角度擴展教學內容。在課程體系內增加比賽,實現以賽代練。
  4.2 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生命美育需要拓寬學生的視野,以豐富的感官構建對生命的全面認識。因此,生命美育與體育教育的融合需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信息化技術在多維度呈現體育中的生命之美。常見的教學手段為包括影像視頻在內的多媒體教學。例如,在田徑項目教學中為學生播放介紹古希臘“擲鐵餅者”雕塑的視頻,幫助學生感受生命美學在體育運動項目中的具體形象。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貝利、梅西等足球運動員的傳記紀錄片,從而理解如何在運動中不斷突破自我,將體育運動升華為藝術形式。針對生命美育學科跨度大、教學資源零散分布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MOOC平臺制作網絡課程,采取翻轉課堂等形式實現教學空間和時間的拓展。
  4.3 選擇合理的評價方式
  將生命美育融入體育教育必須有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方法。傳統的評價方式難以體現學生的思想意識狀態。因此,對生命美育的評價需要將主觀與客觀評價結合進行。主觀方面,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日常表現評價,以細節構建整體。建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建立動態檔案,記錄學生在自我挑戰方面的課堂表現,將意志力、堅韌品格等作為主要考察指標??陀^方面,需要以定量評價的方式進行。根據不同項目設定動作節奏性、戰術合理性等指標。
  4.4 完善教師美育知識
  體育教師應當深入理解生命美育內涵,不斷提升自我修養,促進融合教育的實施。首先,加強自我美學修養。教師應當自主學習美學知識,為生命美育提供良好的知識基礎。同時,開展跨學科教研,與藝術類學科教師廣泛交流,共同探討美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形成跨學科教育體系。其次,學習應當為體育教師提供充足的培訓與實踐機會。通過與教研機構和社會團體合作,選拔學習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參與外訓,并以轉訓的形式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養的提升。最后,引入專家學者或優秀運動員,進入校園與教師交流美育經驗,以實踐教學活動為教師提供指導。
  5  結語
  綜上所述,生命美育與體育教師的目標有諸多共同點,應當采取合理途徑融合發展。兩者均屬于素質教育實施重要的實施方式與課程。體育來源于生命又以特殊的形式展現生命的美,對生命美的理解和認同有助于體育教育的開展。在融合過程中,應當從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出發,采取相適應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建立綜合性的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1] 王坤,閆奇峰.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發展的思考[J].中國包裝,2018,38(11):76-78.
  [2] 張滌凡.美育的教育目的[J].教育現代化,2018,5(42):156-158.
  [3] 汪小江.加強學校美育 實現全面發展[J].甘肅教育,2018(19):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2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