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融合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物理教師要學習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備課,建立學案庫、教案庫、資源庫;利用信息技術組織上課的各個環節;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好實驗課的課件,上好實驗課;利用信息技術搞好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學會學習,主動交流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融合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在方方面面改變著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普及信息技術,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促進國家飛躍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百年大計,教育先行,教育信息化逐步代替教育現代化:建立電子備課資源庫;開展微課程、翻轉課堂、網絡資源平臺改變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改變了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同學們學習的時間、空間發生了改變。下面就我個人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實現現代學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一、物理教師要高度認識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沖擊
  物理學科是前緣學科,隨著物理學發展,進入了計算機、互聯網時代,作為新時代的物理教師,必須加強自我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網絡教育平臺學習,尤其學習計算機教育技術,掌握word、excel、PPT、Flash、視頻的制作技術,為自己的備課、課堂教學、學生家長聯系、終生學習服務,只有掌握信息技術的教師才算是一名合格教師,不進行課改,不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就不是一名合格教師,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就是師德師風有問題。
  二、教師備課中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
  現代備課,不能拘于形式,搞紙質備課,要在紙質備課的基礎上,精心梳理,采用電子備課,由于物理教學的特殊性,在備課時,首先要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下載課件、下載視頻、PPT等,在備課中要突出重、難點;注意研究問題的方法;探究學習的過程;達到學習的目標。備課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備課,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不要滿堂都是教師講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聽講地位。要突出價值觀和方法論。要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和主體,施行“小先生”制,讓學生多講解。老師點評為主,這就要求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好前期的備課,準備好學生學習的學案,通過學案,搭建學生學習平臺,在學案中,要突出重、難點,提出要解決的問題,還要準備供學生自學的微課程讓學生下載,指導學生預習,在家基本完成新課的學習(翻轉課堂),制作實驗課件,便于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結論,并在網絡上做實驗,為課堂實驗做準備;另外還要準備適量的練習題,便于對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檢測。要強調集體備課,同伴互助,反復說課、討論,定稿后建立備課資源庫,促進資源共享。
  三、利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1、利用多媒體上課
  新課引入使用多媒體投影,將上節課的知識點列出復習,能節約時間,加深印象。應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要生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出本節課研究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預先做好的學案自主學習,看課件,在學生充分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同伴交流,知道本節課學習內容,或者實驗課原理、步驟,再讓學生上臺演講所學知識,用所做課件演示物理實驗,學生提問,學生解答、老師點評,接下來再做實驗,就水到渠成。
  2、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練習
  復習鞏固特別重要,每節課結束后,要讓學生總結提煉出知識點,加深印象,然后出示老師在備課中事先準備的檢測題,讓全班同學一起完成,分析完成情況,對本節課進行反思,便于以后教學中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
  3、用多媒體激勵學生上臺講解
  學生上臺講解,是我們現代課堂教育改革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同伴互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一定要讓學生上臺講解,因為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深、學得透、學得有興趣;根據學習金字塔,由學生教學生這樣的學習模式,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能牢牢記住所學內容;錄制“小先生”上課的優秀視頻,讓同學討論交流,挖掘尋找他們的閃光點,讓同學們各抒己見,哪怕是觀點不對,也要讓他們交流,通過交流達成一致,統一思想,得出結論,同時也是肯定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滿足21世紀人才的需要,達到教學相長,教師有所為有所不為,把課堂教給學生,教師處于輔助指導的地位。
  4、利用多媒體演示宏觀和微觀的物理現象
  在講授《分子運動論時》,分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地講解,學生無法理解,這時我們可以制作分子和原子結構模型,制作密閉容器內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漫,通過演示,揭示微觀運動的規律,使得分子、原子宏觀化,便于理解。
  反之,在講到人造地球衛星動能和勢能相互轉換時,可以制作衛星繞地球運動時的動漫,當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觀察速度及高度的變化。形象揭示了動能和勢能相互轉換的規律,學生易于接受。
  5、利用多媒體的動態圖像,加強重點、難點教學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信息技術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利用這個特點還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除了教師演示之外,學生也可自己動手,親手經歷,大大增強學生學物理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四、利用信息技術,上好實驗課
  實驗課學生最感興趣,是鍛煉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最強的課,但正由于科學探究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依據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法就尤為重要,還必須有合理的實驗步驟,這是學生感覺到最難的地方,所以,老師要提前做好演示實驗的動漫或者視頻,存放在資源庫中,把實驗中要注意的問題,實驗原理,方法設計,實驗步驟,實驗中要驗證得出的結論,交代清楚,控制實驗速度。使學生在網上學習,以便在實際實驗課中做好實驗,得出結論。由于建立了這樣的資源庫,學生在家也可以做模擬實驗,避免了學生必須在實驗室做實驗的局限。
  但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教學時,不能完全代替學生實驗,在充分演示的基礎上,讓學生熟悉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學會處理數據的方法,更好的為學生做實驗服務。
  以上觀點是我結合信息技術和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的幾點體會,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切入點和切入時機應該還有許多地方,我們作為教師有責任不斷的去探索和研究,真正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
  綜上所述,把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有機融合,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如,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質。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努力做到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并提供主體地位的天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實現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城關初級中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2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