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信息技術是一種重要的教與學的資源,是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將聲、光、圖像、動畫融為一體,具有信息量大、使用便捷、富有趣味性等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教育教學改革開辟了一條途徑,也給教學增添了新的手段。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具有生動形象的直觀性、啟發性,不受時空限制的再現性,運動變化的易控性和模擬性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的合理運用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內容豐富的感性材料,展現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從而有效地優化了物理課堂教學。
一、創造教學情境,渲染氣氛,激發學習興越
傳統教學方式、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數課堂僅用粉筆、黑板,靠教師講,時間長了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若課堂教學中合理借助于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創造物理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場景,激發學習興趣,增加求知欲望,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習。例如在講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教師不急于把“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亮出,而是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日全食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日全食美麗、壯觀、奇抄的情景深深吸引。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地球上為什么會會產生這種現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再由教師結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導學生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這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增強了教學氣氛。對初中學生來講,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氣氛的影響,活潑有趣的課堂氣氛可以刺激學生積極思維,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二、模擬物理實驗,揭示物理規律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用實驗來演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但由于實驗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影響,因而總有許多力不從心之處。并且有些物理規律不能用實驗來直接演示,學生在認識和理解時,難度很大。例如:天體運動、大型船閘、航天發射、磁場、電流方向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衫眯畔⒓夹g,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把所講的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遙遠的東西變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付諸于學生感官,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時空環境,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復雜的教學內容。
三、再現物理過程,突破重點和難點
物理教學一定要重視對物理現象的觀察和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從而揭開物理現象的奧秘,概括出物理概念,總結出物理規律。教學中常常需要列舉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它是構成物理基本理論的基礎,此時,只憑教師口述,脫離實際,很難形成課堂氣氛。這時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模擬這些過程。比如在講慣性時,應用慣性解釋日常慣性現象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往往由于物理現象瞬時性變化,又涉及力學和運動學中的幾個概念,情況較復雜,難難于理解,因而回答不清或回答不完整,感到難學。針對這一具體情況,在教學中,在實驗演示的基礎上,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非常方便地把這一具有瞬時變化的物理現象放“慢鏡頭”。同時對小車、木塊及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逐個分析,由于圖象清晰,模擬實際情況,便于教師講解和學生觀察、理解,因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擴大觀察視野,增強觀察效果
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十分重要,演示效果對教學影響很大,但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在講臺上操操作,學生在下面觀察,看到的只是某一個側面,很不全面。加之有些儀器不大,相隔一段距離觀察時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讀數不正確甚至根本看不清的現象也時常發生。信息技術教學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方便。教師在演示實驗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展現,讓學生多角度看到不同的情境,使學生對其整體有更全面的了解。我們還可以攝制一些特寫鏡頭,對讀數區域、關鍵部分進行放大,讓學生看得更明晰、更準確。對于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也可以通過投影設備來擴大觀察視野。在講《電流的磁場》一節課時,不便于全班學生觀察,而影響教學效果?,F改用實物投影做上述實驗,將發生的現象直觀地放大投影到銀幕上,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從而增強了演示效果,其教學效果就特別理想。
五、増強實驗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某些問題,而疑問是導致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軟件能為學生創造出形形色色的物理問題,用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思維活動。由于電腦信息技術的畫面形象具體,啟發思維效果良好。需要老師強調指出,而講解實驗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只用語言表達,抽象難懂。一邊重復實驗操作一邊指出問題,既費力又費時,效果很低。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軟件顯示出某些實驗狀態、過程,再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解答,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中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更形象、生動、靈活、高效。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耳的能力,各種器官綜合利用,加深學生的印象,這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使學生由“苦學”變成“樂學”。這種課堂氣氛往往有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情緒穩定,使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信息技術可以靈活地滲透于物理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巧妙結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超,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積極引導學生思維,優化了物理課堂教學,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942.htm